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三看着明珠递过来的训练计划,惊道,“乡君是想训暗卫?”
明珠挑眉,“这是暗卫的标准?”
“这是世家暗卫标准,但距离皇家暗卫,还有一些距离。”洪三如实道。
心里却波涛不断,觉得这训练暗卫的法子,是南荣修给的。
洪三以为,少主对乡君已经够好了,可不久后,他的认知都会被颠覆。
送太监这种事,少主都做了,送暗卫的训练方法,似乎也没什么了。
不过洪三误会了,训暗卫的法子是明珠自己琢磨的。
怎么说,她也是一城城主,得有自己的势力。
“按照这个标准来训就行。”明珠想了想,“孤儿易寻,但有根骨的却是不易,新进的灰衣卫,便转做暗卫的。”
“乡君,队伍会随着新人的加入而壮大,您是否要起个响亮的名号?”
洪三提议道,“大公主还未殉国前,她的护卫队皆由女子组成,名号巾眉,意为巾帼不让须眉。”
“都是女子?”
“正是。”洪三道,“大公主是陛下第一个孩子,陛下对大公主十分宠爱,大公主自小喜欢舞枪弄棒,十五岁时偷偷去了边疆,从此爱上沙场,也是在边疆,结识了驸马……后来北绒来犯,大公主和驸马为了守住防线,殉国了。”
说到后面,洪三的声音低了两分。
明珠听言,有种难言的情绪。
她想起了当初的自己,为了遏制魔族入侵,义无反顾的生祭了大阵。
和平的背后,是有人不断牺牲换来的。
对于这位已故的长公主,明珠心生敬佩!
为国牺牲者,都值得被尊崇。
“二公主南疆和亲是吗?”明珠的声音有些轻。
洪三语气艰涩,“是!”
“那她……可还好?”
洪三沉默了很久,“二公主不堪受辱,服毒自尽了。”
明珠心里一沉。
“当时大庆势弱,二公主嫁过去,过得并不好,经常受到南疆三皇子的非人折磨,二公主不堪受辱,毒杀了三皇子和一众妻妾,全府两百余人无一幸免。
事后,二公主服用了天下第一剧毒醉清风,尸骨无存。”
提及往事,心里总是沉重的。
因为,和平的背后,总是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少年去无双郡,是国仇家恨,也是责任和使命。
“名号之事,容我想想。”明珠转移了话题,“算算时间,金卫长过两三日便能回到津西,到时你与他讨论一下。”
毕竟,护卫队的训练方式与灰衣卫不同,是一起训练还是分开。
“是。”
洪三退下后,明珠召来丫鬟,“传信青杏,让她明日回来一趟。”
学堂和老宅的花圃,可以开始种植了,尤其是银杏,这个时候种栽最好。
吩咐完毕,明珠进了空间。
“小明珠。”小空扑了过来,一把熊抱明珠,还用脸蛋不停地蹦来蹦去,“小明珠,我想死了你了。”
明珠一脸嫌弃的把它拎起来,“少来!”
“真的。”小空的眼神特别真诚。
明珠却不信,“每次你不想干活了,嘴巴就特别甜,别以为我不知道。”
小空“……”
“明日准备种银杏,我去二楼看看。”
明珠转身进入
阁楼第二层,四季银杏旁边,长了一片刚抽条的小银杏苗,叶子嫩绿可爱。
明珠数了一下,数量还是不太够,可能砍的枝条却是没有了。
“小明珠,你打算把四季银杏移栽到自己的院子里吗?”小空问道。
明珠却问道,“从母株分支枝扦插的四季银杏,有改变风水,聚集运势之效吗?”
“没有!”小空摇头,“四季银杏独一无二,分株而植或者育苗的只有改变风水之效,并不能聚集运势。
而且,改变风水的作用也不大,但美化环境,改善空气纯净度却是可以的。
不过,四季银杏成长缓慢,你可以栽在盆里用来观赏。”
“除此之外,四季银杏还有别的作用吗?”明珠问,“比如,叶子、果实可以入药什么的。”
“这个的查阅典籍才知道。”
明珠点点头表示知道,而后去了药园。
“千年人参的价格不错,一株两万两,没钱的时候,可以挖一株出来应急。”
当初从深谷移栽过来的人参,长势很好,每年开花自然成熟掉落的种子,重新孕育出新的人参苗。
为了让它们有更多的成长空间,明珠把幼苗移到旁边。
紫灵芝也顺便移植了。
捣鼓完药园,已是半天,但明珠没有停下,又去了花园。
七色蔷薇,牡丹等花,能分株扦插的分株扦插,有种子的立马育苗。
忙完这些,她才去了书阁,查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关于四季银杏的记载。
“小空,四季银杏属于空间馈赠之物,第五层还未开启,我也不是真正意义的主人,所以才查阅不到四季银杏的信息是吗?”
“也许吧!”
小空也不是很懂,毕竟,它只是空间的灵,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见小空也不知道,明珠也没继续问,掐诀种了两亩青微草就出了阁楼。
“我最近堕落了,书籍没得看,功德也没挣到,不知何时才能治好爹爹脸上的疤痕。”
话音刚落,任务进度条凭空显现。
种田-两万九千九百
书籍-两千一百零八
功德-零
自创与发现-(沈家剑法、内功心法、明珠医典、万牲药酒、万牲草茶、青微草粉)
看着进度条上的变化,明珠悲喜交加。
悲的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功德,不知何时没了。
喜的是,新发现将会独属自己。
“我的功德呢,都被狗吃了吗?”悲大于喜,明珠还是忍不住爆粗。
丹田里的紫蛋和雷花“……”
看着游走在爆炸边缘的明珠,小空默默地退后了两步。
明珠思来想去,找到了紫蛋。
“说吧,是不是你在搞鬼!”语气很不好,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紫蛋装死。
“别装死,我知道你听得见。”
紫蛋继续摆烂。
明珠
第467张 沉重(2/2)
生气了,想控制雷电去劈紫蛋,可紫蛋在自己的丹田,劈它就是在劈自己。
无法,明珠只能威胁道,“这功德谁爱挣谁挣,凭什么我就得累死累活的,大不了一起死。”
紫蛋理亏,吐了八百功德出来,刹那间,它也小了一大圈,就连边上的雷花都焉巴了两分。
明珠磨牙道,“你这般与小偷有何区别?住我的丹田,享我的紫气,现在还偷我的功德,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紫蛋动了动,看起来有些委屈巴巴的,好像在说它不是故意的。
“之前就与你说过,紫气和功德都可以匀给你,前提是,必须同我说一声……可你是怎么做的?不声不响就把功德全部吞了,当我这功德是大风吹来的吗?”
紫蛋又动了动,释放出一缕虚弱金光,轻柔的碰了碰明珠,表示自己不会了。
感觉到紫蛋的虚弱,明珠也狠不下心来,僵硬道,“下不为例!”
说罢,主动匀出五十点功德给紫蛋。
可惜,紫蛋却没了动静。
明珠“……”
什么情况?
“它太虚弱了。”小空开口,“偷用你的功德,应该是无意识的行为。”
“……”
“它把功德吐出来,又费劲的回应你,应该会陷入沉睡很长一段时间。”
怪她咯?
明珠眨了眨眼,“小空,你看出紫蛋是什么品种吗?”
小空摇了摇头。
一问三不知,明珠一脸嫌弃。
见明珠嫌弃自己,小空扁嘴要哭不哭的道,“小明珠,你是不是嫌弃我了?”
“干嘛?”明珠一脸牙疼,“我很忙,没时间陪你玩哈。”
说着,闪身离开了空间。
小空“……”
它太难了!
翌日,明珠吸收完紫气便去镇衙了。
最近,各房都挺忙,尤其是工房和吏房。
工房忙着造水车,监督冬役修路、清理河道挖沟渠;吏房忙着招壮丁,毕竟,冬役需要大量工作人员。
礼房和刑房相对没那么忙。
“乡君!”
辰时,礼房黄掌事来了。
“何事?”明珠头也不抬的开口。
“乡君,县考一事咱们羲和城有自主权,不知明年的县试乡君如何安排。”
听言,明珠抬头,“县考人数可有规定?”
“不得低于二十人,如若低于二十人,便要与别县合考。”
“青瓶的县试,往年大概有多少人参加?”
“很少达到二十人,三县并考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三县的参考人数,莫约五十左右。”
“上榜名额取多少?”
“五十以内,取十五人;六十以内,取二十人,但很少有达到六十人的。”
“府试和院试呢?”
“府试只排名,不减人,院试则是十取二之法。”
也就是说,十个考生择成绩最好的两人。
“别府亦是这般吗?”明珠又问。
黄掌事摇头,“此法只针对分文不盛之地,像江南一带,名额都是定好的。”
“禀生
“前十是禀生,属于一等秀才,每年可到官府领取食饩(xi, 四声,意为补贴),亦可凭借秀才文书进县学。”
大概了解之后,明珠说道,“昨日,本城主去上坡村巡视菜田,听闻村中有私塾,便过去看了看。
私塾的夫子是个老秀才,教书育人数十载,授课方式一成不变……一番了解后,才知他闭门造车严重。
便是他的亲儿子,亦被耽误了,本城主不忍心,已承诺资助老秀才的儿子参加院试。”
黄掌事惊愕之余,连忙道,“城主大善。”
“凌江一带,文风不盛,不是没有喜欢读书之人,而是读书太贵,很多人读不起。”
明珠看着黄掌事,“本城主当初推万牲草、水车,带头种菜,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进入学堂。”
“乡君说的是。”黄掌事赞同道:“仓禀实而知礼节,只要温饱解决了,老百姓才会考虑读书之事。”
“所以那李大成,考了三次不中,便被迫放弃了。”
明珠开口,“李家底子薄,光是供书籍和笔墨,已是十分吃力,加上有了小孩,负担可想而知。
当然,本城主不是动了恻隐之心才资助的,而是看了此人的文章过后才决定的。”
黄掌事似乎懂了,“乡君是说,此人中秀才的几率很大?”
明珠点点头,“此人基本扎实,文章构思也不错,知识面窄,加强之后考秀才不是问题。
上次让你整理各村的私塾和秀才情况,可有像李大成这般,差一点点就能进一步之人?”
“有,但情况如何还要打听才知道。”
明珠吩咐道,“安排两人下去了解情况,再决定是否资助,另外,各私塾没什么来往,授课方式来自前人和自己摸索,闭门造车,对学生影响很大。
双溪山的荷花塘开得正好,可借此邀请各村夫子赏荷,顺道交流经验。
此事由你牵头。”
黄掌事面色一肃,“是。”
“礼房有人擅画么?”明珠又问。
“有个新来的,之前在书肆给人画过话本子插图。”
明珠直接拿出一副美食图,“先让他临摹一张出来看看。”
黄掌事接了图,便回礼房找到那位新人。
新人一看是美食图,愣了一下,“掌事这是作甚?”
“乡君想让人帮临摹此画,我便推荐了你。”黄掌事把画塞给新人,“好好临摹,临摹好了与我说。”
新人看着画。
不大的白纸上,画着几样糕点,每一样活灵活现很逼真,可每一样,他都不认识。
“掌事,这些糕点你见过吗?”新人问道。
黄掌事却道,“如若我没猜错,这些糕点应该很快在桥头的铺子售卖,等铺里售卖了,我们再去尝一尝味道。”
桥头的吃食铺是明珠开的,作为下属,自然要支持一下。
“你先别问那么多,赶紧临摹,最好午饭前送去,乡君不喜欢磨叽。”黄掌事催促道。
新人也不好再问,提笔就临摹起来。
大概是明珠画得太好,他一个野生‘插画师’的功力,简直不够看。
新人越画越没信心,“掌事,我这画技要不就算了吧,省得污了乡君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