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土地改革(1/2)
朱标来此寻找朱橚的目的,本来就是遇到了麻烦,想要让朱橚帮着自己拿主意。
此时听到朱橚这般询问,自然没有任何犹豫便将心中的烦恼说了出来。
“五弟,你在开封府上让农庄将和辣椒的种子和种植方法无条件地交给百姓这事儿,你还记得吧?”
朱橚有些摸不着头脑地点了点头,难道朝堂之上的烦心事还和自己做的这安排有关不成?
可是自己当时安排这件事的出发点可是完全出于好意啊,又如何能够令得大哥烦心?
朱标见着朱橚的反应,顿了顿接着道。
“种子已经传播到的地方,民众之间总有怨声。”
“认为既然大家都是第一次种植这种作物,朝廷便应该适当的减缓赋税。”
“毕竟大家皆是无法保证第一次种植这作物的产量。”
听到这话的朱橚微微皱了皱眉,而后坚定地摇了摇头。
“大哥,不可。”
“若是因此而减缓赋税的话,种子还未传播到的地方,那些百姓的赋税是否也要减缓?”
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公平的问题。
大家都是农户,没道理因为你种上了和辣椒,就能比我们少交粮税啊。
“即使是将所有人的赋税都暂时减缓了,等百姓们习惯之后,我们又如何将赋税提回来?”
降下去容易,提回来却是一件难事。
等百姓们都习惯少量赋税之后,突然之间朝廷下令赋税增长,哪怕是增长到下降之前的数目,百姓之中也一定会有埋怨。
到时候假如有心之人从中作梗,在百姓之中用言语蒙骗激化矛盾,又当如何摆平局面?
朱标低头沉思片刻之后,微微颔首,对于朱橚的观点也表示赞同。
然后便接着道。
“还有一事便是,那些和辣椒的种子和种植方法从开封传出来,本身也是需要时间的。”
“但是近日朝堂之上总是有声音传出,认为皇室对于开封府过于偏心了,毕竟最先种植的是开封府。”
朱橚一愣,倒是没想到朝堂之上这些人居然会以这个理由发难。
那不是废话吗?就是自己最先在开封府发现的,不在开封府种植去哪种植去?
提出这问题的人,明显就不是觉得皇室偏心开封,而是认为父皇偏心他朱橚才是吧。
不过,朱橚对此倒是没有发火,而是反问道。
“那他们认为应当如何?”
朱标看着朱橚的反应放心了几分,而后道。
“许多朝臣认为,既然种子都是开封向外扩散铺开的,不如将开封的农庄扩大几倍,专门用于种植和辣椒,而后分出种子来。”
听到这个解决方法之后朱橚一愣,心道。
“好家伙,这帮货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啊!这出钱出力的事情,全放到开封府上,压自己头上来了?”
朱标说完之后,他自己都觉得朝臣提出来的这个法子有点过分了,轻啐了一口。
要知道,朱橚可是一直依靠着自己府上的那些产业和大明商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00章土地改革(2/2)
收成来养着农庄和其中的农户的。
若是再将农庄扩大几倍,光是招来的那些农户如何养得起?
这回,不等朱标询问自己的意见,朱橚便道。
“大哥,开封府传出来的种子不少了吧?如今覆盖我大明国土也有十之六七了吧?”
“如此的话,今日我便书信一封,命令开封将向外传播种子的事情停了。”
“若是想要种植和辣椒的,就像别的地方去讨要,不然就不要种植就是了。”
“并且,日后若是还有什么作物的话,我也必然不会像现在一般免费的交给大家了,若是想种,就拿钱买种子。”
自己好心好意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结果还养出来只想着不劳而获的蛀虫来了。
土豆、玉米以及那么多海外的作物,现在大明可是都没有的。
这些利己的朝臣,惹怒了朱橚,也算是把路走窄了。
朱标听完,也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朱橚做的确实也已经够多了,没理由再要求朱橚什么,确实是朝臣之上某些人的做派有些难看了。
“不过大哥.”
正沉思的朱标听朱橚唤自己,立马抬起头来,想听听看朱橚还有什么见解。
“大哥,之所以百姓们能够提出来赋税的问题,或许我们大明的赋税制度真有问题。”
朱标有些没明白,就这赋税制度,还是父皇在前朝的赋税比例上已经削减了很多的结果,有什么问题吗?
只听朱橚接着道。
“若是收成好的时候,这些赋税百姓们自然供给得上。”
“但是若是遇到洪涝或是干旱等天灾,百姓家庭交完赋税之后,便入不敷出了。”
朱标听完正色地点了点头,这一点之前确实正如朱橚所说。
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大哥,我们现在是按人头收取赋税,若是改成按家庭来征收的话,百姓的赋税压力便要少上许多了。”
如此一来,百姓们之间就不会再像之前一般,因为没钱便放弃嫁娶。
即使是没钱,娶了媳妇之后生了子嗣,便相当于有了劳动力,可以减轻家庭赋税的负担。
这也算是朱橚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主张建议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
待朱标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之后,朱橚接着道。
“其二,为防止地方豪强强占百姓土地,我们也应当适当将一些百姓的土地改为私有制。”
“并且,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也均改为合并征收银两,并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即使豪强们有心思强占土地,也根本夺不开按亩征收的税款,还是要掂量一二。”
待朱橚一番话说完,朱标立马赞同地点了点头。
“五弟,你这方法甚好,百姓定能长治久安。”
“待我回宫出列好详细条陈之后,便去拿给父皇过目,然后马上颁布下去。”
谁能想到,朱标仅仅是因为和辣椒的事情找到朱橚。
不到半个时辰,朱标竟然已经决定在朱橚的建议之下实行土地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