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 第493章 往前看,太监伺候

第493章 往前看,太监伺候

   第493章 往前看,太监伺候(1/2)

“原来大家这么想我!”明珠没有任何架子,“看来,我日后得常来才行。”

有人语气嗔怪道,“乡君每次都是去柿子山,明明我们双溪山比柿子山更近,害得我们以为乡君遗忘我们了呢。”

话里醋味十足。

“你们这么能干,怎么会忘记你们呢?”明珠笑道,“我这不是来了么?”

“乡君来时,是不是碰到几车猪仔了?”有妇人问道。

明珠点点头。

“宋老板下午过来收猪,庄上出栏了十八头,卖了六十多两呢。”有人高兴道。

明珠看着那女子,“开心吗?”

众人跟着女子一起说道,“开心。”

“还有更开心的,大家想要吗?”

“想!”

“那我就不卖关子了。”明珠干脆道,“最近大家也辛苦了,那八百五十的零头,大家分了吧。”

场面瞬间沸腾,大家高兴的拍手叫好。

“入冬了,大家买点香膏擦一擦,过两天,家里的青微草磨好了,在让人送两袋过来给你们,另外,过年的新衣料子,已经托人在府城看了,最晚应该月底送到。

下个月,大家也没那么忙了,可以赶至新衣。”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几个姐妹高兴坏了,恨不得上前抱住明珠。

可是,明珠是东家,也是恩人,她们只能克制。

“乡君,遇到您,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杜三娘说着,眼眶突然就湿了,眼泪不受控制的漱漱掉落。

“我们本是苦命人,因为您,才活成了人样。”

杜三娘跪了下来,“乡君,您的大恩,妾身唯有多种几亩田,多摘几筐荷叶来报答。”

“我们也是。”

身后的女子纷纷跪了下来,眼睛同样湿漉漉的。

“好好的,你们这是作甚?”明珠扶杜三娘起来,“当初之举,是我一时不忍,你们有今日,固然有我的原因,却也是你们努力的结果。

如若当初你们自怨自艾,对生活没有希望,觉得农活苦,干不动,便不会有今天的光景。”

明珠又去扶了后面的女子,“各位姐姐,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以前的事就当是历劫吧,你们现在已经重生了,一切往前看。”

“乡君说的是。”杜三娘抹了把眼泪,“往前看才能看到希望。”

“对,以后只会更好。”明珠看着她们,“你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以后,你们管的可不止这些田地山头呢,动不动就哭鼻子哪里行?”

“让乡君见笑了。”杜三娘等人不好意思的笑笑。

“我能理解。”明珠看着她,“女人的眼泪珍贵,下次别轻易哭。”

“妾身记下了。”

明珠离开双溪山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

“乡君,杜三娘她们估计也是高兴坏了,才这般伤怀的。”路女官叹道。

“她们之前的日子太苦,如今大丰收,沈家又是蒸蒸日上,免不了想到以前吃的苦,这也是人之常情,只希望她们早点释怀,努力生活。”

有些事,只能靠她们自己了。

“她们都是坚强之人,定会好好珍惜眼下的。”路女官倒茶道,“之前奴婢觉得,杜三娘比廖娘子要理智些,如今看来,倒是奴婢走眼了。”

“廖娘子有孩子,年岁也比杜三娘大些 ,想法自然通透一些。”

明珠开口,“廖娘子做事比较干脆,杜三娘则顾虑太多,但杜三娘的细致廖娘子也没有。

人无完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作为东家,如何用人是我该考虑的,她们只需把事情做好即可。”

回到别院的时候,天色已经黑透。

简单的吃了晚饭,明珠便回房休息。

“小明珠,凝珠炼了三百颗,花丸两百颗,千金菇晒了两筐,灵米也制了一百颗,还有鲜花酿做了五坛,清露做了三坛。”

小空的声音突然响起,“这段时间,我可累可累了,我要申请休息几天。”

它虽是空间之灵,不是人,但也是会累的。

“还有灵米吗?”明珠问。

“还有一堆呢,我给你放到阁楼里去了。”小空躺在自己的小窝里,懒散的翻身,“十亩的量,应该够你们吃很久了,我就不继续种了。”

“好!”顿了顿,明珠又说道,“空间里扦插的银杏一共多少株?”

“具体多少没数,应该够栽的,就老宅、乡君府、学堂大门这处,五十株错错有余。”

“三米栽一株,学堂门前那条路,至少有一百米,两边都要种栽,六十株打底。”

明珠翘起一条腿,望着屋顶,“乡君府门前那条路,也要栽一排银杏,按三米一株的间隔算,至少需要七百株。”

府邸建在断桥那边,占地面积很大,周边也没有人家,出来的路是新开的,至少有一千米左右。

栽两排银杏,也算是区别与其他住宅了。

“老宅院中,学堂的休闲区,乡君府的内院,也需要栽一株两株,少少也要八百株。”

小空“……”

它怀疑小明珠是想累死它,但它没证据。

小空两腿一蹬,脑袋一歪,“本人已死,无事莫要烧香。”

明珠“……”

这是要罢工的节奏?

明珠想了想,最近安排小空的事情,好似挺多的,光是提炼凝珠,已是闲不下来。

加上摘荷叶,采莲瓣,制鲜花酿,酿清露。

嗯,事情挺多的。

以小空咸鱼的性格,做这么多已是极限。

这么想的时候,明珠进入空间。

果不其然,看到小空在自己的小窝里摆大烂。

好吧!

明珠看了小空一眼,什么都没说,转身去了阁楼第二层。

四季银杏旁边,扦插了不少银杏枝条,有的刚发芽,有的已经一米多高,也有的已经有十几年。

毕竟,外界一天,空间十天。

明珠粗略的数了一下,只有七十多株,加上深谷的,满打满打算也就一百株,距离八百株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断桥那边,需要比较多,可以慢慢来,但学堂和老宅,必须安排上。

召出桃花木剑,明珠开始砍银杏枝条,扦插了一百零八节枝后,掐诀引灵湖水布一场灵雨。

接着,去摘千



   第493章 往前看,太监伺候(2/2)

金菇,然后去药田挖了一颗千年人参。

忙完这些,离开空间。

此时,夜已经深了,整个别院静悄悄的,只有外面的灯盏发出朦胧的暖光。

明珠站在窗前,看着天边的冷月,召唤疾风。

疾风来的很快,还一副‘是不是又飞京城’的嫌弃表情。

明珠直接喂它两颗灵鱼凝珠,“这次东西有些重。”

成形的人参装在一个灰扑扑的荷包中。

疾风只觉得脖子一沉,低头一看,好大的一个。

“……”

这是想累死鹰的节奏吗?

不仅如此,脚上的竹筒也塞着信条。

疾风觉得自己太难了。

它张了张嘴,表示再吃一颗凝珠才有动力,明珠也不吝啬,又喂了它两颗。

疾风拍拍翅膀,飞了出去,抵达东宫的时候,恰逢黎明。

此时的东宫,已经亮着灯火。

花园中,宫女拿着器皿接花露;大殿内,宫人正在清理地板;厨房也在忙碌的准备早膳。

疾风站在屋顶看了一会儿,便转头往南荣修的寝宫而去。

远远的,它看到少年一身劲装在院中练剑,冰冷的长剑随着少年的动作,发出骇人的剑气。

直到天光微亮,少年才收起长剑,大步跨入寝宫。

“来人,备水!”

浴池里,龙头喷出水柱,池中雾气缭绕。

少年宽衣之时,疾风无声的飞入殿内,看到少年肌理分明的身材,忍不住‘咕噜’了一声。

南荣修解衣的动作一顿,猛的回头,目光凌厉的看向疾风。

一人一鹰眼神对撞。

疾风感受到压迫,‘咕噜’的叫了一声,飞到池边的矮桌上。

南荣修这才收敛气息,“来了怎么不吭声?”

疾风用翅膀指了指脖子。

“是什么?”

南荣修披上外衫,取下荷包,见是千年人参时,脸色微惊。

没想到,竟是千年人参!

他连忙取下信条。

“帮我卖了,所得银两分你一成!”

明珠缺银子?

南荣修俊眉微皱!

羲和城穷乡僻壤,衙里肯定没几两碎银,加之沈家宅子和学堂又要添置物件,种花养草,花销定是不少。

想到她那样小便要操心诸多事情,南荣修不免有些心疼。

“荣公公。”

荣公公站在幽帘外,“殿下有何吩咐?”

“羲和乡君府邸即将完工,府中还未有管事,你去内务府挑几个能干的太监,送去羲和城。”

顿了顿,又补充道,“再寻几名工匠送去,尤其是做首饰的,最少送两名过去。”

“工匠好办,只是这太监……”荣公公尾音拖的很长,弦外之音很明显。

南荣修语气微冷,“明珠是父皇亲封的一等乡君,推万牲草,献水车,发现青微草,为国库节省几百万两的开支,如此功臣,怎么就用不起太监了?”

“殿下,老奴不是这个意思。”荣管家语气惶恐,“羲和乡君乃异姓封爵,配太监还需 皇后同意。”

太监伺候的从来是皇室宗亲,伺候异姓的,从未有过。

荣公公不敢冒这个大不韪。

南荣修立即不悦,“那你为何不明说?讲一半留一半,是何居心?”

“殿下息怒,老奴并非对羲和乡君有成见,而是规矩如此啊!”荣管家跪了下来。

“孤说的话,便是规矩!”南荣修语气毫无温度,“去外面好好反省,何时想清楚了再进来伺候!”

“殿下……”

荣公公还想解释,却被南荣修打断,“退下!”

见南荣修恼了,荣公公只好去外面站着。

小桂子见荣公公站在冷风中瑟瑟发抖,连忙递杯热水过去。

“师傅,您这又是何苦呢,明知殿下对羲和乡君不一般,您提宫规作甚?”

小桂子抱怨道,“您去皇后那儿走一遭,皇后同意皆大欢喜,不同意也不是您的错,毕竟规矩如此。

您当着殿下的面提规矩,不就是跟他对着干么?”

“还用你说?”荣公公没好气的夺过杯子。

“那您还……”

“哎……”荣公公忧心的叹道,“殿下重诺,亦重情,羲和乡君当初为了救殿下,生生遭了天谴。

你都不知道,当时的羲和乡君,浑身没一处是好的,甚至连心脏都露了出来。

殿下看到后,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了好几天。

后来听说,幽冥之花有起死回生之效,殿下抱着一丝希望去了东海,可东海巨浪滔天,怎么也无法渡海。

最后是陛下亲临东海,才把殿下带回,可不久之后,殿下却自动请缨去无双郡……”

林林种种,荣管家记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殿下不好么?”小桂子不解,“师傅为何叹气?”

“殿下是大庆唯一的皇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为君者,重情乃是大忌啊!”

“这……”小桂子抓了抓头,“高祖也重情啊!”

怎么到了殿下这里,师傅就一副天塌的样子呢?

要是他知道荣公公将明珠列入“红颜祸水”名单,肯定会无言以对。

南荣修匆忙洗澡,换上衣裳便去了中宫。

“母后!”

南荣修给谢皇后请安,“母后好些了么?”

“陆院判重新配了秋梨膏,吃了几天,感觉好多了。”谢皇后拢了拢身上的披风,见儿子穿的休闲,便道,“今日不用去御书房?”

“稍后再去。”南荣修看着谢皇后,“母后,明珠的乡君府邸即将完工,儿臣想从内务府挑几个能干的太监给她送去。

津西穷乡僻壤,很难寻到像样的人,她年岁又小,整天操心羲和城的事务,儿臣怕她日后长不高。

听下面的人说,津西招纳镇长和吏胥,往附近的城池贴通告,月余过去了,却无一人来应征。”

这么惨?

“羲和政务,母后不好过问。”谢皇后思索道,“津西荒僻,沈家又无底蕴,紧靠羲和一个人撑着,绝非易事。

如今你开口了,母后也不能坐视不理。”

谢皇后对施嬷嬷吩咐道,“你亲自去内务府挑几个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