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兄妹三人去了深谷。
双胞胎负责挖树苗,明珠负责运送出谷,曹管家和路女官还有红英负责挑下山,江氏负责拉货。
几人配合的很好,天还未亮,银杏树苗已全部运至学堂。
天一亮,曹管家马不停蹄的安排人挖坑种栽。
过了两天,杨氏和沈镜之回来了,马车经过断桥之时,被衙差拦下了。
“老夫人,大爷,我等奉乡君之命来接二爷去七树沟服役。”
车内的杨氏早就接到沈青山的来信,声音冷淡道,“辛苦小哥了!”
“这是小的分内之事。”
衙差带走沈兴之的时候,杨氏没什么情绪波动,沈镜之亦是。
犹如那个去服役之人,与他们毫无干系。
王母和王家大郎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这…这也太狠了吧?”
都回来了,居然不给沈兴之回家吃顿饭,还要继续服苦役,要命的是,衙差还堵着路亲自拿人。
简直了!
可想到沈家人在石头城时,以强硬手段对付那些‘奸、夫’时,王家母子瞬间脸色一变。
尤其是闺女/亲妹活生生从她们面前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天地间的画面,母子俩心脏猛的颤抖,大气不敢出。
就在这时,沈镜之突然回头,目含警告的扫了过来。
王家母子瞬间汗毛竖起,亡魂大冒。
直到马车从岔路口进入锦绣村,王家母子才觉得压力解除。
真他娘的吓死人了。
马车进入锦绣村之时,恰巧傍晚。
很多村民收工回家,看到马车就知道杨氏回来了。
大家很好奇,车内是否有沈兴之的身影,却不敢问,只能一直盯着马车。
直到沈镜之和杨氏下车,他们都没看到沈兴之的身影。
“老二呢,怎么不见人?”有人忍不住八卦起来,“不会是只去拿休书,人还留在那边苦役吧?”
“按沈进士的脾性,也不是不可能!”
“不太可能吧?”有人不可思议道,“都休妻了,还服什么苦役?”
“会不会……是老二死活不同意,白跑一趟?”有人猜测道。
提起这个,大家就议论纷纷起来,都觉得沈兴之脑子进水了。
“没救了没救了,为了那么个女人,连荣华富贵都不要了,真是没救了!”
村长收工回来,见到一帮人在路口八卦,不禁道,“天快黑了,你们都不饿吗?”
“村长,你大嫂和大侄子回来了,你不去瞧瞧吗?”
村长一愣,“我大嫂和镜之侄子回来了?”
“刚到呢,马车还停在门口呢!”
村长朝竹楼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马车的一角,立即喊道:
“阿旺,阿旺媳妇,你们快些上来,你大伯母和大哥回来啦!”
大伯母回来了?
沈旺之夫妇听了村长的话,连忙跑出小路,“爹,大伯母和大哥回来了?”
村长点点头,“呐,马车还停在门口呢!”
夫妻俩看去,果真看到了。
“走吧,先回家放锄头,再去看你大哥。”
见村长一家要走,八卦的村民连忙追问道,“村长,没看到老二下来。”
村长的脚
“可……”
村长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打断道,“那又如何?总不能因为他是城主的小叔,就罔顾官府的威严吧?
便是没有这层,我大哥也不会徇私,去石头城是兴之自己的选择,就算跪着他也要把这三年苦役给服完。”
看着村长离去的背影,众人面面相觑!
“不是……这也太……太那个啥了吧?”有人不禁怀疑道,“难道老二不是亲生是捡来的?”
有人直接翻了白眼,“村长不是说,进士老爷不会徇私吗?这叫大义灭亲,跟亲生不亲生没关系!”
“那可真惨。”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对于沈兴之继续服苦役这事,村民们一点都不觉得沈家无情,反倒觉得沈兴之活该。
兰因絮果,如果沈兴之当初不听王氏的,天天呆在王家,也不会有今天。
一切,都是他自己造孽。
“爹,大伯母刚回来,肯定累了,要不我们还是明天再去吧。”回去的路上,沈旺之开口道。
村长想了想,“也成。”
反正王氏已经被休,过去也是想了解沈兴之是否有悔改之意。
沈家正是欣欣向上的时候,任何事情都马虎不得。
然而,村长一家想改天,沈家的小厮就来了,说是沈青山有请。
“爹,你跟相公去吧,我就不去了,娘还未回来,我得给她烧水。”柳氏开口说道。
“那你先在家烧水,等人回来了再过去用饭。”
收了锄头,父子俩匆忙换上衣裳就去了沈家。
“二叔来了!”
村长刚进门,沈镜之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正堂里,坐着沈青山父子、杨氏婆媳。
“镜之,身体没事了吧?”村长一上来就关心道。
“没事了。”沈镜之中气不足,“就是放了三碗的血,得补补几天才能恢复如初。”
村长见他脸色苍白,继续关心道,“是得补补,人的气血不足便会没精神,你还要耗费心力管一帮崽子了,得好好将养几天。”
“二叔说的是。”沈镜之指着凳子,“二叔坐,阿旺也坐!”
村长父子依言坐下。
沈青山见大的来齐了,便催促随侍道,“去看看,明珠和二郎三郎回来了没有!”
此时的明珠,正和两位哥哥在学堂种花,见小厮来报,说是杨氏和沈镜之回来了,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
“爹爹,奶奶!”
明珠一进门就喊人,见到沈镜之气血不足的脸,担心道,“爹爹,你好些了吗?”
“爹爹无事。”沈镜之见到闺女,漾起笑容,“多亏了你的疾雪,不然还不知道会怎样。”
提及这事,杨氏就脸色不愉,“那医馆郎中也是黑心,没把握治毒还忽悠我们说能治,好在金卫长带了解毒丸,不然还不知道怎样呢!”
“那奶奶有没有
第502章 杨氏沈爹归家,休书(2/2)
叫金卫长收拾他?”沈长佑开口。
“那郎中胆小,被金卫长一瞪便说了实话,后面出医馆的时候,他不收诊金只收了药费。”杨氏道。
沈旺之瞪眼,“岂不是便宜了他?”
“是便宜了他。”杨氏想起这事,还是挺生气的,“好在我们及时发现,不然老大还要吃几天苦。
没有为难他,也是看在他老实交代,没有耽搁伤情的份上。”
“好在这郎中还有点良心,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呐!”村长叹道,“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路遇匪头,黑店还有庸医,这些都是谋财害命的黑心玩意,你们运气不错,郎中良心未泯,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境地。”
吐槽完医馆一二三事,话题继续。
“大哥,阿兴人还在石头城?”村长只知沈兴之要继续服役,并不知道人在石头城还是回津西。
“二叔已回到津西。”明珠开口,“石头城条件艰苦,二叔又遭王氏虐打,断了双腿,好不容易与王氏断了关系,继续留在石头城恐生变故,便让奶奶和爹爹带二叔回津西。
爷爷怕二叔不知悔改,服役之事还要继续,我便做主把二叔安排在七树沟,帮镇衙养猪,待三年之期满了再接回家中。
这段时间,也好让二叔适应适应。”
村长点点头,“不管是在津西还是在石头城,都是要服役,只要他不闹事就行。”
“老二可有说以后如何打算么?”沈青山看向杨氏
“没说。”杨氏摇头,“我问过他了,他说苦役出来了再做打算,不过看他的意思,估摸是想继续科举。”
所以,二叔是想通了?
双胞胎对视了一眼,心里齐齐舒了一口气。
江氏紧张的心,也缓缓落下。
小叔子能通了是好事,不然受累的还是他们几人。
“那便先让他继续服役吧。”沈青山看向明珠,“别人如何便让他如何,不能给他放水,否则日子过的太舒服了,他便不会珍惜。”
“爷爷放心,我是一城之主,这碗水若是端不平了,大家也不会服我。”
明珠开口,“二叔回来之事,我们并没有隐瞒,不出明日,事情便会传开,希望爷爷和爹爹还有二爷爷做好心里准备。”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堵是堵不住的。”村长开口,“我跟阿旺从田里回来,大家已经在好奇兴之了。
好在大哥事先与我透露了两句,不然都不知道他们自己乱掰到哪里去。”
“村里人倒是不怕,就怕那王家那边。”沈青山忧心道。
杨氏语气笃定,“他们不敢的,要是王母敢瞎咧咧,老娘定要她狗命。”
语气,带着恨意和杀气。
沈旺之还想问王氏怎么处理,可看到杨氏阴郁的神情,便闭嘴了。
不过,事情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知道得太细了反而不好。
这时,柳氏婆媳还有沈长松来了。
江氏见天都黑了,立马命人上菜。
吃饭的时候,明珠主动说了种花进展,顺便问了沈长松:
“松堂哥,你要在院里种些花植么?府邸余下一些花苗,你若是不嫌弃,可以拿几株过来养养。”
沈长松也不扭捏
“有的,其他的松堂哥不喜欢吗?”
“喜欢是喜欢,就是我家院子不大,养不了那么多,只能挑喜欢的来。”
沈长松笑笑,“雾兰可养在窗口不占位置,水莲便养在水缸中,也好打理,其他的来一两样就行。”
这顿饭,有明珠几个小辈的说话,气氛还算好。
吃饱喝足,村长一家没多留。
“爹,那王氏还在石头城服役?”柳氏后面来的,很多事情不清楚。
村长隐晦道,“人没了!”
没了!
柳氏心脏猛跳,“被沉塘了?”
“不清楚。”村长摇头,“反正人是没了,怎么没的,我也不敢多问。”
沈长松抿着嘴,心情复杂。
律典有写:通奸者,男子判宫刑,女子浸猪笼。
可事情发生在亲朋身上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难受。
“此事我们自己知道就行,别出去瞎咧咧!”
……
王家。
王母一回到家,就哭个不停,“我真是命苦啊,一把屎一把的把闺女拉扯大,到头来……”
到头来什么?
王家二子和两个媳妇紧张的盯着杨氏,“娘,到头来什么,你倒是说啊!”
二媳妇催促道,“娘,小姑呢,小姑是不是回沈家了,你倒是说句话啊,真是急死人了。”
结果,杨氏打了个哭嗝,然后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这可急死坏了儿子和媳妇。
“快去请郎中。”
“我这就去回春堂。”
二媳妇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回来时连拉带拽的请来了回春堂的李郎中。
见到王母,李郎中意外了一下,然后开始把脉。
“令堂只是受了刺激,一觉醒来就没事了。”
李郎中也不开药,提着药箱就出去了,但他没说的是,王母身体亏损,郁结于心,需要进补和心情畅通。
秉承医德,李郎中是要说实话的,可王家不地道,说他的医馆坑人。
所以,他也懒得理了。
王母昏迷,王家二子和两个媳妇没办法,只好问王家长子。
王家长子支支吾吾半天,就是难以启齿。
大媳妇急眼了,一脚踹过去,“你说话啊,哑巴了吗,快点说!”
“大哥,你快说啊,小妹到底回沈家了没?”
“大伯你是要急死我们吗?”王家长孙也加入队伍,“快说说,小姑是不是回了沈家?”
王家长子被逼急了,破罐子摔破道,“别问了,小妹被休了,从今以后,沈家是沈家,王家是王家,沈兴之也不再是我们王家的女婿,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丢下话,王家长子烦躁的起身,欲要离开时,被自家媳妇拦住了。
“什么意思?”
“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吗,小妹被沈家休了。”王家长子烦躁的低吼,“休书都写了,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看到休书,王家二子怒了,“好一个沈家,飞黄腾达了就抛弃糟糠,这事绝对不能这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