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 第67章 前往燕京、宣府和大同

第67章 前往燕京、宣府和大同

   第67章 前往燕京、宣府和大同(1/2)

银行开业首日,吸收存款不多,合计也就十万余两,但朱瞻墡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

不过朱瞻墡还是发现了不妥之处,例如除了年存款,也应推出有月息的存款。这样虽然减少了存款的时间,但可以让百姓早日验证银行的信誉。

故此,朱瞻墡让兴业银行及时作出调整,推出月存款和相应的利率。后世,支付宝更是给出了日息,逼得银行也不得不紧跟时代的脚步。

银行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之后就是正常经营。

年后,朱瞻墡带着苏杞礼、白子琪,以及林掌柜推荐的同窗,曾文清,经运河,前往燕京。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银行培养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自然是在燕京设立分行。

朱瞻墡先来到镇江,这里也是长乐帮的总部所在地。石破天更是亲自带了十来人,听候朱瞻墡的差遣。

在镇江,朱瞻墡搭船,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到来通州。

在现代,通州已经是北京六环、七环之间,离北京城已经很近了。

朱瞻墡进了城,找到牙行,打听了燕京的地产情况。牙行不是牙医,他们是古代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

确实如乔老爷子所说,燕京大多数的地契,都在一神秘势力手里。

这神秘势力,其实就是东宫太子府。

朱瞻墡问牙商:“那西山呢?”

朱瞻墡为什么在意西山?因为很多明穿都说过西山有煤,且属于郊区。

牙商回答道:“西边多是荒山,地广人稀,官府衙门倒是没有怎么将山地注册成契。”

“哦,原来是这样。”朱瞻墡两眼放光芒。他指着牙行的地图说道:“那这里呢?”指的是昆明湖畔,万寿山山脚下。这里是未建的清颐和园的选址。

“这里倒是有很多农户,在湖边开垦种田,已有不少地契。”牙商如实答道。

“这里,到这里的地,我全要了。原本的农户想要继续耕种,我可收为佃户,他们除了交朝廷赋税的那一份,再交一成,作为物业,vushi,就是管理费用。”

牙商人眼睛同样一亮,这可是一笔大买卖,他估算了一下,说道:“这位客官,这可至少得二十万两银子。西山倒是花费不多,只需要在衙门上下打点,收取地价,即可注册地契。但是昆明湖畔,这些农户不一定愿意拿出地契。”

朱瞻墡摆摆手,道:“昆明湖这边,尽力而为。西山既然能拿下,那就尽早去注册文书。具体事项,你和我的掌柜细说。”

人尽其用,林书奇掌柜推荐的曾文清投效他已久,现在终于有事务交给他。他也将成为朱瞻墡在燕京的总掌柜。

朱瞻墡转头对曾文清说道:“曾先生,这买地之事,就全然拜托了。”

曾文清自然拱手应允道:“东家放心,在下一定将此事办妥当。”

在燕京呆了十多日,为银行选址,为雇来的工匠讲解银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后,朱瞻墡就从燕京出发,沿着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准备前往山西。

山西,即太行山之西,古称河东,即黄河之东。山西为太行、黄河相夹,乃山河襟带之地。

军都陉就是居庸关关沟。居庸关形势险要,为太行山与与燕山山脉的交界,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

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距离燕京不到百里,也就是五十千里,是燕京对北方蒙古的最后一道屏障。朱瞻墡行程不算快,三天到达了居庸关。

没有多做停留,又继续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7章 前往燕京、宣府和大同(2/2)

,过怀来,至宣府。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也就是后世的河北张家口,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被誉为“草原丝绸之路”、“草原茶叶之路”的张库大道的起点。

吕家皮革掌柜,吕伯方的长子,吕嘉茂早就在此等候,为朱瞻墡接风洗尘。吕嘉茂经常带队,进入草原,对草原近况了如指掌。

在宴席上,朱瞻墡见吕嘉茂的儿子,吕俊杰颇为出众,便问他愿意帮助他管理山西事物?吕俊杰年纪轻,但是父亲总是管着他,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

第二日,朱瞻墡带着吕俊杰继续西行,来到了目的地,山西大同。

大同是两汉明郡,北魏京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塞,为扼守晋、冀、蒙之咽喉,中原之藩屏,北方之锁钥。

从燕京到大同,朱瞻墡总共行了十三天,除了在宣府小做休整,全程可谓风尘仆仆,但并不觉得有多累。

朱瞻墡在这里,同样找到本地牙行,拿出煤炭,要求找到天然的煤炭矿区,并且有一处算一处,全部买下。这件事情,就交给了新人吕俊杰。

之后,朱瞻墡本打算经蔚州入紫荆关,再返回北京。这样,相当于把山西北部跑个遍。但是在交代完大同的事物后,朱瞻墡又决定原路返回。

是什么原因导致朱瞻墡改变主意的呢?

白子琪问苏杞礼:“殿下怎么愁眉不展?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苏杞礼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朱瞻墡其实听到了白子琪和苏杞礼的窃窃私语,但是他不好回答。

他在想什么?他其实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他那未出世的大侄子,被后后世谑地称呼为“大明战神”的朱祁镇,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这半个多月,他是完全沿着大侄子走的路,提前走了一遍。大同、宣府、居庸关,这几个重镇就摆在那儿,这一趟行程完全就在山西和河北境内。

因此,第六感,让他觉地土木堡之变这件历史事件有些不对劲。

大同、宣府的城墙比应天府金陵城的城墙还要高、要宽,是Judy老爷的丈人,中山王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的基础上,增筑而成的。

两座边关要塞,瓮城、月城、关城、城楼、箭阁、望楼、护城河、千斤闸一样不少,一应俱全。东南外更是筑建小城与土堡,与主城成犄角之势,拱卫主城。

而土木堡就在怀来,居于宣府和居庸关之间。

朱瞻墡坐着马车,从宣府回居庸关,慢慢走也不过二三日日的行程。两个重镇派出精骑,几个时辰足以能到达土木堡。

那么当土木堡之变发生时,几大军事重镇为何不去救援?又为什么不能截杀蒙古人。

有人会说,正是因为蒙古人杀过来了,所以朱祁镇才落荒而逃。

那按照这个逻辑,朱祁镇少年心性,出来就是为了打仗的。连雁代之地的门户都没过,就回去?那朱祁镇还是那个不知所谓,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天子吗?

如果非要说,大同、宣府被蒙古围城了,派不出人,那明史里可是明确记载了朱祁镇到达了大同,随后才启程返回的。这不说明大同、宣府根本没有接触到蒙古人,蒙古人也没傻到去袭击两个要塞吧?

可是蒙古人偏偏又非常精确的情报网,朱祁镇前脚刚走,后脚就围了大同、宣府,随后派兵追到怀来,截杀朱祁镇。

这也太巧合了吧。朱祁镇在自家的边境内晃荡一圈,蒙古人来了就给逮了。

当然,朱瞻墡不知道蒙古人是如何出兵的,他历史还可以,但是没有精确到具体的战争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