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对症下药(1/2)
君歌笑起“只是死了三天而已,又不是化成了灰。”她拍了拍手心的灰,“先让金大人看看刘乐思的情况吧,晚点我自会去京兆府取指纹。”
刘乐思的情况不容乐观。
金十三尚未靠近,便觉得他浑身上下,都散着将死之人才有的死气,一下便紧了眉头。
她蹙眉,带好手套面罩,将锦被掀开。
刘乐思如前日一样昏睡未醒,胸口上下沉浮,呼吸很困难。
君歌刚想上前,却被苏辰抬手,拦在了里屋外面。
“尚未出阁,避避嫌。”他面无表情,冷冷瞧着君歌,从头到脚都写着不接受反驳。
“又不是没见过。”君歌脱口而出,“痕迹检验是要学特征的……”
她话没说完,苏辰侧过身,双手抱胸,直接把她的视线全部卡死。
苏辰“口渴。”
君歌愣了一下,诧异的看着他。
“我,口渴。”苏辰那双凛冽的黑眸,自上而下的瞧着她。
没什么表情的面庞,配上这莫名其的一句话,让君歌略显迷茫。
她无奈咂嘴,转身摆了下手“等着。”说完,浑身都写着嫌弃,迈出了东厢房的门槛。
但苏辰的目光始终睨着她离开的方向。
“金大人,痕检还需要看身体学特征?”
金十三顿了下手,故意道“是啊。就像是我们学仵作的一样,一般看过的,要么是不会呼吸的,要么都成了家属。”
她瞄了苏辰一眼,看着他面色不佳,觉得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便专注在刘乐思身上,不再说话。
只有苏辰,脑海中总是反反复复地琢磨着那句学特征。
越是想着,越是窝火,越是想问问她,她说的特征,到底是哪个特征,又看过多少人的特征,记住了多少。
他抬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觉得自己八成是积劳成疾,疯了。
在六扇门两个月,君歌对苏辰的习惯已经摸得了如指掌。
灶房里恰好有凉白开,她随手拿一只茶盏满上,眼角的余光瞄见了煎药的药罐,里面药渣未倒,一旁用石子压着张药方。
她伸手试了下温度,仍有余温。
她拿起一旁压着的药方,看着那温热的药渣,随便拨弄了几下。
天光大好,君歌却僵在那里。
她对照着那张方子看了个遍,又将内里被煎得发黑的银杏果与白芷片夹了出来。
君歌愣住了。
方子上没有这两味药啊!
没有白果,亦不见白芷。
捧着手里已经煎得极软的两味药材,君歌转身,在那个倾倒药渣的破箩筐里翻找了一阵。
她又捏出了几颗白果,摘出来几片白芷。
她忙转身往外走,瞧着等在堂室门口的刘家父母和老仆,上前问道“平日里是哪位负责煎制少爷的汤药?”
刘母和老仆对视一眼,都点了下头。
“我们两个,谁有空闲,就互相搭把手的一起瞧着。”刘母颔首,恭敬道。
“煎制的可是这张方子上的药?”君歌伸手,将在灶房里发现的药方,递给刘母。
她接过之后,有些为难地瞧了一眼,药方右上角画着的小圆圈。
两人对视片刻,才肯定地点了下头“是这张,是积善堂的曹大夫上月开的。怕和之前的药方搞混,老爷专门在右上角为我们两个画了个圈。”
用一个圈来将方子标注出来,也就是说,刘母和老仆都不认识字。
“那灶房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0章 对症下药(2/2)
的破箩筐中倾倒的药渣,是否就是刘少爷这幅药的残渣?”
“正是。”刘母以帕子挡了下嘴角,转过身咳嗽了几声,才接着说,“听闻药渣泡脚也有些功效,就留着没有扔掉,想着乐思精神好些的时候泡一泡,兴许就能添一份疗效,好得快些。”
她眸中神情暗了些,又摇了摇头,十分怅惘“但这副药自从取回来,他精神一直都不曾好过,大人见到的也已经是掉了几次后,这两天存下的了。”
看着刘母憔悴担忧的面容,君歌话到了嘴边,始终也没能说出口。
她想说那药是错的,又怕刺激到刘母,想了想,还是换了个问法“是一直在积善堂拿药么?”
刘母望向她,点了头“和曹大夫也有些相熟了,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在积善堂抓药。”
说到这,刘母忧心忡忡地看着君歌“大人,可是这药出了什么问题?”
见她听出了弦外之音,君歌却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就是例行的盘问。”她顿了顿,“积善堂的药比较贵,拜托我帮忙的那位公子专门交代了,让我们把案子结了之后,多照顾一下少爷。”
她边说边笑,极为自然的将刘母手里那方子从她手中顺了回来。
“等晚点,里面那位……”君歌轻了下嗓子,“里面那位金大夫瞧了之后,看看是不是调一下方子,到时候我们在帮着再抓几幅新的送来。”
听见这话,刘母忙说“这怎么好意思?我们已经给几位贵人添了那么多……”
君歌伸手,将刘母的手握在手心里,温柔笑起“就收下吧。”她说,“若觉得不好意思,等到少爷痊愈,再为他多画些山水静物,讲讲市井故事。”
刘母惊讶的看着君歌,看着看着,就留下泪来,哽咽到说不出话语。
儿子久病,她早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而今听到这般暖心的话语,眼泪便如同穿线的珠子,停不下来。
苏辰走到门前,对君歌冲着里屋的方向扬一下下颚。
他什么也没说,但君歌明白。
金十三应该是已经有结果了。
里屋,刘乐思仍旧昏睡在床上,金十三一脸严肃的为他盖上被子。
她神色肃然的摘下手套,深吸一口气。
“怎么样?”苏辰问。
“毒入肺腑,但也不是没救。”金十三说,“倒是怪了,这又不是什么疑难毒症,只要对症下药,不可能严重至此。”
“问题在于很可能并没有对症下药。”此时,君歌小声道。
她上前几步,将手里的药方交给金十三“金大人瞧瞧。”
刑部大仵作金十三,本是孤儿。
为了活命,她拜师学艺,却误打误撞,成了江湖上仵作门的亲传弟子,才有了金这个姓氏。
奈何几百年前,开创了仵作门的大魏金氏的祖师爷,起名本领不佳。
导致后续的历代掌门人如同被诅咒了一样,给徒弟起的名字都十分诡异。
到上一代的时候,干脆彻底摆烂,以数字排序了。
所以金十三,便是金氏仵作一派,这一代的第十三个入门弟子。
仵作门向来严格,医毒双攻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金十三对眼前这个毒,还是有八成的把握。
她看着手里的药方,端详许久,点了下头“这方子没问题,或者说,这方子本身就是解药。”
听到这话,君歌的判断便有了支撑。
她将手掌摊平,掂量了一下那些白果和白芷的药渣,沉声道“这是我在灶房,从药渣里刚刚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