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凉了,用井水洗脸太凉,丁宁便索性每天早上进空间里洗漱完毕再出来。
丁妈早上会比丁宁早起一会儿,丁宁过到厨房,丁妈就已经过去了。
案板,菜刀,面粉,鸡蛋,热水全部都准备妥当。
每天都是同样的步骤,母女俩忙完天也亮了起来。
昨天酥皮板栗饼做的成功,丁妈准备今天再做一些酥皮绿豆饼,酥皮红豆饼。
酥皮板栗饼有两种口味,一种甜的,一种咸的,丁宁和铺子里的婶子们打听过,说镇上的点心铺里没有这种口味的点心。
铺子里工作的婶子们都是镇上的对于镇上的铺子都有些了解,她们说的话丁宁还是很相信的。
板栗饼镇上的点心铺里虽然没有,但红豆饼和绿豆其它点心铺里倒是有,所以味道一定要做好才行。
丁宁今天要和丁妈一起到集市去买红豆和绿豆,所以等丁爸起来后就让丁爸把点心搬到了板车上。
一家人一起出门,丁宁和丁妈去了市场买东西,丁爸则先去了铺子里。
丁妈小时候跟着丁宁的姥姥一起做饼,除了做饼以外,选材料她也是有参与的,到市场后母女俩就开始忙不停蹄的挑豆子。
两人一连走了好几家铺子,进去之后丁妈在里面挑挑拣拣的,都不怎么满意,丁宁对于这种事情不在行,只能在旁边静静的看着。
丁妈这个人平日里看着性格随和,但一做起食物就特别认真,尤其是现在要做的是她母亲从小就教她做过的饼,她更是选择了精益求精,不想砸了母亲的招牌。
两人又在市场里转了大半天,差不多把整个市场都转遍了,才在一家铺子里找到了品质好的豆子。
这家铺子店面不大,是一个老爷爷和老奶奶开的,说是老爷爷老奶奶其实两人也没那么大,应该就五十岁的样子,只是古人每日劳作,长相看起来会比较显老。
做生意的人普遍健谈,丁妈挑豆子的时候铺子里的老婆婆也在旁边帮着挑。
"这位夫人,你眼光真好,我们家的红豆绿豆都是我们在老家收的,我们村子里的红豆绿豆都是在我们铺子里卖的,村里人老实,这些豆子送过来的时候都是精挑细选过的,不好我不会放在铺子里卖的。"
"你们家豆子确实不错,老板娘你把红豆绿豆给我称十斤,我回去先用用,用的好下次还过来你这儿买。"丁妈挑了一会儿豆子,看豆子确实和老板娘说的一样,品质上乘,无论是颜色,大小还是色泽都非常好,便让老板娘直接给她称一些。
"夫人称红豆绿豆回去是熬粥用的吗?买这么多,回去可一定要保存好,放到干燥的罐子里面去最好。"老婆婆一边儿给丁妈称豆子,一边儿和她攀谈。
"我们家是开点心铺的,这些豆子是买回去用来做点心的。"
"哦,是开点心铺子的呀,夫人你放心,我们家的豆子质量好,做出来的点心肯定好吃,夫人到时候卖
买了红豆和绿豆后,丁妈又在铺子里买了些红枣。
拎着东西,丁宁和丁妈也懒得走路了,出了市场,叫了辆雇佣马车。
镇上有许多雇佣马车,这些马车一般都停在各个集市,市场,商业街或者的出口招揽生意。
丁宁选了一辆,外面看起来比较干净的马车和丁妈一起坐了上去,上车后和赶车的伙计说了点心铺的地址。
市场离丁宁家铺子所在的商业街不远,很快车子就到了。
车子停稳,丁妈先下了车,接着丁宁拿着在市场买的东西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中秋节过了也有几天了,铺子里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好了许多,刚到铺子门口,丁宁就看见铺子里有许多客人。
两人赶紧进了铺子,百灵,燕子,刘氏,徐二弟媳妇儿此时正忙活着招呼客人。
丁宁把东西往柜台后面一放,赶紧和丁妈一起去帮着招待客人了。
忙了一阵子,等客人少些的时候,丁宁和丁妈拎着早上在市场买的红豆,绿豆还有红枣去了后院。
后院厨房里有四个工人,都是三四十岁的妇人,此时正在厨房里忙着做点心。
西式点心是丁妈和丁宁一起做的,中式点心则是丁妈带着铺子里的工人在铺子里做的。
除了点心馅料是丁妈自己调的外,其它的铺子里的工人基本都能做了。
丁宁家做的中式点心,就是传统的点心,和镇上铺子里的点心都差不多。
不过丁宁在花样上做了改进,梅,花的,梨花的,谈桃花的,各种花样的点心都有,倒是也很受一些年轻女孩子的喜欢。
丁妈把买回来的红豆绿豆泡了起来,就跟着工人们一起忙活去了。
丁宁在铺子里的时候,就不用负责厨房里的活儿了,把东西帮丁妈送过去后,她就去了前面铺子里。
丁妈不在的时候,后厨是刘氏负责的,只不过今天铺子里人多,燕子她们招呼不过来,刘氏便也过来帮忙了。
原来铺子里没有上中式点心的时候,刘氏就是在铺子前面帮着卖点心的,干起来得心应手,倒是徐二弟媳妇儿,原来也在前面铺子卖过一段时间点心,当时干的也可以,只是后来进厨房呆了一段时间,现在业务都有些不熟练了。
铺子里最忙的时间段刚过去,丁宁也回来了,刘氏和徐二弟媳妇儿便重新去了厨房。
见铺子里的客人燕子和百灵能张罗过来,丁宁便去了柜台后面算账。
燕子和百灵都是年轻人,又是信得过的自己人,丁妈和丁宁不在的时候,便由她们帮着算账。
燕子和百灵都没读过书,当初学算账的时候着实是费了一些脑子的。
好在两个人虽然不识字,但脑子还算灵光,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也算是能上手算账了。
平时人不多的时候丁妈就会让她们帮着算算账,练习练习。
https://www.vodtw.la/book/5729/早上丁宁照例是被闹钟叫醒的,不过今天比昨天强一些,闹钟响了一遍,丁宁就起床了。
现在天气凉了,用井水洗脸太凉,丁宁便索性每天早上进空间里洗漱完毕再出来。
丁妈早上会比丁宁早起一会儿,丁宁过到厨房,丁妈就已经过去了。
案板,菜刀,面粉,鸡蛋,热水全部都准备妥当。
每天都是同样的步骤,母女俩忙完天也亮了起来。
昨天酥皮板栗饼做的成功,丁妈准备今天再做一些酥皮绿豆饼,酥皮红豆饼。
酥皮板栗饼有两种口味,一种甜的,一种咸的,丁宁和铺子里的婶子们打听过,说镇上的点心铺里没有这种口味的点心。
铺子里工作的婶子们都是镇上的对于镇上的铺子都有些了解,她们说的话丁宁还是很相信的。
板栗饼镇上的点心铺里虽然没有,但红豆饼和绿豆其它点心铺里倒是有,所以味道一定要做好才行。
丁宁今天要和丁妈一起到集市去买红豆和绿豆,所以等丁爸起来后就让丁爸把点心搬到了板车上。
一家人一起出门,丁宁和丁妈去了市场买东西,丁爸则先去了铺子里。
丁妈小时候跟着丁宁的姥姥一起做饼,除了做饼以外,选材料她也是有参与的,到市场后母女俩就开始忙不停蹄的挑豆子。
两人一连走了好几家铺子,进去之后丁妈在里面挑挑拣拣的,都不怎么满意,丁宁对于这种事情不在行,只能在旁边静静的看着。
丁妈这个人平日里看着性格随和,但一做起食物就特别认真,尤其是现在要做的是她母亲从小就教她做过的饼,她更是选择了精益求精,不想砸了母亲的招牌。
两人又在市场里转了大半天,差不多把整个市场都转遍了,才在一家铺子里找到了品质好的豆子。
这家铺子店面不大,是一个老爷爷和老奶奶开的,说是老爷爷老奶奶其实两人也没那么大,应该就五十岁的样子,只是古人每日劳作,长相看起来会比较显老。
做生意的人普遍健谈,丁妈挑豆子的时候铺子里的老婆婆也在旁边帮着挑。
"这位夫人,你眼光真好,我们家的红豆绿豆都是我们在老家收的,我们村子里的红豆绿豆都是在我们铺子里卖的,村里人老实,这些豆子送过来的时候都是精挑细选过的,不好我不会放在铺子里卖的。"
"你们家豆子确实不错,老板娘你把红豆绿豆给我称十斤,我回去先用用,用的好下次还过来你这儿买。"丁妈挑了一会儿豆子,看豆子确实和老板娘说的一样,品质上乘,无论是颜色,大小还是色泽都非常好,便让老板娘直接给她称一些。
"夫人称红豆绿豆回去是熬粥用的吗?买这么多,回去可一定要保存好,放到干燥的罐子里面去最好。"老婆婆一边儿给丁妈称豆子,一边儿和她攀谈。
"我们家是开点心铺的,这些豆子是买回去用来做点心的。"
"哦,是开点心铺子的呀,夫人你放心,我们家的豆子质量好,做出来的点心肯定好吃,夫人到时候卖
买了红豆和绿豆后,丁妈又在铺子里买了些红枣。
拎着东西,丁宁和丁妈也懒得走路了,出了市场,叫了辆雇佣马车。
镇上有许多雇佣马车,这些马车一般都停在各个集市,市场,商业街或者的出口招揽生意。
丁宁选了一辆,外面看起来比较干净的马车和丁妈一起坐了上去,上车后和赶车的伙计说了点心铺的地址。
市场离丁宁家铺子所在的商业街不远,很快车子就到了。
车子停稳,丁妈先下了车,接着丁宁拿着在市场买的东西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中秋节过了也有几天了,铺子里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好了许多,刚到铺子门口,丁宁就看见铺子里有许多客人。
两人赶紧进了铺子,百灵,燕子,刘氏,徐二弟媳妇儿此时正忙活着招呼客人。
丁宁把东西往柜台后面一放,赶紧和丁妈一起去帮着招待客人了。
忙了一阵子,等客人少些的时候,丁宁和丁妈拎着早上在市场买的红豆,绿豆还有红枣去了后院。
后院厨房里有四个工人,都是三四十岁的妇人,此时正在厨房里忙着做点心。
西式点心是丁妈和丁宁一起做的,中式点心则是丁妈带着铺子里的工人在铺子里做的。
除了点心馅料是丁妈自己调的外,其它的铺子里的工人基本都能做了。
丁宁家做的中式点心,就是传统的点心,和镇上铺子里的点心都差不多。
不过丁宁在花样上做了改进,梅,花的,梨花的,谈桃花的,各种花样的点心都有,倒是也很受一些年轻女孩子的喜欢。
丁妈把买回来的红豆绿豆泡了起来,就跟着工人们一起忙活去了。
丁宁在铺子里的时候,就不用负责厨房里的活儿了,把东西帮丁妈送过去后,她就去了前面铺子里。
丁妈不在的时候,后厨是刘氏负责的,只不过今天铺子里人多,燕子她们招呼不过来,刘氏便也过来帮忙了。
原来铺子里没有上中式点心的时候,刘氏就是在铺子前面帮着卖点心的,干起来得心应手,倒是徐二弟媳妇儿,原来也在前面铺子卖过一段时间点心,当时干的也可以,只是后来进厨房呆了一段时间,现在业务都有些不熟练了。
铺子里最忙的时间段刚过去,丁宁也回来了,刘氏和徐二弟媳妇儿便重新去了厨房。
见铺子里的客人燕子和百灵能张罗过来,丁宁便去了柜台后面算账。
燕子和百灵都是年轻人,又是信得过的自己人,丁妈和丁宁不在的时候,便由她们帮着算账。
燕子和百灵都没读过书,当初学算账的时候着实是费了一些脑子的。
好在两个人虽然不识字,但脑子还算灵光,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也算是能上手算账了。
平时人不多的时候丁妈就会让她们帮着算算账,练习练习。
https://www.vodtw.la/book/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