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的百姓对倭寇不陌生,但出于对海洋的天然畏惧,对倭国的心理距离很远。
能够吃得上海贸这口饭的,都是不怕死的好汉。
能够在海外建立基地、跟东西洋通商的,更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豪杰。
巨型橡木给徐璠带来震撼,而那一艘艘光看吃水深度就知道是运白银的船,更让徐璠口水直流。 𝕄.🅅𝕆𝓓𝓣🆆.𝙇🄰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松江,跟家人建议别跟海瑞硬刚了,咱们转移赛道吧!
余姚谢氏都有这样的眼光,难道华亭徐家还不如早就过气的谢氏?
话又说回来,余姚谢氏对重回朝堂没什么希望,才把目光投向海外。华亭徐家想回去,还是有可能的。
龙江宝船厂提举徐奎正在清点木料,内心不断的呐喊好多好多的木料,发财了发财了~~
晏珣走过来,冷不丁地问“你的家具和棺材买卖还有在做吗?”
“有……没有!”徐奎连忙否认。
晏珣脸上写着我不信。
徐奎尴尬地笑了两声,解释“那是以前……是以前。现在冯公公盯着呢,谁敢?其实橡木做家具和棺材都很不错,我有一个朋友手艺不错,大人日后若有需要,可以找我介绍。”
晏珣“……日后再说。”
晦气!还不能说“不需要”。
至于说砍虾夷人的橡树会不会有负罪感?
……我为什么要有?
另一个时空,自称日不落的带英帝国,在海军风帆战列舰的时代,用的主要是波罗的海地区的木材,把波兰挪威的森林都薅秃。
挪威森林没有森林。
后来带英在全球搞殖民地,北美的红橡木、缅甸的柚木,都是上天赐给他们的。
至于带英本土的橡树,本来特意种植,以备没羊毛可薅的时候用。谁知后来铁甲舰出现,这些橡木就留着做家具和棺材。
带英的女王、亲王、王妃什么的,都用铅皮内衬的橡木棺材。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76章 英雄定风波(2/2)
?”
地方官处理不当,把自己激成的事变当作叛乱,让朝廷枉费人力物力,是可恨且不可原谅的。
……可以说,为了贵州土司的事件,高拱费煞苦心。
短短时间内,头发又白了好多。
这是高拱的政绩,不应该被遗忘。
朝廷派钦差查“仇杀案”的消息传到贵州,紧张的事态有了转机。
安国亨发现自己有了活路,从叛逆的罪人变成“仇杀案”的当事人,还有机会找替罪羊。
钦差即将抵达的时候,安国亨交出杀死安信的直接凶手;赔偿各项罚银四万一千两;让出土司的官职,给儿子安民继承;跟堂兄安智和解,保证不再仇杀……
钦差还未到贵州,水西土司动乱的大事件就解决了,又被中途召回京城。 𝙈.𝕍🅾𝓓𝓣𝙬.🄻🄰
贾三近……我啥都没干,时间都花在路上。
高拱喜出望外,高兴得给皇帝送一套新钓具。
不管怎么说,做个快乐的钓鱼佬,总比沉迷女色要好。
对于高拱乱刀斩乱麻的平乱能力,张居正都很服气。
这个曾经一起爬西山的旧友,有眼光有谋略有思想高度,可惜就是太记仇,总咬着徐华亭不放。
否则,他们可以更好的合作。
高拱若是知道张居正的心思,大概会冷笑从你们撇开我私拟遗诏那一刻起,我们的关系就回不去了。
你负我在先,难道还要我笑脸相迎?
晏鹤年在送新一批喇嘛出京、赶赴北方草原。
选拔喇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用张居正的话来说“京城的黄教僧人,久居繁华富贵之地,都是浑浊淫秽之流,不通佛家典籍,派出去可能被鞑子看不起。”
黄教喇嘛得知张阁老的评价,都很不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