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 第159章 佳人心思,新朝胜景

第159章 佳人心思,新朝胜景

自从苏怜儿惨死之后,苏怜儿的父母就深受打击,一病不起。前些日子,终于熬不住了,撒手人寰,苏家只剩下苏惜儿一人。

也正是看苏惜儿实在是太过可怜,杨维桢才舍下这张老脸,做了一首《铜将军》,去拍朱标的马屁。

如今,潘元绍终于授首。

杨维桢觉得,作为苏惜儿的恩师,自己有义务,为苏惜儿的未来考虑。

这问题也好解决。

作为杨维桢唯一的女弟子,苏惜儿名声在外,苏州想要与之结亲的俊秀子弟大有人在。只要苏惜儿开口,杨维桢就会在其中优中选优,为她选一个不错的夫婿。

不过,苏惜儿却微微摇头,道:“过些日子,弟子想往金陵一行。”

所谓金陵,当然是现在吴国的国都应天。

杨维桢微微一愣,道:“金陵?你去金陵干什么?”

“弟子有个舅舅,在朝廷太史局,任一个七品的主簿。如今弟子父母双亡,打算去金陵投奔舅舅。”

其实,苏惜儿没有说出她的真正目的。

苏惜儿的真正目的,是朱标!

吴国世子朱标!

当初,在潘元绍的驸马府中,苏惜儿正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是朱标的一道命令,将她从绝望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朱标在她心目中,简直代表着无限光明。

后来,朱标在苏州城,亲自监斩那些违了军纪的军士,苏惜儿就在围观的百姓人群之中。

当对朱标深怀敬仰的苏惜儿,在人群中看了玉树临风的朱标第一眼后,就情愫暗生。只是,她当时满脑子都是姊姊的血海深仇,这丝线情愫连她都没有察觉罢了。

直到潘元绍授首,她终于完成了那首《金盘美人》,心情终于彻底放松。

苏惜儿这才发现,自己脑袋中,全是那个身份高贵,浑身上下纤尘不染、玉树临风的少年郎。

当然了,凭什么啊?

虽然同在苏州城,但一介民女苏惜儿,和高高在上的吴国世子,哪里可能有什么交集?双方的地位,实在是天壤之别!

思来想去,苏惜儿最终决定,前往金陵。

如今,朱元璋连续覆灭陈友谅、张士诚这两大诸侯,一统天下之势越来越明显,应该早日登基为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朱元璋做了皇帝,朱标就是东宫太子!

东宫既成,总要招些秀女,以充宫阙的。能不能通过舅舅的门路,入侍东宫呢?苏惜儿有如此文采,如此美貌,想必她的舅舅,也愿意帮这个忙。

这是苏惜儿唯一得偿所愿的机会了。

“金陵么……”

杨维桢虽然不知苏惜儿的小心思,但是,人家父母双亡的孤女,要去投奔舅舅,简直太合情合理了,他这凭什么阻拦?

不过,对自己这个女弟子,千里迢迢去金陵投亲,终究是很不放心。

杨维桢想了一下,道:“你一个弱女子,千里投亲,终是不便。这样吧,为师在金陵也有些老朋友,很多年没见过了。过几天,咱们一起前往金陵。我这老头子在入土之前,看看那些金陵老朋友。你去金陵投亲,咱们也好互相间有个照应。”

“多谢恩师!”

苏惜儿大喜过望,深深一福。

她不知道的是,杨维桢此去金陵,还有第三个目的,那就是看看,吴国这个即将统一天下的国度,和其他国度究竟有何不同!

在杨维桢的原本想法中,大元朝廷腐朽不堪,代之以新朝,那是正常的朝代的交替,他虽然心向元朝,却也无可奈何。但是,新的朝代就一定比大元强很多?那也未必!

瞧瞧张士诚吧,刚刚起义的时候,军纪照样不怎么样,不比元军强多少。登基几年后呢?朝廷就腐朽堕落不堪,照样更不比大元朝廷强到哪去。

说到底,张士诚建立的国家,和大元建立的朝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正如古人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何人做了新朝的君王,对百姓来说没什么不同。

所以,杨维桢继续做大元的“遗老”,真是心安理得。

然而,平江之战,让杨维桢看到了,东吴就是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城破之日,所有西吴军悬挂木牌“戮良民者死,掠民财者死,折民居者死,擅离营二十里者死!”

虽然仍然不能完全禁绝滋扰百姓之事,但是,比杨维桢想象中的城破场面强太多了。再考虑到,这是是吴军付出惨重伤亡,才攻克的平江的情况下,就更难能可贵了。

后来,吴国军士们为百姓们修房子,更是让杨维桢大跌眼镜。谁能想到,如狼似虎的官兵,在城破之后,不是烧杀抢掠,而是给百姓做事?

也许,这个新的朝廷,跟以前那些朝廷真的不一样吧?

对了,听说,吴国境内,“种痘之术”已经完全推广,小儿再不用担心身患痘疮!这可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德政!

还有,金陵城内,女子可以做工,每月的收入相当一个壮劳力!这是富庶的平江都无法做到的!

难道这就是新朝气象?

这个崭新的朝代,真的与以往的朝代完全不同?

所以,杨维桢早就在下意识中,想往金陵走一走,看一看。在临终之前,看一看这新朝胜景!

……

……

三日后,杨维桢、苏惜儿乘坐两辆马车,离开了平江,前往金陵。

与此同时,吴军也终于做好了,进攻方国珍的准备。

自从苏怜儿惨死之后,苏怜儿的父母就深受打击,一病不起。前些日子,终于熬不住了,撒手人寰,苏家只剩下苏惜儿一人。

也正是看苏惜儿实在是太过可怜,杨维桢才舍下这张老脸,做了一首《铜将军》,去拍朱标的马屁。

如今,潘元绍终于授首。

杨维桢觉得,作为苏惜儿的恩师,自己有义务,为苏惜儿的未来考虑。

这问题也好解决。

作为杨维桢唯一的女弟子,苏惜儿名声在外,苏州想要与之结亲的俊秀子弟大有人在。只要苏惜儿开口,杨维桢就会在其中优中选优,为她选一个不错的夫婿。

不过,苏惜儿却微微摇头,道:“过些日子,弟子想往金陵一行。”

所谓金陵,当然是现在吴国的国都应天。

杨维桢微微一愣,道:“金陵?你去金陵干什么?”

“弟子有个舅舅,在朝廷太史局,任一个七品的主簿。如今弟子父母双亡,打算去金陵投奔舅舅。”

其实,苏惜儿没有说出她的真正目的。

苏惜儿的真正目的,是朱标!

吴国世子朱标!

当初,在潘元绍的驸马府中,苏惜儿正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是朱标的一道命令,将她从绝望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朱标在她心目中,简直代表着无限光明。

后来,朱标在苏州城,亲自监斩那些违了军纪的军士,苏惜儿就在围观的百姓人群之中。

当对朱标深怀敬仰的苏惜儿,在人群中看了玉树临风的朱标第一眼后,就情愫暗生。只是,她当时满脑子都是姊姊的血海深仇,这丝线情愫连她都没有察觉罢了。

直到潘元绍授首,她终于完成了那首《金盘美人》,心情终于彻底放松。

苏惜儿这才发现,自己脑袋中,全是那个身份高贵,浑身上下纤尘不染、玉树临风的少年郎。

当然了,凭什么啊?

虽然同在苏州城,但一介民女苏惜儿,和高高在上的吴国世子,哪里可能有什么交集?双方的地位,实在是天壤之别!

思来想去,苏惜儿最终决定,前往金陵。

如今,朱元璋连续覆灭陈友谅、张士诚这两大诸侯,一统天下之势越来越明显,应该早日登基为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朱元璋做了皇帝,朱标就是东宫太子!

东宫既成,总要招些秀女,以充宫阙的。能不能通过舅舅的门路,入侍东宫呢?苏惜儿有如此文采,如此美貌,想必她的舅舅,也愿意帮这个忙。

这是苏惜儿唯一得偿所愿的机会了。

“金陵么……”

杨维桢虽然不知苏惜儿的小心思,但是,人家父母双亡的孤女,要去投奔舅舅,简直太合情合理了,他这凭什么阻拦?

不过,对自己这个女弟子,千里迢迢去金陵投亲,终究是很不放心。

杨维桢想了一下,道:“你一个弱女子,千里投亲,终是不便。这样吧,为师在金陵也有些老朋友,很多年没见过了。过几天,咱们一起前往金陵。我这老头子在入土之前,看看那些金陵老朋友。你去金陵投亲,咱们也好互相间有个照应。”

“多谢恩师!”

苏惜儿大喜过望,深深一福。

她不知道的是,杨维桢此去金陵,还有第三个目的,那就是看看,吴国这个即将统一天下的国度,和其他国度究竟有何不同!

在杨维桢的原本想法中,大元朝廷腐朽不堪,代之以新朝,那是正常的朝代的交替,他虽然心向元朝,却也无可奈何。但是,新的朝代就一定比大元强很多?那也未必!

瞧瞧张士诚吧,刚刚起义的时候,军纪照样不怎么样,不比元军强多少。登基几年后呢?朝廷就腐朽堕落不堪,照样更不比大元朝廷强到哪去。

说到底,张士诚建立的国家,和大元建立的朝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正如古人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何人做了新朝的君王,对百姓来说没什么不同。

所以,杨维桢继续做大元的“遗老”,真是心安理得。

然而,平江之战,让杨维桢看到了,东吴就是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城破之日,所有西吴军悬挂木牌“戮良民者死,掠民财者死,折民居者死,擅离营二十里者死!”

虽然仍然不能完全禁绝滋扰百姓之事,但是,比杨维桢想象中的城破场面强太多了。再考虑到,这是是吴军付出惨重伤亡,才攻克的平江的情况下,就更难能可贵了。

后来,吴国军士们为百姓们修房子,更是让杨维桢大跌眼镜。谁能想到,如狼似虎的官兵,在城破之后,不是烧杀抢掠,而是给百姓做事?

也许,这个新的朝廷,跟以前那些朝廷真的不一样吧?

对了,听说,吴国境内,“种痘之术”已经完全推广,小儿再不用担心身患痘疮!这可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德政!

还有,金陵城内,女子可以做工,每月的收入相当一个壮劳力!这是富庶的平江都无法做到的!

难道这就是新朝气象?

这个崭新的朝代,真的与以往的朝代完全不同?

所以,杨维桢早就在下意识中,想往金陵走一走,看一看。在临终之前,看一看这新朝胜景!

……

……

三日后,杨维桢、苏惜儿乘坐两辆马车,离开了平江,前往金陵。

与此同时,吴军也终于做好了,进攻方国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