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准备对宋发动劫掠战争,情报最是重要。在蒙古的镇江司间谍非但没有撤回,反是越来越多。以蒙古间谍的水平,自是无力应对。曾经蒙古劫掠金国时,作为战利品掠回去不少汉人,间谍隐藏其中,神鬼不知。有的乔装成普通牧民,牧羊牧马,侦察蒙古军队调动。有的潜伏在各部落和斡难河,趁机打探内部动向。甚至有间谍潜伏了好几年,娶了蒙古女子,混进驿站。蒙古土地辽阔,通常百里不见人烟。铁木真在蒙古境内建立了许多驿站,由信任的蒙古家庭看守。蒙古所有军政大事都要通过驿站传递。传信有特殊密封保险,驿站人员没法直接接触消息内容。镇江司间谍没得到上面的指示,不敢打草惊蛇。但他们还是能通过驿站传递的次数和方向判断要发生的大事。蒙古十几万军队集结开始,镇江司就得到了准确情报。蒙古军队什么时间集结,在什么地方集结,有多少将士,有多少战马,将领是谁,基本都掌握了。
在蒙古向大宋进兵的同时,隆州城墙上飘扬起了大宋皇旗,赵盏到了东北路。军民听闻,士气大涨。部分百姓要赶去东北路帮忙对抗蒙古人。镇北军守住关口,劝返了百姓。表示官家有了对策,东北路足以应对,不准其他地方的百姓干预。所有人都准备好了,等着蒙古人来。铁木真知道东北路有三十多万精兵,是蒙古骑兵的巨大威胁。倍于己,用兵必须更加谨慎。局势艰难,不能再让宋朝增兵了。他分出两万人。一万人在云中牵制镇北军,使镇北军不能救援东北路。一万人在黄河对岸,与河西养马地的五万步军隔河相望,牵制西北军。十三万万骑兵主力部队分为十三个万人队同时进入宋境。边境线很长,兴安岭挡不住蒙古骑兵。长城那样的防御城墙,也不是三年五年能完成。蒙古骑兵攻城乏力,他们主要的劫掠目标就是没有抵抗能力的村镇。宋朝索性撤回边境所有步兵,分配到各个村镇负责防御。
大部分蒙古骑兵没遇见任何阻碍,顺利越过边境。曲出率领的万人队与十万大宋骑兵正面遭遇,战斗仅仅持续半个时辰,蒙古万人队全军覆没,曲出阵亡。战后,宋军骑兵不休整,追上了忽必来的万人队,忽必来单骑逃亡。蒙古眨眼间损失了两万人,铁木真还不知道。辛弃疾未分兵。镇江司再厉害,情报也不能比蒙古骑兵快多少。辛弃疾认为蒙古人会分多路攻宋,他却不能保证蒙古一定这么做。万一蒙古人合兵一处,兵锋直指隆州,威胁到了官家的安危怎么办?他的十万骑兵正挡在隆州之前,不敢稍有疏忽。等收到镇江司的消息,确定蒙古分兵,已经过了两日。时间紧迫,来不及重新部署。他率领十万人奔向边境,让蒙古两个万人队灰飞烟灭。随后,宋军骑兵也分成十个万人队,寻找蒙古骑兵。如果人数相差不多,战斗解决。如果没有把握,在地图上标记,派人暗中跟随,不可贸然攻击。尤其要寻找铁木真的大纛,一旦找到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323章 战争受挫(2/2)
队调查。在这个过程中,蒙古骑兵开始攻击村庄。有的调集了两个千人队打个二三百人的小村庄。这样的小村庄如何守得住?村中燃起狼烟,请求救援。蒙古人的马弓射程短,没法在神臂弩范围外发射。便紧急制造了简易盾牌,以抵挡弓箭。蒙古士兵举着盾牌,缓慢前进,到了范围内,弓箭手燃起火箭,射向木墙,想要引燃了木墙。根本没有效果。木墙哪是容易引燃的?稍有燃烧迹象,村民就从墙内泼水浇灭。见无法点燃木墙,蒙古人不得不强趟护村河。
木墙上的弓箭手让到两侧,一支身着红衣的部队举起了火枪。随着震耳声响,蒙古军队陆续有人倒下。神臂弩未必能对木盾后的士兵造成有效杀伤,火枪绝对可以。子弹击穿了木盾,射杀了执木盾的士兵。木盾一倒,丧失防御,神臂弩的弩箭就射过来了。蒙古人第一次与火器正面交锋。伤亡和巨大声响使蒙古军队乱作一团。勇敢的士兵顶着头顶嗖嗖的子弹和箭簇,拉弓回击。怎奈马弓射程不足,还是从低往高射,威力大减,根本没法形成还击。那些勇敢的士兵很快就阵亡了。胆小的士兵转身就跑,村中守军不追击,多数能逃得性命。参战的千人队损失过半。幸存的将士惊魂未定,多数将士认为该撤兵,重做打算。损失几百人,怎能随便撤兵?万人队长不承认失败,投入了新的千人队参战。村民和守村士兵躲在墙垛后,居高临下射击。蒙古人的损失虽大,但人数众多,仍是压到了木墙和木门。他们举起盾牌护住头顶,用铁锤破坏木墙。那个角度,火枪和神臂弩都不能发挥威力。蒙古军队破坏了一块木墙,没等挤进去,十几把长枪就刺穿了当头的几人。民兵用木盾护住要害,长枪抵在缺口处,蒙古人根本冲进不来。但木墙被破坏的多了,民兵不可能堵的完,迟早要被攻陷。如果被攻陷,所有人就撤回砖石搭建的避难所中。避难所格外坚固,蒙古人没有办法破坏。等到援军到来,内外夹击,蒙古人必败。这是保证性命和财产的万全之策。没等到民兵躲进避难所,见到狼烟的大宋骑兵就到了。骑兵短枪射击,蒙古人士气崩溃。被人包围的士兵肝胆俱裂,哪还有反抗的能力?何况,宋朝骑兵一万人一队,那些阵容不齐的几千人怎是对手?蒙古士兵进退不得,被困在护村河中。战场瞬间变成了屠宰场,求饶声,惨叫声不绝。尸体填平了护村河,将河水染成红色。
到此时地步,没人能隐瞒了。铁木真终于收到了准确的军报。他派出侦查的小队也带回了报告:蒙古骑兵尸横遍地,几支万人队损失巨大。至今没有攻破宋朝村镇,没能劫掠到任何财物。整个蒙古指挥中枢大惊。消息不可能出错。那几支万人队都做了禀报,与侦查小队的说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