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舅是什么样的人?”明珠戏谑的看了过来,“老牛吃嫩草?”
沈长佑瞬间大笑,“二舅,你不讲武德!”
被说中,江二舅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还真是呀。”江氏再补一刀,“二哥,那姑娘知道你三十出头了吗?”
“男人三十一枝花,三十出头怎么了?”江二舅不高兴了,“难道三十出头就该打一辈子光棍吗?凭什么啊?
再说了,我长的又不丑,看起来也不显老,吃个嫩草怎么了?”
明珠捂嘴笑道,“二舅老当益壮,佩服佩服!”
江二舅“……”
“好了好了,你们兄妹俩别取笑你二舅了。”黄氏出来打个圆场,“既然你有这个心思,那便等菘菜收完了,请个官媒去韩家走一趟。
至于聘礼,等他们答应了,在商量吧,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了。”
江二舅点点头。
这顿早饭,吃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
饭后,大家分成三批。
大人继续讨论江二舅的婚事;三兄弟则是去了江奇的院子;明珠被江暖拉去了花房。
“明珠表妹,你说那个叫韩星儿的姑娘,会不会跟我差不多大啊?”江暖双手托腮,一脸八卦道。
明珠摇头,“不知道!”
“想想就觉得好别扭哦。”江暖皱了皱鼻子,“要是跟我同岁,让我叫她二婶,我有点叫不出口哎!”
“那表姐见的世面少了。”
江暖“……”
“在京城,后娘比长子还小的都有呢。”
江暖“……”
“未来二舅妈的年龄与表姐相当才是
“听你这么说,我好像又可以了。”江暖变卦道,“二叔娶个小十岁的媳妇,有老牛吃嫩草的嫌疑,但二叔自身条件不差,嫁给二叔肯定不会受委屈的。
而且奶奶也挺好讲的,不像别人家那样磨戳儿媳。
家里有田有牛,只要勤快,日子肯定不会差。”
“二舅这么多年不成亲,突然想成家了,肯定是缘分到了。”明珠顺势说道,“镇衙也有几个年龄很大,却未娶媳妇的。
我作为他们的上峰,也要给他们牵桥搭线。”
江暖睁大眼睛,“不是吧,城主还要操心属下的姻缘?”
“操心的可多了。”明珠伸出手掌,“大到修路清理河道,小到属下的姻缘,加上咱们羲和城又穷,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开展!”
江暖叹道,“没想到你这么不容易!”
“慢慢来,总会好的。”明珠乐观道,“像津西,今年不也是大丰收么,除了个别不听指导的,其余的都是丰收了。”
“那些不听的活该!”江暖愤岔道,“你知道吗,我们村也有户人家不听劝,非要搞特殊,搞得村长都冒火了。
那户人家也是讨厌,他自己瞎搞就算了,还想拉别人跟他一起,好在没人搭理他们,不然可就白忙活了。”
“他们家今年收成如何?”
“不如何,连本
第550章 江暖吐槽(2/2)
都收不回来。”江暖继续吐槽,“收菜的时候,别人家都是几百斤,就他家才几十斤,菜叶还是破破烂烂的,黄掌柜的人都不愿收。
不得已,他们把菘菜弄成了干菜。
年二十七的时候,求到黄掌柜那儿,黄掌柜见他们可怜,一斤十文收了他们家的菜干。
听别人说,最后才卖得二百文。”
明珠一点都不同情,“衙门无条件派人下来指导,他们不听,怪不得别人。”
“你都不知道,村里卖菜那几天,他们家的人可阴阳怪气了,见人就酸,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挂大红灯笼,就他们家没挂。
平时天一黑,他们家都会在村中跟大家吹牛,这两天人都没见着,估计是见大家都赚钱了,就他们家亏,不好意思出来。”
“我们村今年还挺热闹的,三十那晚,我跟我哥他们在村头放烟花,来了很多人,我二哥还跟其他人划拳,闹了一整晚。”
想起放烟花的场景,明珠不自觉漾出笑容,“表姐,你们家的烟花放完了吗?”
“早放完咯,年三十那晚就被我弟放完了!”
“我们带了一箱过来,表姐跟表哥可以继续放!”
“太好了!”江暖激动的抱住明珠,好听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崩。
明珠受不了的把人推了推,“不就是一箱烟花么,表姐,你淡定点!”
“淡定不了,没法淡定!”
江暖搂着暖呼呼的表妹,一点也不想松手,“年后我开始收鸡蛋,若是顺利,春耕之后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景田镇凑热闹
“表姐,你有私房钱吗?”
江暖拉开距离,“你问这个干嘛?”
“表姐若是有银子,可以让二舅在景田帮你置办几亩田地,地契写你的名字,便是你将来嫁人了,这些田产也是你的,婆家抢不走。”
“你在那边置办田产了?”
明珠点点头,“不止我,我二哥三哥都买了几亩,便是二舅,也买了一些,这事儿你可以跟大舅说,让他出点银子也置办几亩。”
“成,晚点我跟我爹说!”
两人腻歪了一会,江暖把自制的胭脂拿出来,“你试试,若是觉得好用,便拿两瓶回去,你一瓶,姑姑一瓶!”
香膏是菊花味的,很淡雅,就是质地不够细腻。
“我下边有个丫鬟擅长制作香膏,表姐有空可到镇上找我。”
“等阿奇县考了我在去寻你,到时候你可不许说忙。”
“在忙,陪表姐的时间还是有的。”
这时,外面传来江氏的声音,“明珠,收拾一下,准备回家了。”
“姑姑,吃了晚饭再回吧,反正家里有马车,半个时辰就能回到了。”江暖一脸不舍,“我还没跟表妹好好说话呢,你们就要回去了。”
“家里还有一堆事呢,长佑和长岳下个月又要县考,菘菜也没收完。”江氏捏了捏江暖的手,“你若是不舍不得明珠,收完菘菜了便到镇上与她玩几天。”
江暖知道沈家上元节要办开山宴,便没再挽留。
“十四那天,我跟二叔过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