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1/2)
眼见武将们一个个都不吭声,文臣们更是如打了鸡血一般
“难不成你们当中就没人能作出诗句来么?”
这一下子,可将武将们的情绪给点燃了
“谁说我们无人的?来来来,萧贤侄作一首诗来,给这群酸文人瞧瞧!”
“莽夫!如此粗鄙简直有辱斯文!!”
文臣们也是毫不退让,双方皆是针尖对麦芒,吵得不亦乐乎。
景平皇帝静静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
对于眼前的情形,丝毫没有阻拦之意。
兵部官员听闻武勋们推了萧子澄出来,心中更是不忿,当即便有人站出来
“我先来!!”
只见那侍郎端着酒杯起身,在帐中踱步缓行
“跃马沙洲自横枪,将军大漠”
他几乎每走一步,便有一句诗词作出,诗中立意高远,颇有边塞之风。
“好!好一句将军大漠啸风张!!”
“王侍郎所作之诗,道尽心中报复,真乃佳句也。”
一首诗毕,王侍郎颇为只得的看向萧子澄,笑眯眯道
“我作完了,在下便静待萧爵爷佳作了。”
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不少不熟悉萧子澄的武将,纷纷在心中捏了一把汗。
即便是李景隆也不得不承认,王侍郎所作的这首诗,的确算的上佳作。
他不由看向萧子澄,那表情仿佛再说,贤侄我等武将的脸面,就全靠你了
萧子澄有些哭笑不得,先前他提议作沙场诗,便是想要替武将们找回一点优势。
毕竟纵观流传道后世的诗词中,武将所作的沙场诗数量也不少。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南宋名将岳飞所作的满江红。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周这群武将当中,竟然没有一人会作诗的
最终竟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眼见萧子澄半天没有动静,邓建却是忍不住开口道
“萧爵爷,你莫不是作不出来?”
一边说着,邓建一边将目光投向三皇子所在方向。
见三皇子朱雍并没有制止的意思,这才放下心来,继续说道
“当日江缘书院诗会,萧爵爷可是三首诗技压群雄,怎得今日却畏畏缩缩。
难不成真如看客所说那般,当日诗句乃是萧爵爷重金买的?”
邓建这番话不可谓不恶毒,要知道江缘书院背后站着的,正是景平皇帝。
江缘书院不光有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更多的乃是替景平皇帝筛选士子。
当日萧子澄在江缘书院一鸣惊人,虽然后来因为时疫的原因,复赛到今日也没有举办。
但萧子澄当日所作诗词,早已被江缘书院呈交至景平皇帝御案之上。
换句话说,方才邓建那番言论,相当于直接给萧子澄扣上一顶欺君的帽子。
众文官闻言,皆是眼中一亮,不由神色不善的盯着萧子澄。
朝堂中文武之争,已经延续多年。
到了景平这一朝,文官好不容易占了上风,自然不能作视武勋有翻身的机会,更何况萧子澄的崛起速度,着实令他们有些心惊肉跳。
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九十一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2/2)
不到一年时间,他便从一个人人喊打的纨绔恶少,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山城子爵。
最令他们在意的是,景平皇帝事先没有将此事拿到朝堂上讲明。
而是圣心独断,直接单方面宣布了萧子澄封爵,一门两爵何等荣耀,却是落在了武勋一方。
不光如此,所有人都能看出,景平皇帝对萧子澄另眼想看,可谓是简在帝心、
再任由其发展下去,难免会成为武勋集团新的领军人,到那个时候,眼下的大好局面怕是要一去不返了。
这让文官集团感受到了威胁,今日能够借此机会将萧子澄搞掉,又何乐而不为呢?
“邓贤侄所言虽有捕风捉影之嫌,却也不无道理。
山城子你还是速速作来,以自证清白,否则纵使君子不唱流言,我等也不得不信了。”
从宴会开始一直沉默示人的杨易行,淡淡开口。
这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萧子澄身上。
李景隆等人不由为萧子澄捏了一把汗,甚至他们开始隐隐后悔,将萧子澄推到这风口浪尖之上。
邓建冷眼看着萧子澄,却没有继续说话,虽然他恨极了萧子澄,却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杨党中人见老大都开口了,纷纷出言造势
“山城子切莫自误,还是速速作诗罢。”
“没错,若你再作不出,我等便要弹劾你欺君之罪了!”
文臣们一时间群情激奋。
我擦,都冲着小爷来了是么?真以为吃定我了?
萧子澄冷哼一声
“谁说我作不出了?不想打击你们罢了,一个个还都喘上了?
一会儿我若是作出来了,今后有本爵在的地方,都给夹着尾巴!”
萧子澄嚣张的态度,惹得一众文官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
而这一切,萧子澄似乎都没有看到一般,端起酒杯长身而起,漠然看向众文官
“都扯起耳朵听好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第一句诗念出来的时候,皇帐内的声音顿时小了不少。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萧子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皇帐内众人也跟着念了起来。
龙椅之上,景平皇帝心中咀嚼着萧子澄所作诗句,眼神逐渐明亮起来。
杨易行也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萧子澄竟然真的有如此诗才。
众武将也有些发懵。
李景隆长舒一口气,心有余悸的看向萧方智
“我就说澄哥能行,这臭小子惯会藏拙。”
萧方智回了他一个僵硬的笑容。
方才杨党发难,那么大一顶欺君的帽子扣下来,萧方智差点一口气没导上来
相较于其他人来说,朱瑱反倒是最为镇定的一个。
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潜意识里便认为,没有什么是萧子澄不会的。
三皇子朱雍目光灼灼的盯着萧子澄,更是给邓建投去一个警告的眼神。
而萧子澄,终于念出了最后两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