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是大魏科举里的终考,是含金量最高的,是最讲究规矩的,寒窗苦读十余载,历经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的层层选拔,让一批批读书人前仆后继,为的就是能在殿试取得好名次,这样就决定你在以后仕途里的前程。
殿试只考策论,不考别的。
诸如四书、五经之类的考试,在过去的层层选拔下,该考的都考了,倘若真存在薄弱之处,也不可能连续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能够参加殿试者,皆是水准达到一定境界的。
围绕这一特殊的前提,殿试想要筛选的就是理念,看看谁在治理层面更优,这样才更具培养和提拔潜力。
毕竟想做大魏的官员,你不能光读书好,倘若仅仅靠着读书,就想治理好江山社稷,那朝廷就什么事情都别做了,单纯培养更多读书人岂不更好?
所以就有了策论。
这也使得一些会试中名次靠后者,按制参加殿试,并非没有实现逆袭的机会,只要能写出一篇好策论,一切皆是有可能得。
殿试没有结束前,一切都尘埃未定。
天还没亮,萧景云就早早的起床。
沐浴,更衣,焚香……
这些环节都不能少。
“礼部教授的礼仪规矩,真是够繁琐的,我等这是去参加殿试,又不是参加选秀,何须这般麻烦啊。”
“这你就不明白了,过去我等参加的科考,是大魏的官员负责监考,可是这场殿试,乃皇帝陛下驾临监考,规矩多一些是正常的。”
“人都到齐了吗?别耽搁了时辰,我等还要去排队呢。”
“应该都到齐了……”
在萧景云来到正门前,就听到各种议论声。
麒麟书院得中会试的贡士们,一个个身穿青衫儒袍,尽管起的很早,可是精神状态却是很好的,眉宇间流露着兴奋。
参加殿试前夕,今岁恩科会试得中的贡士们,都会到礼部学习礼仪规矩,为的就是不在殿试过程中,闹出什么啼笑皆非之事。
毕竟
科举本身就是一项政治行动,所以拿出这样的姿态在正常不过。
在参加殿试期间,存在着很多注意事项。
例如过去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中,你还能在科考期间去如厕,可是到了殿试就必须尽量避免。
毕竟殿试就考一天。
在此期间,你当着皇帝的面请求如厕,这印象实在太差了。
就算你的策论文章再好,那也会被扣除一定分数的。
想要做好大魏的官员,特别是在京为官,能抗饿,能憋尿,能憋屎,这些都是做官的必修课。
毕竟皇帝这等身份,都没有做出这些事情,你偏偏要做出来表现自己,这不是藐视皇权吗?
“诸生,以最高昂的斗志,去迎接你们的殿试吧。”
府门外站着的皇甫都,在一众书院管教和老师的簇拥下,看着眼前参加殿试的众人,微微一笑道“拿出你们最高的水准,去考出最好的成绩,不为别的,就为不辜负自己过去付出的辛劳。
我等就不送你们了,就在这里静候佳音,老夫相信你们,肯定能考出好成绩,能够名列前茅的。”
“谨遵院正教诲。”
萧景云、李克盛、陈子望、齐致中等一众学子纷纷作揖应道。
去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亲朋好友们还能去送送,然而到了殿试,此事就不要再想了。
殿试还没有开始,萧景云就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然而到了现在,除了适应没有别的。
毕竟殿试能决定你的命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11143/ 第一百七十九章 龙门开(2/2)
从所住府邸离开,一人乘坐一辆马车,在漆黑的街道上行进,尚被夜幕所笼罩的金陵城,不少地方都存在着火光。
这些都是参加殿试的贡士。
今岁恩科会试,朝廷录取罕见的831人,这也使得即将到来的殿试,注定会超出历届殿试。
来到礼部规定的区域,萧景云走下马车的那一刻,就见到大批的人在排队等待。
尽管人很多,可是却静悄悄的。
大魏殿试只考策论,所以应试者自黎明入,要经历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一系列繁琐礼仪,然后在大魏皇帝的旨意下,才会颁布策题,参加殿试的一众贡士,就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考试。
进入皇城之前,也会经历搜查。
不过搜查的重点,就不是夹带了,而是看是否携带危险品,毕竟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还敢夹带小抄的,那纯纯是找死。
就萧景云知道的情况,在大魏所设科举下,别的考试或许存在舞弊现象,可是到殿试这一层就没听过。
这要是被当众抓住,还是在大魏皇帝面前被抓,就不是简单的剥夺功名了,甚至还有可能掉脑袋。
“都把队伍排好,别乱。”
“到了地方,不要讲话。”
“要按礼部所定礼仪来做。”
排队进场的过程中,就能见到不少礼部低阶官员,来回的走动着,向参加殿试的贡士们低声提醒。
和过去参加的诸场科考不同,由于一只脚已经迈进大魏仕途,这也使得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明显能感受到与先前不同的态度。
温和很多。
和蔼很多。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事情。
毕竟谁也不清楚,在今岁的恩科殿试中,谁一定能得三鼎甲,谁一定能得二甲,要是今后同朝为官了,先前谁心里记点仇,那都是
官场嘛,大家都是和气生财。
按着大魏科举的常制,在殿试得中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需再经历一场朝考,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处先行观政,到时再决定委派何等职官。
大魏官场的潜规则很多,是留任京城为官,是外派地方为官,这就代表着不同的前程,所以很多暗箱操作的事情就会悄然而生。
作为今岁恩科会试的解元,萧景云排在队首,且是位左列之首,而其他九队队首,则分别对应会试第二到第十。
到了现在。
萧景云才算真正见到陆风、杨彬、杨凌、张栋、沈炼、王韶、李魁、卢山河等人,恩科会试前十中,萧景云就认识一个朱顺文。
这是他在杭州参加恩科乡试的同行者,此人在两浙路恩科乡试荣得第三,反倒是排第二的覃可文,在进京赶考的会试中落榜了。
这就是科举的残酷竞争。
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能得到好名次,不一定在会试、殿试,就一定能得到好名次。
毕竟很多事情是谁都说不准的。
等待了许久。
到了时辰,在礼部官员的唱名下,由萧景云他们带队,参加恩科殿试的一众贡士,便浩浩荡荡的走进皇城,前去皇极殿大广场,准备参加恩科殿试。
由于今岁的恩科殿试,录取的贡士太多,所以魏帝赵元启,特将殿试举办之地,定在了皇极殿。
走进皇城的那一刻,很多人都能感受到极强的威压,特别是一队队禁军将士分散各处,这让很多人都莫名紧张起来,而后经历赞拜、行礼等一系列繁琐的礼仪规矩,才在魏帝赵元启的示意下,由内廷大总管梁栋宣读旨意,这场万众瞩目的恩科殿试拉开了序幕。
https://www.vodtw.la/book/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