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掌事看向画架。
美食图已经画了大半,画功没法与城主相比,但也没那么差劲。
看了一眼,黄掌事将视线落在新人身上,“你都没认真画,怎知城主不满意?
再且,城主也没要求你画技如神,你便打退堂鼓,这叫什么?
未战而退,乃怂包行为。”
新人“……”
“赶紧画完,入不入城主青眼是一回事,但安排你事情,你没认真去做便是你的问题。”
意识到事情的严肃性,新人赶紧端正态度,继续画画。
没多久,临摹完成。
黄掌事拿着临摹图去找明珠,“城主,美食图已临摹完毕,您请过目。”
明珠看着临摹图。
画功一般般,但用于铺子宣传,是够用的,毕竟受众群体是老百姓,通俗易懂才更容易被接受。
见明珠久久不语,黄掌事觉得希望不大。
“临摹一副这样的画,大概需要多久?”明珠道。
黄掌事保守道,“一个时辰左右。”
“再临摹两幅,下衙之前交上来。”
“是。”
黄掌事回到礼房的时候,语气激动,“快,再临摹两幅出来,下衙之前交到城主手上。”
城主这是认可他的画技了?
新人高兴的不行,提笔埋头继续画,干劲十足。
黄掌事也高兴,毕竟工房和吏房那么忙,他们礼房若是闲下来,就显得没用。
想到城主的安排,黄掌事毫不迟疑的从几位手下中挑两人出来,单独谈话之后,交给他们一份名单。
“这些都是家里条件不好,但却有着读书天赋的书生,你们先看一下他们的户籍,在过去好好了解。”
两人郑重点头,“掌事放心,我们定会好好与他们聊的。”
两人是礼房的老人了,知道城主看重此事,态度很是端正。
“你们去之前,可先从邻居开始打探,先看人品如何,在了解学问和家里的情况。”
黄掌事仔细交代,“到了家里,别只跟人了解学问,也要了解一下他的家人。
看他是否孝顺,是否有自己的主见。”
两人点点头,表示明白。
“还有……”黄掌事严肃了两分,“城主看重个人品行,如经常喝花酒,纳妾,休弃糟糠,或者是有家恶妇的,你们可要主意了。
资助一事,我们自己知道就行,不要与其透露,等确定了再提。”
“明白!”
探访资助一事安排下去之后,黄掌事召集剩余的人手,商讨如何在赏荷宴上,让各夫子分享经验。
这边,青杏也赶到了镇衙。
“乡君!”
见到明珠,青杏很高兴,略微干燥的脸满是笑意,双眼也十分有神。
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干劲。
“黑了!”明珠抬头,说了一句,“最近辛苦了!”
“能为乡君做事,奴婢很高兴。”青杏一脸笑容,“乡君,您指定要的花苗,已经栽培的差不多了。
常见的月季、蔷薇、寒菊等花植随时可以移栽;像芭蕉树、腊梅、月桂这些,夏管家已托人寻来了一些,有些还在路上。
另外,姜大人也让人从别处寻了一些,就是不知数量够不够。”
“有什么先种什么,没有的后面再寻来。”明珠
“是!”
青杏不敢耽搁,出了镇衙直接去了断桥。
乡君府邸人来人往,大家忙着手中的活计,青杏寻了好久,才找到负责人。
“满管事,乡君让我过来瞧瞧,明日能否把花植种上。”青杏开门见山道。
满管事抬头看了青杏一眼,“花苗都准备好了?”
“姜大人列出的清单,我们已经寻了一大半,像那些月季、蔷薇、牡丹什么的,都已准备妥当。
乡君说,有什么先种什么,稀缺的品种后面再慢慢补上,另外……”
青杏指着外面,“府邸门前那条路,乡君还打算栽两排银杏呢。”
“栽银杏?”满管事神色诧异,“这玩意可不好寻,便是寻得了数量也不会很多,在院中栽尚可,在外面栽两排,太奢侈了吧?”
皇宫才有两株呢!
一株是前朝开国皇后傅氏所栽,据说已有五百年;另一株在太极殿,是高祖所栽。
“乡君做事,向来准备周全,满管事只管安排就是。”
听言,满管事也没在问,道,“你回去与乡君说,明日可以安排种植,但银杏得往后几天。”
“为何?”青杏不解。
“银杏喜阳不耐涝,得提前挖好坑,且银杏高大,要丈量过后才知道能栽多少株。”
青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回到镇衙,她把消息告知明珠,明珠立即让她安排人手去山庄拉花苗。
第二天,天色微亮之时,便有一车车的花苗拉往乡君府邸。
满掌事督促花匠和帮工干活,生怕他们栽错了地方;青杏则是负责计数,让帮工把花拉到指定地方,跑上跑下的,很是忙碌。
桥头的吃食铺也忙着两天之后的新品。
新品出售当天,生意火爆。
早早接到风声的大户,天不亮便叫丫鬟小厮过来排队,不论是青玉糕还是千层饼,亦或是花卷和各种形状的团子,各来一份。
买到手的丫鬟小厮,脚步飞快的回去,没买到的继续排队,闻着飘散出来的香味猛吞口水。
冯掌柜看着大家各来一份的豪横模样,笑的合不拢嘴。
“不愧是京城来的东西,味道就是好。”顾家老太尝了青玉糕之后,评价道,“没想到,杂草也能做出白面的味道,真是奇了。”
顾家主一边吃着葫芦团子一边说道,“乡君发现的东西,哪个不是好的?
单说那个玉晶卷和鲜花饼,家里的厨子也没少做,就是做不出沈家那个味来。”
“铺里出了绿卷,还没试呢,我试试。”顾老太放下吃了一半的青玉糕,去拿绿卷,“也不知道味道是否一样。”
顾家主一直看着亲娘吃,“如何?”
“吃不出来。”
“没区别?”顾家主自己也拿了一条,“味道还真是一样的。”
说着,又去拿花卷和包子,各尝了两口后,得出结论,“果真不假,这草能当白面使,可惜了,只生长在京城和晴川,不然我可要厚着脸皮去求
第468章 碰碰运气,惹众怒(2/2)
些种子。”
顾家这边在讨论,王地主家同样在讨论。
“这般好东西,也不知乡君怎么想的,卖得这般便宜,也不怕亏了去。”王家夫人听了小厮的报价后,忍不住道。
王地主却说,“乡君是做大事之人,岂会在意这点小利?
也正是乡君卖得不贵,铺子里才会每天那么多人,你想想啊,要是卖得贵了,大家肯定舍不得买。”
“也是。”王家夫人吃着千层饼,“学宗在学堂,也不知尝过了没有,剩下这几个便留给他吧。”
与此同时,县里的吃食铺也是人气很旺。
不大的店里坐满了人,还有人坐在门口的台阶,一边吃一边吹牛。
“我还以为是吹牛呢,没想到是真的。”有人说道,“可真是奇了,明明是草做成的吃食,却吃出了白面的味道,你们说,是不是小乡君偷偷施了仙法,这野草才变成宝的?”
“难说咧,不然大家都没发现的草,怎么小乡君一去,就成了宝贝了呢,肯定是有神仙相助。”
“那……咱们吃了乡君铺子里的东西,算不算是沾了喜气?”
“应该算的。”男子把半条绿卷猛的塞到口中,腮帮鼓鼓道,“时候还早,我想去相思湖一趟,你们去不去。”
“去那作甚?”男子的朋友一脸奇怪,“那边风大,若是不小心得了风寒可不好。”
“我身体壮得跟头牛似的,风寒是不可能风寒的,我就是想过去碰碰运气。”
男子站了起来,“今天正好十五,万一红鲤出来透气呢?”
自从去年拜月节,相思湖出现红鲤之后,大家便喜欢初一十五过去转转,也想碰碰运气,可惜,一年多过去,无人再见到红鲤踪迹。
今日沈家铺子推新品,男子便想沾个喜气。
“你不去我自个去。”
男子的话挺大声,铺里的食客都听到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后,也跟了上去。
“大兄弟,等一等,我随你一起去。”
“我也去。”
不懂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铺里的食客都往相思湖而去。
正在排队的大伙儿,见众人去了相思湖,一买得便凑了上去。
不多时,相思湖很快聚集了一帮人。
率先提出要去碰运气的男子,已经乘船到湖中央,大家也跟着叫船,也有人去了上游。
“都说快下雨的时候,鱼儿才会冒出水面,今天大太阳的,鱼儿会不会躲懒啊?”有人道。
“不能吧,红鲤可不是一般的鱼。”
“上次小乡君同锦衣卫捉红鲤的时候,好像就是晴天。”
“我也记得是晴天。”
男子不说话,把带来的花卷撕成一小块扔入湖中,一边扔一边往湖里看,试图发现红鲤踪迹。
“这行么?”
“我也试试看!”
“万一呢?”
大家纷纷效仿,有馒头的撕碎了扔湖里,没有的,便在岸上伸长了脖子。
大家站了很久,馒头花卷也撕完了,湖面一片安静。
没耐心的人,有些坐不住了,“这红鲤会不会来啊,不来我便回去了。”
湖边风大,便是有太阳,温度也是低的。
“哎,
有人突然激动的大叫,“在那儿在那儿,红鲤在那儿!!”
大家纷纷往湖里看,果然在湖的中央,看到几只红鲤出来吃馒头。
“红鲤,红鲤又出来了。”有人兴奋大叫。
男子十分高兴,“一定是我们沾了小乡君光的缘故,红鲤才出来。”
然而,大家高兴没多久,便有一个高瘦的男子划船过去,拿着鱼网欲要捕捉红鲤时,小船一个摇晃,噗通一声,他摔进了湖里。
小船也随着沉没。
变故突生,大家来不及多想,便有人急忙乘船去救人。
等高瘦男子上岸,迎接他的不是关心,而是众怒。
“找死啊你,明知道大家过来碰运气,还你拿着渔网去抓红鲤,怎么,在场的就你一个聪明人?”
“红鲤是青瓶的吉祥鱼,你咋那么能呢,还想抓它,怎么不淹死你算了。”
“便是抓鱼,也轮不到你这样的。”
“人丑多作怪,还想抓鱼呢,我呸!”
高瘦男子惊魂未定,便遭受众人指责,本就不怎么好的脸色白了两分。
他瑟瑟发抖的抱着身子,踉跄的站起来,然后灰溜溜的跑了。
“tui,真是扫兴!”
“也不知道红鲤下次还会不会来。”
“下次在让我看到他,定给他颜色瞧瞧。”
只是,不管众人怎么骂骂咧咧,红鲤都没再出现。
此事,很快传到了谢县令和朱县丞的耳中。
“朱大人怎么看?”谢县令问道。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朱县丞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年拜月节,相思湖曾出现异象,而这异象是小乡君引来的。
据说,小乡君第二日带着玄衣卫来到湖边,抓得了一条红鲤送与玄大人。
自那之后,百姓便喜欢有事没事的在初一十五那天,走一下相思湖,碰一碰运气,也有人买鲤鱼放生,希望它们沾红鲤的气息,有朝一日也能变成红鲤,给大家带来好运。
只可惜,自那之后,红鲤就没出现过,今年的拜月节亦是不见踪迹。
今日沈家吃食铺推出新品,又是十五,许是巧合也说不准。”
毕竟,沈家明珠不在相思湖,说红鲤是为了她而来,说不过去。
“可百姓不这么认为。”谢县令开口,“红鲤出现,大家都觉得是沾了羲和乡君的光,不然那个欲要捕捉红鲤之人,也不会引起众怒。”
朱县丞,“可羲和乡君不在县里。”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青瓶的百姓对羲和乡君认可度很高。”
朱县丞不说话了。
他怕说错话了以后吃不了兜着走。
别看人家羲和乡君年纪小,可她后台硬啊!
放眼整个大庆,哪个县主郡主像她这般,有封地有封号有府邸的?
没有!
便是公主也没有这个待遇。
这样的人物,朱县丞巴结不到,却不想得罪了去。
知道朱县丞为什么沉默的谢县令,心里大写的无语。
要是可以,他真想换一个县丞。
这熊样,真是没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