德寿宫,位于临安皇城以北,原为宰相秦桧的旧第,因有望气之人称“有王气”,待秦桧亡故后就收归官有,改筑新宫。公元 1162年,宋高宗赵构移居新宫,并改名“德寿宫”。之后,当朝皇帝宋孝宗为表孝敬,将德寿宫一再扩建,因地处南宋皇城大内的北侧,德寿宫也被称作“北内”,或“北宫”。
德寿宫宫殿规模宏大,建筑气象华盛,园林精致典雅,内设冷泉、飞来峰、聚远楼、浣溪、万岁桥、四面亭等景观,并有四季奇花异草以供赏玩。并凿有大龙池,引西湖水注之,名曰小西湖;又人工垒石为万岁山,以似西湖飞来峰。
南宋淳熙十六年,宋孝宗仿效宋高宗内禅退居德寿宫,并改名重华宫。此宫后又侍奉宪圣吴太后,寿成谢太后,先后改名为慈福宫,寿慈宫。
开禧元年,临安城一场大火,将德寿宫前殿烧毁,这里也就慢慢冷清了下来。 𝕄.🅅🄾🅳𝕋🅆.𝓛𝔸
德寿宫西的浣纱亭,西湖水从亭前流过,周围树木葱茏,花草围绕,小桥流水,虽已是春暖花开,身处其中,依然是清爽异常,早晨和傍晚,甚至有几分悄怆幽邃,凄寒入骨。
大宋皇帝的嫔妃杨意坐在亭中的椅子上,靠着椅背,望着远处的湖水出神。从她紧皱的眉头可以看出,她似乎是心事重重。
她的脸色通红,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夕阳照在亭中,洒下半亭温暖,杨意脸上半身金黄,一动不动。
“姐姐,天色不早,咱们赶紧回宫吧?”
一旁的翠竹低声催了起来。
二人都是后宫嫔妃,杨意是为贵仪,翠珠是美人,但是二人的身份却不一样,一个是杨桂芝的侄女,一个是杨桂芝的贴身侍女,一个是豪门千金,一个只是宫女,身份千差万别,天上地下。
就像现在,尽管同为后宫嫔妃,但翠珠仍然是小心翼翼,对杨意恭恭敬敬,就如奴仆对待主人一样。
看到杨意没有吭声,翠珠不自觉又催了起来。
“姐姐,太后病重,咱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太后杨桂芝病入膏肓,也就是这几天的光景。她虽然是后宫嫔妃,但主仆情深,天天都要过去照顾。今天陪杨意出来,已经是耽搁了太长的时间。
况且,皇帝从西北马不停蹄赶了回来,她二人却不在宫中,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催什么,太后身边有的是人!再说了,太后一直昏迷不醒,咱们回去了又有个屁用!”
杨意看着翠珠,不快地皱了皱眉头。
翠珠再也不敢催促,只能在一旁坐下,看着亭外发愁。
皇帝戎马倥偬,操劳国事,她还想着回去,等皇帝到了,给皇帝做一碗牛肉汤饼。
“翠珠,你才二十四,还是青春貌美。不像我,人老珠黄。不过,你也不要得意,用不了几年,你就和我一样,没人宠了。”
杨意忍不住说道,话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3章 孩子们(2/2)
里曾经住过宋高宗、吴皇后、宋孝宗、谢皇后等,都是当朝最为显贵之人。
杨意不过一后宫嫔妃,连贵妃皇后都不是,她是哪里来的勇气,要皇帝把德寿宫赏赐给她?
“回去吧,天色不早了。真是怀念以前无忧无虑的日子啊!”
杨意懒洋洋站起身来,莫名地一句感慨。
翠珠跟在她的身后,听到杨意的话语,不由得暗暗摇头。
身为皇帝后宫嫔妃,怎么能够出去纸醉金迷,整天花天酒地?这要是被皇帝听到了,还不生气。
赵竑心事重重出了慈宁宫,杨桂枝昏迷不醒,瘦的脱了相,就靠人参鹿茸等药物坠着。看来,杨桂枝的性命,只怕就在顷刻之间。 🅼.𝙫🄾𝘿🅃🆆.🅻𝘼
这让赵竑,莫名地有些唏嘘。
本来,他以为自己是很恨杨桂枝的,现在看到杨桂枝行将就木,苍老憔悴,反而觉得有些空虚。
宰相薛极也是病入膏肓,可能和杨桂枝一样,支撑不了几天。这些人一个个地就要离去,让赵竑觉得,自己的恢复中原、开疆拓土,似乎没有了任何意义。
雄心壮志,王图霸业,没有了人欣赏,也是曲高和寡,寂寞地很!
“陛下,太后年事已高,古稀之年,天定之数。你就看开些吧。”
看赵竑情绪低沉,同行的周秀娘低声一句。
赵竑操劳国事,常年在外,夫妻聚少离多,她原来很是有些失望。现在看赵竑两鬓似乎有了白发,心里又很是心疼。
虽然赵竑不能经常陪在身边,但从人品上来说,赵竑无可挑剔。
就冲着对杨桂枝有情有义,就已经是君子中的君子了。
“秀娘,我常年在外,家里面,全靠你了!”
不想让身边人太过担心,赵竑脸上浮起一丝笑容。
杨桂枝虽然强势,但后宫之中一直相安无事,周秀娘无疑做了许多事情。
“陛下,我没什么,都老夫老妻了。不过,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你得多陪陪他们。还有,贤妃和杨贵仪那里,你得好好安慰一下。”
周秀娘轻声细语说道,小心观察赵竑的表情变化。
“陛下,你在孩子们心中,是世间一等一的大英雄。他们天天都盼着你回来,给他们讲外面的事情呢!”
翠珠在身后,赶紧加了一句。
她很是不希望,赵竑因为杨意的事情分心,甚至生气。
“翠竹,你给我做碗汤饼,多放点葱花,等一会让人送到御书房来。”
赵竑思索片刻,这才说道
“我这就去看看孩子们,让他们来书房吧。”
他的长子赵铨已经快八岁,其余的孩子两岁到五岁不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