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 第1章 暴风雨

第1章 暴风雨

   第1章 暴风雨(1/2)

乌云

闪电

疾风

劲雨

大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五月。

突如其来的暴雨,将大明京师——应天府金陵城从头到尾浇个遍,然后悄然离去。金陵城的居民不以为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暴风雨而已,算不得什么。

朱瞻墡抬头看向窗外,天边挂着拱形的七色彩虹,听着东宫太子府内外皆在喊“双头兽来啦”啦,然后是一阵“哐哐”的敲锣声。

未来,彩虹是美丽的象征,风雨之后见彩虹更是成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现代的人们更是清楚,“彩虹”不过是一种光学现象:空气中的水滴折射、反射了太阳光,形成了拱形的“七色光”。

但魂穿中国古代大明朝已有七年的朱瞻墡,对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基础的了解。他发现彩虹在古人的眼里,不是一个“祥瑞”。相反,它在民间是能“吃水”的精怪,能吸干一处的水,然后再放出。所以人们在彩虹来临的时候敲击锅、碗等来“吓走”彩虹。

换而言之,就是百姓认为,彩虹的出现,意味着灾难。

正在朱瞻墡愣愣出神之际,一条戒尺就狠狠地打在他的胳膊上。

朱瞻墡“嗷”了一声,虽然看不见衣服下的皮肉,但一定出现了一道鲜红的印记。

打人的是东宫讲习戴纶,也是东宫众多皇孙的启蒙老师。品行自然是极为端正,为人刚正严厉,学识丰富广博,但毫无疑问,这样的老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

因为天地君亲师的规矩,朱瞻墡挨了一记,却不敢有丝毫的违逆之举。

他忍着疼痛站起来,双手作揖:“先生。”

戴纶收起戒尺:“知道为何警示五皇孙?”

“学生,神游了。”

戴纶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道:“既如此,五皇孙便说说神游到九州何地去了?”

朱瞻墡回答道:“回先生,不远,就在天边。”

“噗呲。”这是朱瞻墡同父异母的三哥,朱瞻墉。

戴纶回头瞪了朱瞻墉一眼,继续盘问朱瞻墡:“哦?天边。指的是那道彩虹?”

先生戴纶被三哥朱瞻墉的嗤笑惹出火气,朱瞻墡当然得老老实实地回答:“回先生,是的。”

戴纶见朱瞻墡规规矩矩,便将矛头彻底转向朱瞻墉:“彩虹。既如此,那便考考你们,何为彩虹?先请三皇孙先来说说吧?”

上一刻还在嬉皮笑脸的朱瞻墉立刻垮下脸来,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然后灵光一闪:“彩虹,彩虹者,彩虹屁也。”

此话一出,整个启蒙班都哄堂大笑起来。太子东宫的学堂里,不仅仅有适龄的皇孙,也有许多东宫幕僚的子女伴读。

“狗屁不通!”随后,戴纶又指着朱瞻墡的二哥,非嫡出的二皇孙朱瞻埈。戴纶问道:“二皇孙来说吧。”

朱瞻埈年长一些,读过一些杂谈,他回忆了片刻,说道:“宋,梦溪……沈括在书中言,虹……日中水影,嗯,日照雨,则有之。”

虽然回答得磕磕绊绊,但终归是给出一个答案,戴纶勉为其难地点点头:“嗯,虹霓,日旁气也,是常见的天文气象。”说着,他又看向朱瞻墡:“明白了吗?下次,不可被常见之事误了读书。”

朱瞻墡恭恭敬敬地再次作揖,又向朱瞻埈颔首,表示受教。

作为一个现代人,哪能不知道彩虹是什么?不过,也不能就此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在《淮南子·天文训》里,有:“虹霓,彗星,天之忌也。”

而戴纶所说的,出自《晋书·天文志》:“妖气,一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章 暴风雨(2/2)

虹霓,日旁气也,斗之乱精。”

只是这些,无不是在说彩虹是不吉利的。

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如何,江南秀美之都,距离京师应天府金陵仅500里的浙北杭州府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雷暴,冰雹,烈风,雨水滂沱。

电闪雷鸣,狂风四起,掀起钱塘江滔天江潮。

水漫金山,不是白娘子救夫的神话故事。怪异迅猛的天灾,短短数个时辰便毁杭州府房屋良田无数,百姓伤者、陷溺者不计其数。

杭州府的灾难也正印证了百姓和古代文人通过彩虹对天灾判断的准确性。

挨到了放学,朱瞻墡得和哥哥妹妹们一起,先去拜见母亲,也是太子妃张氏。见完母亲,他们才获得自由时间。

当然,这个自由时间的前提是完成老师戴纶布置的功课。

小孩子是有很多不便利的,朱瞻墡已经这样,住在太子府七年了,也被关七年,一次上街的机会都没有。

而大哥,作为皇长孙的朱瞻基却是非常地潇洒。已经十五的他,这个时候正陪着永乐皇帝,也就是他们共同的爷爷朱棣,巡游北方,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按照历史来说,朱瞻墡是没有任何机会登上皇位的,当然, 朱瞻墡觉得自己也没这个念头。

皇帝可不好当,大哥朱瞻基刚上位,就要面对叔叔朱高旭的造反,在位兢兢业业十年,却获得了一个“促织天子”的称号。

想起就甚是可笑。

这班没骨气的满清文人编创的史书,太能抹黑明朝了。

可是,不当皇帝,就只能当圈在藩地里的王爷。那和现在在东宫太子府里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大一点的牢笼罢了。

朱瞻墡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没人知道,可能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目前,他的主要心思,是想着如何让皇帝,也就是爷爷永乐朱棣,将他的藩属划在琼州或者两广之地,离权力的中心,越远越好。

对于古人来说,越靠近赤道和两级,生存条件越恶劣。古代的海南和广州也是如此,一直以来都是官员被贬、被流放的首选之地。

被贬谪至海南岛的苏轼曾言:“食无肉,出无友,居无屋,病无医,冬无炭,夏无寒泉”。

也只有来自后世的朱瞻墡明白,从两广之地独出的香港,是东方之珠。香港岛北可上中日朝,南可下东南亚各国,在大航海时代直至现代,对于中国来说,都十分的重要海上明珠。

但是,以目前的社会生产力,想要开发两广和海南岛是极为困难的,解决不了的就是瘴气和蚊虫肆虐导致的疟疾。

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是来自南美洲的金鸡纳树,不需要精准提炼,直接吃树皮就能治病退烧。欧洲人也是依靠这个,克服了疟疾,才能肆无忌惮地在地球各个地方开展殖民统治。

朱瞻墡回到自己的别院,院门口站着的是照顾他起居的老太监苏境。

老太监苏境见他的小主子回来,毕恭毕敬地接过朱瞻墡书包,说道:“皇孙可先完成先生的功课,太子爷刚刚派人来吩咐,今日回府用膳,到点了会有人传信,过去用膳。”

“诶,好的,大伴。”朱瞻墡点头应道。老太监苏境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好,是母亲太子妃亲自挑选的,用来照顾朱瞻墡的日常起居。

老太监说不上是一个能人,但是在曾祖父朱元璋在世时,就已经入宫,更是经历过靖难之役。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就算没被嗜杀的爷爷朱棣清理掉,也应该被驱逐,怎么会辗转来到东宫太子府?

这是朱瞻墡心中对老太监苏境的身份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