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魏贵婿 > 第二百五十三章 论政(2)

第二百五十三章 论政(2)

   第二百五十三章 论政(2)(1/2)

“开源!”

萧景云言简意赅道。

开源?

王太岳眉头微皱,以为萧景云还要继续说,但是等了片刻,却见萧景云迟迟不动。

他当然知道要开源。

固然说当下要推行新政,可是新政的落实,需要人来进行,离开了人,就算新政构思的再好,那也是无根浮萍。

有了人,就离不开银子。

“雨亭,你能说的更详细些吗?” m.vod✪t❋w.✥l✿❊a

王太岳收敛心神,语气平静道。

“砚兄,可有棋盘?”

萧景云询问道。

“有,雨亭随我来。”

王太岳起身道。

这位砚兄,做事不喜拖泥带水啊。

仅仅是通过一个行为,萧景云就能瞧出些情况。

人在潜意识下做的行为举止,最能体现出他的本性。

萧景云跟随王太岳,来到会客厅的侧厢房,里面装饰很奢华,虽说该地很整洁,不过萧景云也能看出,王太岳基本很少来此地。

“砚兄,眼前所摆棋盘,就好似我大魏的江山社稷。”

在王太岳的注视下,萧景云指着眼前的棋盘,“而这些黑白棋子,则好比是朝野间的各方势力,具体多少,这是我所不清楚的。”

说着,萧景云双手抓起两把棋子,就朝棋盘上丢去,一些棋子在棋盘上转动,最后落到了地上。

王太岳沉默不言。

“这是内帑,这是国库。”

萧景云看了看,拿起一旁的茶碗,紧跟着放到棋盘上,“一个代表着天子,一个代表着朝廷,眼下的情况,是这盘棋很乱,想要将这盘棋码好,就需要一只手,来一颗颗的进行拨正。”

“雨亭说的没错。”

王太岳赞许的点点头,伸手提起身旁的茶壶,向两个茶碗里倒水,“当前内帑的银子不多,国库的银子也不多,可是过去那么多银子,究竟到何处去了?”

在蜻蜓点水般,对两个茶碗倒了些水后,王太岳竟将水倒在棋盘上。

“朝中有司,戍边军,各地镇军,诸派,河政,田赋,丁税,盐税,茶税……”

在倒水之际,王太岳一个个的说着。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

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对于一个王朝而言,不止有皇帝,还有皇亲国戚,豪门勋贵,文武百官,更有士农工商,而在 这些具象的阶层下,背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

新政难就难在,要通过一种违背人性的形式,对支配资源的权力,对既得利益,对固化的晋升,统筹的进行再分配。

恰恰是牵扯到的层面和群体太多,使得那些享受着特权的群体,掌握着既得利益的群体,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这就是我想说的开源。”

萧景云收敛心神,看向王太岳说道“先叫内帑充沛起来,这样推行新政时,才能掌握着主动权。

哪怕朝堂的反对声音再大,也能通过内帑,避开这些反对声,来逐步瞅准存在较大问题的层面,逐一的进行革新和调整。

有了这一先决条件,就可以逐步盘活国库,待到国库充盈起来,这种效率就能相应的提升起来。”

虽说萧景云不清楚魏帝赵元启、王太岳他们,心中所谋的新政到底是怎样的,又牵扯到哪些层面。

但是自古以来的新政,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无非就是切蛋糕。

不过萧景云觉得,与其去切现有的蛋糕,倒不如去做大蛋糕,通过这种方式,逐步转移某些群体的视线,这样推行新政的效率就能提升。

其实像这些构想,萧景云不宜过早的讲出,但是眼前的处境不同,他需要搭上新政这个快车道,来争取到一个不错的位置。

在大魏逐步推行新政的过程中,于朝堂站稳脚跟,于暗中培植势力,这样才能逐步增强底蕴,不至于沦为旁人的棋子。

“只是开源谈何容易啊。”

王太岳轻叹一声,皱眉道“即便整顿税关,筹设便民铺,能够帮助到内帑开辟新财源,每年多几百万两银子。

看起来很多,可是根本就不经花。

不说陛下和内廷的常设开销,仅仅是戍守北疆的那些戍边军,每年所消耗的钱粮,都是笔不小的数额,窟窿太多了。”

初来金陵时,王太岳是信心满满的。

觉得自己构想的新政,必然能够帮助大魏改变。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有位置掌握的越多,知晓的越多,这种乐观的心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沉闷。





   第二百五十三章 论政(2)(2/2)

谁能想到啊,看似强盛的大魏,实则却是千疮百孔,稍稍出现些波折,都可能造成难以平复的危机。

或许不至于让大魏的江山倾覆,但此后的大魏必将动乱不断。

“开源的方式有很多,不止眼前这一种。”

萧景云微微一笑道“即便是整顿税关,砚兄难道觉得我大魏上下,唯有金陵才设税关或税局吗?

砚兄可知金陵税关,先前存在多少猫腻吗?

如果能在户部这边,单独筹设一个税关衙署,专司各地税关整顿,砚兄觉得每年能多增收多少税收?” ✸m.❋v❅o❋✫dtw.la

王太岳双眼微眯起来。

别看大魏治下商业不错,然却奉行着重农抑商的国策,这也使得大魏对待商税,其实是很宽松的。

只是这种宽松在萧景云看来,简直是一种浪费。

“如果我是砚兄的话,就将下一件清查,着眼于税关整顿。”萧景云继续说道“与此同时,在内帑这边开辟新的财源,据我所知,大魏盛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在西洋诸国十分受追捧吧?

而朝廷对待海事的态度,又是开开停停,这在我看来是不好的。

如果不想在朝引起争议,完全可以天子的名义,择良地筹建对外港口,允许西洋诸国的海商停靠,以内廷的名义展开贸易,不过却不能让内廷宦官插手此事,应交由相应的人才负责此事……”

萧景云讲的这些话,给王太岳打开一个不同的思路。

“倘若此事可行的话,那在明确此事时,还能对国朝的户籍制度,地方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啊。”

王太岳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前国朝治下的土地兼并,也是非常严峻的,这也导致不少人口流失,不是做了佃户,就是成了流民,这对地方安稳而言,本身就是不安稳的。

可要是能通过这种方式,将部分群体聚拢起来,让他们通过双手劳作,赚取能够养家的钱财,这非但不是朝廷的负担,相反是朝廷的助力。”

“砚兄说的没错。”

萧景云点点头道“开源这件事情,如果说能够做好的话,就可以起到一个支点的作用,把过去很多难以搬开的石头,逐一的撬开。

只要能撬开,那就有办法搬走他们。

对外开海的事情能做好,那顺势就能整顿各 地税关,而在做这些事情前,还能借势把河政的烂摊子解决掉,同时调拨相应的钱粮,将各地河政重新夯筑起来。

河政的事情解决,那先前的蓄势,就能集中到整顿税关上,与此同时,国朝完全能对别的层面,再挑选一个进行整顿……”

这是位大才啊。

王太岳的内心是难掩的激动,先前困扰他许久的难题,这一刻被彻底打开了思路,许多短期内无法解开的死结,就这样被打开了。

站在王太岳的角度,当前所处的高度,看到的东西,知晓的情况,远比萧景云要多的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恰恰是这般,也让王太岳必须要兼顾很多,他是想通过新政,好叫大魏社稷能够再度强盛起来。

“今夜与雨亭交谈一番,果真是受益匪浅啊。”

王太岳面露笑意,看向萧景云说道“依着雨亭之才,不该待在御史台,更该待在内阁,国朝能有雨亭这等大才,乃是国朝之福啊。”

“砚兄谬赞了,我不过是班门弄斧了。”

萧景云微微低首道“我讲的这些,不过是一些拙见罢了,究竟是否适合推行,这是谁都说不好的。

毕竟有很多事情,我并不了解。

说归说。

做归做。

倘若靠嘴上说说,就能把事情做好的话,那砚兄绝不会这般望而不动,我大魏所遇难关早就度过。”

别看萧景云刚才讲了那么多,不过其心中却清楚一点,想要将这些设想付出行动,必须要进行统筹协调,更要把握好时机。

毕竟对某些既得利益群体而言,他们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更不会坐以待毙的,一旦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失,势必是会反扑的。

这是很常见的。

就当前的态势来看,尽管萧景云想了很多,但是想把新政推行起来,背后要付出的努力有很多。

“走,我们去共饮几杯。”

王太岳笑道“今夜我要和雨亭不醉不归。”

有些人生下来,就是要做一些事情的,且要做的事情,注定是轰轰烈烈的,王太岳就是这样的人。

这一点萧景云是能看出的,不过萧景云也清楚,王太岳的背后承受的压力,远比他要想象的更大,毕竟倡导新政的人,会受到很多掣肘和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