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建武三年,公元 1232年,三月,金陵。
金陵城西的码头上,人山人海,码头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港口的战船商船,甲板上也是人满为患。人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万岁”声不断,许多人的眼里,充满了炽热。
港口里,停泊着几艘水师千料战船,上面站满了顶盔披甲、持枪执刀的水师将士。宽袍大袖的官员们,簇拥着一个一身儒衫、三十左右的年轻士子,在甲板上互相说些什么。
而甲板上的宋军将士,人人看着赵竑,个个都是眼含敬畏。一场汉中大战,让皇帝的声望,达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
水师战船去年秋就已经下水,之所以如此隆重,还举行一个仪式,也是因为大宋天子刚从西北携大胜蒙古大军归来,让其登船回临安城,一助声威。
“陛下,刚开始蒸汽机只是装于江湖商船,后来扩散到南洋一带,如今战船也已经开始装备了!”
甲板上,田义给赵竑仔细介绍,容光焕发。作为江南兵器制造司和机器制造司的主事,官军在汉中大破蒙古大军,江南制造司也没有闲着,终于做了些事情。
“谁掌握了蒸汽机,谁就掌握了世界。田义,你居功至伟啊!” 𝙈.𝙫𝕆🅳𝙏𝙒.🅻𝙖
赵竑赞赏地一句,冲着码头上欢呼的百姓挥手致意。
蒸汽机装备于战船,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也必然会影响整个世界。
“陛下,有了蒸汽船,河面上可是快多了。要是这地面上也有蒸汽车,那可就大大缓解了舟车劳顿、跋涉之苦了!”
宣缯两眼放光,满面的兴奋。
一路东归,骑马颠的他骨头架子都散了。极快的蒸汽船正可以缓解思乡之苦。要是有蒸汽车,地上水上都能一日千里,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谁说没有?江南机器制造司已经开始研制火车了。也许用不了几年,就有火车了,比蒸汽船还快!”
田义大声说道,脸上不自觉泛起一层傲色。
火车是赵竑提出,蒸汽机和蒸汽船一个原理。江南机器制造司正在研制,相信很快就会面世。
而火车钢轨,才是最重要的,需要最好的钢铁,还要千百次的测试。或许会耽搁些时间。
宣缯吃了一惊,目光扫向赵竑,后者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大宋的钢铁产量与日俱增,钢铁质量领先周边国家,建造火车、铁轨已经提上日程。
“有这些蒸汽船,一年四季,我大宋战船都可以南下北上,商船无时无刻都能运载货物进行买卖。从明州或泉州启程,到达南非,只不过要三个月,来返只要半年。大宋宾服四夷,指日可待!”
金陵迎接赵竑一行归来的真德秀看着远处的水面,感慨万千。
日行千里,无需人力,有了这些蒸汽船,海外的物产更快运回大宋,将士往来方便快捷,整个大洋,还不是大宋的天下。
“真公,有了蒸汽船,以后就方便多了。朝饮临安茶,暮食占城果。万里大洋横渡,极目世界舒。你可以随时去海外,多购几处庄园,多泡几个小妹妹了!”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2章 强者?(2/2)
买了六艘蒸汽船。还有许多海商,内河商贾,以及私人等着购买战船,泉州、明州和广州的造船厂,订单都排到了年底!”
真德秀的解说,让赵竑不自禁连连点头。
商人的嗅觉敏锐,胆子极大,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更强。再加上他们财力雄厚,蒸汽船先在海商中流行,不足为怪。
他的老丈人周家成,生意越做越大,富可敌国,他不会是hk李家成穿越来的吧?
“陛下,我军水师战船数百艘,将士五万有余,万事俱备。陛下如果要北伐,或是对日本国动兵,臣愿领水师,为陛下冲锋陷阵!”
吴潜忍不住一句,却是踊跃请战。
“陛下,五万水师将士,但凭陛下驱驰,流血牺牲,万死不辞!”
水师统制官刘整,跟着主帅吴潜请令。
战功都让步兵夺了,水师战船纵横天下,只能秀肌肉,却没有实战的机会,水师将领,人人都不甘心。 𝙈.𝓥𝙤𝘿𝙏𝕎.𝓛🅰
“吴潜、刘整,不要心急,建功立业,开疆拓土,有的是机会。”
赵竑看着滔滔的江水,含笑一句。
这个刘整,历史上本为宋朝名将,由于受到宋将吕文德的陷害,被迫降元,提出“欲灭南宋,先取襄阳”的关键战略,成了元朝水军的创始人之一,为元灭南宋立下汗马功劳。
赵竑曾考虑过除掉刘整,还有大宋的那个大食富商蒲寿庚,因为这二人给汉人带来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执着。
自作孽,不可活。泱泱中国,自有自己的自信。
就宋理宗那个蠢货,就南宋士大夫那些熊样,连孟珙、余玠这些民族英雄都能被他们玩死,南宋早该亡了。
“陛下,太后病重,此刻还是料理太后的身后事。至于战事,还是先搁置吧。”
真德秀轻声细语,劝起了赵竑。
赵竑点了点头,赞同真德秀的话语。
杨桂枝病危,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再言战事。
这是蒙古帝国驰骋天下的时代,列国心惊,无不望风披靡,谈虎色变。既然是蒙古铁骑,注定了这个时代的战争都是陆战野战。不要说海战,就是内湖水战,都是寥寥。
水师用兵,还得再等等。
赵竑走到船边,观看两岸景色,不知不觉面前水域广阔,水面颜色变深,原来已经到了出海口。
水师将士选择回临安城的路线,并没有走镇江到杭州的运河,而是沿海航行,走杭州湾,进入钱塘江,在临安城东码头上岸。
有了蒸汽船,水师将士的底气更足,怪不得人人好战。
江南三月,气候舒适,两岸景色宜人,众臣彼此说话,赵竑正在看着茫茫的海面出神,田义跟了上来。
“田义,前面那艘船上,穿金陵讲武堂制服的,好像不是我大宋人氏。”
赵竑放下千里镜,指着前面的一艘战船,狐疑地问道。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