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帝真的相信小定王么,其实也未必尽然。只不过而今天下大乱,朝廷已经对地方彻底失去了掌控。各方的流寇势力强大,如唐小宝占据福建之地,其实算得上是小的了。
圣帝已经走投无路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圣亡国只是弹指间的事。一旦有流寇打过来,京城能否守得住都是个未知数。
如今能打的,朝廷也只剩下小定王了。
小定王确实是不世出的人才,坦白说怕就连唐小宝,在战场上放开手脚的话,也不是小定王的对手。
只因为小定王每次出征都是被牵制住了,圣帝一方面希望小定王能够为自己打天下。另一方面,又害怕小定王势大难制。毕竟,小定王也是有着皇家血脉。他若是心生异心,随时都有取自己而代之的可能性。
可此时的圣帝再也顾不得其他了,他甚至于对着小定王跪了下来“皇弟啊,而今这天下已经乱了。朕死后,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你与朕一样,都是皇家血脉。朕今日把大内禁军都交给你,希望你能够平定这天下,救社稷与危难之中。若是你能收复被流寇们占据的失地,朕愿意与你共分天下。”
其实,作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北凉,其战斗力无疑是可怕的。可是,上次边关一战,小定王差点击败北凉国王。只因为,圣帝的一道圣旨将自己调了回来。
而且小定王出兵的粮草是被朝廷所控制的,这使得他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之中。否则,以小定王的能力,击败北凉是很简单的事。
比如说西川国王慕云天兵进中原,差点打到了京城。就是小定王麾下大将张增,在大同阻住了西川敌人的进攻。当然,唐小宝的天权军也帮了大忙。
在唐小宝看来,中原大乱也是我们中原人的事。你一个异族想插手中原的事,那就不好意思了。
我们就算是帮着朝廷,也得把你们西川给打跑。这关乎与,民族尊严的事。
内部矛盾内部解决,我们出了个昏君,那就推翻这个昏君。而不是,由你们几个异族,想统制我们中原。
所以唐小宝冒着极大的风险,让天权军北上大同,协助官兵抗敌。至少还算是完成了任务,终于把西川人击败。他们的国王慕云天,狼狈逃回了西川。
小定王看着跪在地上的圣帝,心中五味杂陈。他何尝不知道这天下要完了,有时候小定王真的恨自己。
恨自己为什么生在帝王之家,小定王的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实属不易,而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身为一个王爷,他不甘平庸。可是,他也不能过于优秀。
之前先帝在位的时候,就有不少臣子举荐太子之位理应由小定王继承。可先帝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长幼有序的观念,古人认为次子继承大统是祸国之兆。即便是长子再平庸,一般也会选择由长子继承皇位。
到了后来,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观。鉴于前朝的亡国经验,历代帝王这才发现太子之位有德者居之。而不是,非得由皇长子继承。
先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圣帝为太子,只是让小定王辅佐圣帝治国平天下。
在长幼等级观念的熏陶下,小定王倒也没有什么怨言。可圣帝不这么想,小定王太过优秀了,这让圣帝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可是朝廷一方面还要仰仗着小定王作战,所以圣帝并没有动他。只不过,在重用小定王的同时,处处打压。
圣帝身边的贴身太监陈公公洞察一切,所以他平日里就喜欢与小定王作对。表面上,圣帝雷霆震怒屡屡斥责陈公公,实际上圣帝心中很是喜欢。不然,也不会把一个寂寂无名的太监陈德贵,一路提拔成了大内总管。
大内总管,是对中国古代负责皇帝饮食起居,銮舆侍卫,总管太监,宫女的官员的一种统称,并非正式的官职,并且在不同的时期,这些职务还有着不同的分属与称谓。
秦汉时期,负责管理这一职务的是九卿之中的少府寺、太仆寺以及卫尉卿,少府负责管理内廷宦官,太仆府管理皇帝的车马,卫尉负责皇帝的安全。但这些都只是名义上的,而这一职务的实际担任者却是中常侍,通常是皇帝身边的宦官。
唐朝时设立内侍省,负责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廷,内库出纳和照料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长官为内侍监、内侍和内常侍,也多由宦官担任。
尤其是到了晚唐时期,太监的权利极大。甚至于,有废立皇帝的能力。
而大圣王朝的大内总管陈德贵,则深受圣帝宠信。此人巧言令色,能够揣摩上意。陈德贵总能揣测到圣帝的用意,所以他故意和小定王作对,甚至于暗中使绊子。
圣帝自然大喜,终于找到了个能克制小定王的人了。表面上圣帝对陈德贵不满,实际上暗中屡屡升官,最终做到了大内总管的位置。
就连最近得宠的赵才人,都不敢轻易地得罪陈德贵。转而,赵才人和陈德贵结成了新的联盟。
如今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小定王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陛下放心,臣弟就算肝脑涂地,也要保住咱们的江山社稷。”
圣帝闻言大喜,这才站起身来“朕愿与皇弟,共富贵也!”
小定王无法知道圣帝的真实意图,不过他也知道国运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圣帝能够放权,将京城十万禁卫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这让小定王瞬间有了底气。
小定王手里能打的军队也就始终保持在五六万人的样子,不是他不想扩充兵员,这会犯了圣帝的大忌。
仅仅靠这五六万人,想平定天下所有的流寇,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也是为什么小定王平定了一地之后,这个地方没多久很快又会滋生出另外一支流寇队伍来。天灾人祸官员盘剥之下,百姓们往往都是一呼百应。
圣帝真的相信小定王么,其实也未必尽然。只不过而今天下大乱,朝廷已经对地方彻底失去了掌控。各方的流寇势力强大,如唐小宝占据福建之地,其实算得上是小的了。
圣帝已经走投无路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圣亡国只是弹指间的事。一旦有流寇打过来,京城能否守得住都是个未知数。
如今能打的,朝廷也只剩下小定王了。
小定王确实是不世出的人才,坦白说怕就连唐小宝,在战场上放开手脚的话,也不是小定王的对手。
只因为小定王每次出征都是被牵制住了,圣帝一方面希望小定王能够为自己打天下。另一方面,又害怕小定王势大难制。毕竟,小定王也是有着皇家血脉。他若是心生异心,随时都有取自己而代之的可能性。
可此时的圣帝再也顾不得其他了,他甚至于对着小定王跪了下来“皇弟啊,而今这天下已经乱了。朕死后,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你与朕一样,都是皇家血脉。朕今日把大内禁军都交给你,希望你能够平定这天下,救社稷与危难之中。若是你能收复被流寇们占据的失地,朕愿意与你共分天下。”
其实,作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北凉,其战斗力无疑是可怕的。可是,上次边关一战,小定王差点击败北凉国王。只因为,圣帝的一道圣旨将自己调了回来。
而且小定王出兵的粮草是被朝廷所控制的,这使得他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之中。否则,以小定王的能力,击败北凉是很简单的事。
比如说西川国王慕云天兵进中原,差点打到了京城。就是小定王麾下大将张增,在大同阻住了西川敌人的进攻。当然,唐小宝的天权军也帮了大忙。
在唐小宝看来,中原大乱也是我们中原人的事。你一个异族想插手中原的事,那就不好意思了。
我们就算是帮着朝廷,也得把你们西川给打跑。这关乎与,民族尊严的事。
内部矛盾内部解决,我们出了个昏君,那就推翻这个昏君。而不是,由你们几个异族,想统制我们中原。
所以唐小宝冒着极大的风险,让天权军北上大同,协助官兵抗敌。至少还算是完成了任务,终于把西川人击败。他们的国王慕云天,狼狈逃回了西川。
小定王看着跪在地上的圣帝,心中五味杂陈。他何尝不知道这天下要完了,有时候小定王真的恨自己。
恨自己为什么生在帝王之家,小定王的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实属不易,而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身为一个王爷,他不甘平庸。可是,他也不能过于优秀。
之前先帝在位的时候,就有不少臣子举荐太子之位理应由小定王继承。可先帝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长幼有序的观念,古人认为次子继承大统是祸国之兆。即便是长子再平庸,一般也会选择由长子继承皇位。
到了后来,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观。鉴于前朝的亡国经验,历代帝王这才发现太子之位有德者居之。而不是,非得由皇长子继承。
先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圣帝为太子,只是让小定王辅佐圣帝治国平天下。
在长幼等级观念的熏陶下,小定王倒也没有什么怨言。可圣帝不这么想,小定王太过优秀了,这让圣帝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可是朝廷一方面还要仰仗着小定王作战,所以圣帝并没有动他。只不过,在重用小定王的同时,处处打压。
圣帝身边的贴身太监陈公公洞察一切,所以他平日里就喜欢与小定王作对。表面上,圣帝雷霆震怒屡屡斥责陈公公,实际上圣帝心中很是喜欢。不然,也不会把一个寂寂无名的太监陈德贵,一路提拔成了大内总管。
大内总管,是对中国古代负责皇帝饮食起居,銮舆侍卫,总管太监,宫女的官员的一种统称,并非正式的官职,并且在不同的时期,这些职务还有着不同的分属与称谓。
秦汉时期,负责管理这一职务的是九卿之中的少府寺、太仆寺以及卫尉卿,少府负责管理内廷宦官,太仆府管理皇帝的车马,卫尉负责皇帝的安全。但这些都只是名义上的,而这一职务的实际担任者却是中常侍,通常是皇帝身边的宦官。
唐朝时设立内侍省,负责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廷,内库出纳和照料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长官为内侍监、内侍和内常侍,也多由宦官担任。
尤其是到了晚唐时期,太监的权利极大。甚至于,有废立皇帝的能力。
而大圣王朝的大内总管陈德贵,则深受圣帝宠信。此人巧言令色,能够揣摩上意。陈德贵总能揣测到圣帝的用意,所以他故意和小定王作对,甚至于暗中使绊子。
圣帝自然大喜,终于找到了个能克制小定王的人了。表面上圣帝对陈德贵不满,实际上暗中屡屡升官,最终做到了大内总管的位置。
就连最近得宠的赵才人,都不敢轻易地得罪陈德贵。转而,赵才人和陈德贵结成了新的联盟。
如今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小定王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陛下放心,臣弟就算肝脑涂地,也要保住咱们的江山社稷。”
圣帝闻言大喜,这才站起身来“朕愿与皇弟,共富贵也!”
小定王无法知道圣帝的真实意图,不过他也知道国运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圣帝能够放权,将京城十万禁卫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这让小定王瞬间有了底气。
小定王手里能打的军队也就始终保持在五六万人的样子,不是他不想扩充兵员,这会犯了圣帝的大忌。
仅仅靠这五六万人,想平定天下所有的流寇,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也是为什么小定王平定了一地之后,这个地方没多久很快又会滋生出另外一支流寇队伍来。天灾人祸官员盘剥之下,百姓们往往都是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