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魏贵婿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论道(2)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论道(2)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论道(2)(1/2)

“要是按雨亭这般说,其实赋役制度利弊改制,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赋役本身。”陈子望宛若顿悟般,猛然站起身来,在众人疑惑的注视下,看向萧景云说道。

“就像国朝定下的赋役制度,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内部存在盘根错节的关系,倘若只从赋役制度本身出发,去历数存在的利弊,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毕竟国朝的统治根基,是我大魏治下的诸路、府、州、县,如果只是去改变看得见的地方,却选择性的对那些看不见的隐患视而不见。

那么赋役制度的改制,就只是一场治标不治本的调整。

或许这会让国朝迎来短暂的改变与复苏,不过从长效去看的话,却是什么都没有改变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新的隐患。”

萧景云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刚才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要阐明一个事实,倘若想通过推行新政,继而铲除掉大魏的弊政和顽疾,就必须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通盘的考虑问题才行。

大魏的本质,就是小农思想下的自给自足经济,以此作为新政的起源,那么进行的改革无非是修修补补。

不能说这样的改革没有意义。

毕竟改革总比不改强。

然而在萧景云看来,倘若不能持续进行改变,持续推动生产力提升,大魏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

这就是历史周期律。

一旦土地兼并达到某种阶段,内部的矛盾和隐患持续爆发,统治阶层无法实现中央财政的安稳,自下而上的战争就不可避免。

萧景云为何要参加科举,而非选择揭竿而起?

实则是现在的大魏,处在一个王朝的统治中期,距离统治后期还有很长时间,既然是这样的话,他就要学会顺应大势。

今后的事情,今后再说。

眼下萧景云要做的事情,就是成为统治阶层的一份子,而非任人拨弄的棋子,他想成为执棋者!

围绕这一系列的大前提,萧景云觉得有效的传播自己的思想,为今后跻身仕途,不断向前进取夯筑根基,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烦请诸君起身,这个问题想要解惑,还需诸君的配合。”

萧景云收敛心神,撩袍站起身 ,环视眼前的众人开口道。

李克盛、陈子望、齐致中、赵成凤等一众得中举人,听到萧景云所讲,一个个面露疑惑的站起身。

“来,诸君请把手伸出来。”

“陈兄,你站到这里。”

“李兄,你来此处。”

小院内不断响起萧景云的声音。

这是要干什么?

在不远处观望的李虎,瞧见萧景云指挥着一众学子,不免露出疑惑的神情,下意识扭头之际。

却瞧见皇甫都、郑霸、司马玄、杜良、陈洪几人,不知在何时站在身旁,一个个流露出凝重的神情,这让李虎吓了一跳。

“拜见……”

“别说话。”

皇甫都眉头微皱的摆手打断,此刻他深邃的眼眸,直勾勾的盯着萧景云他们。

方才萧景云讲的那些话,李克盛他们提出的问题,皇甫都一行都听的很清楚。

了解的越多,皇甫都越是发现萧景云不凡。

“现在我等就代表着整个大魏。”

萧景云站在最里层,迎着一道道注视,面色平静道“第一次代表着中枢,第二层代表着诸路,第三层代表着诸府州,第四层代表着诸县,第五层代表着乡村,这就构建成一个体制完整的大魏国朝。

至于我,则暂时代表赋役改制。

刚才陈兄提出的问题,诸君都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赋役改制一旦推行,会给你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只要你们能理解其中暗藏的道理,那么就能参悟到陛下为何特召恩科,还是叫当朝次辅担任今岁恩科会试的总裁。”

手拉手的李克盛、陈子望、齐致中、赵成凤等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他们不知道的是,今天萧景云讲的这些,将会对他们今后造成多大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11143/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论道(2)(2/2)



“国朝现有的赋役制度,即便想要进行调整改变,也绕不开现有的体制和国情,毕竟这是一切的前提。”

萧景云伸出手来,搭在李克盛的肩膀上,“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中枢的名义,去向下进行传导,继而确保赋役改制,能够稳步的向下推行。

可中枢有司是怎样想的?

一场赋役改制,必然会牵扯到中枢财政与地方财政,一旦说因为这个变数,导致别的问题暴露出来,那中枢会经历什么事情?

所以在谋改的初期,还会牵扯到另一件事,即大魏吏治问题。

吏治究竟是清平,还是腐败,这在平日里是看不见的,唯有真正遇到问题,一些蛛丝马迹露出来,才能觉察到问题所在。”

李克盛、陈子望他们点头表示认可。

众人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仅仅是筹备推行的初期,诸君就会发现很多掣肘,那么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

萧景云继续说道“为确保赋役制度的调整,能够尽快的见到成效,可以选择一边解决中枢问题,一边对的对方进行渗透。

然而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必须要认真对待。

那就是国朝明发的政令,在我大魏诸路一级,究竟是绝对奉行调整呢?还是说阴奉阳违呢?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中枢财政与地方财政职权不清,这是大魏在立国之初,就形成的一个问题,为的是避免地方独大、藩镇割据的发生。

毕竟大魏一统江南之前,这里是诸雄并起的格局,我大魏太祖起于乱世,逐步南征北战,才创下大魏之基业……”

其实从萧景云决定通过科举,继而跻身大魏仕途,以达到自己谋划的事情,他就逐步的了解大魏整体情况。

或许这个过程很慢,然而却也是在一点点拼凑。

结合两次来金陵的经历,期间又遇到很多事情,萧景云发现大魏的国制,就是一个糅杂的国制。

这也让萧景云看出大魏的核心问题。

既然魏帝赵元启想要推行新政,那么这就能成为他腾飞的基础,只要能参与进这场新政变法,萧景云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这个萧家子,究竟藏了多少秘密啊。”

不远处站着的郑霸,此刻难掩惊疑的说道“透过一个赋役制度的利弊,竟然能延伸出这么多道理来,中枢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根结,中枢财权的问题,地方财权的弊政,吏治腐败的根由……

天啊。

老夫真的是不敢想象,此子倘若迈进大魏仕途,能够为大魏社稷做多少事情,倘若天子能重用萧家子,必然能成就一段佳话啊!”

“是啊!”

司马玄紧随其后道“用通俗易懂的话术,就指出我大魏地方制度的问题,倘若想通过新政,去铲除大魏滋生的弊政和毒瘤。

地方改制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可是正如萧雨亭所说的那样,地方改制牵扯很大,倘若没有充足的准备,就贸然做出相应的调整,必会给大魏造成动乱啊。”

“还有这个清查土地田亩。”

杜良双眼微张道“想要厘清国朝的赋役弊政,就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从我大魏立国至今,已有数十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查。

如果…老夫说是如果啊,真要是进行大规模清查的话,诸位觉得会有多少疮痍,会被暴露在世人眼中啊……”

萧景云由浅至深讲的那些,不仅对李克盛这些学子产生影响,对皇甫都、郑霸、司马玄这些大儒,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特别是对皇甫都而言,听到萧景云现在讲的这些,结合先前他所听到的话,他似乎看到萧景云今后要走的路。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这句评价在皇甫都心里生出,便久久的挥之不去,然而叫皇甫都觉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大魏固然出现一些问题,不能被称之为治世了,但是也绝对称不上乱世!

那么萧景云真要跻身仕途,对大魏社稷而言就是一场福报,甚至皇甫都觉得自家弟子王太岳,想要促成的谋改,能得到一位志同道合者。


https://www.vodtw.la/book/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