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卫牧的野心(1/2)
完成了初步顽石印的认主,李君又开始从储物袋里取出上次在小世界里面的收获。
漓江剑派和天河剑派的剑谱。
虽然这些剑谱远远不如师父留给自己的南北剑法威力强。
但博览众长,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剑道之上,点笔剑意和竖笔剑意攻击未免有些太单调,而且这两道剑意对真气的消耗也十分的恐怖,算是李君的底牌了。
这几本剑术秘籍翻看以后,李君觉得收获颇大。
秘籍的内容在他的心头流淌,每一招每一式都清晰的回放着。
这就是得到文道气运加持以后的效果,学什么都特别快。
收起书籍,展开一张白纸。
李君开始临摹草书剑诀中的横笔。
点为刺,竖为劈,横为扫。
李君提起笔的瞬间,横笔剑意的神韵便在心头流淌。
一笔落下,顿时感觉有了灵魂。
一晚上就在各种修炼中过去。
横笔剑意虽然没有完全凝练出来,但却已经有了几分进展。
有了天地文运的加持,果然学习起来速度快了很多。
如今李君有黑水真法,离火诀,离火诀大圆满以后,化为朱雀,所以李君将它命名为朱雀变。
除此以外,就是师父齐南北留下的南北剑法。
漓江剑派和天河剑派的各种剑法,以及佛门狮子吼。
至于那本现在如来经,李君看了许久,暂时看不出这经文里面有什么异样之处。
书院开学。
新生都安排了在四院开始学习。
而李君这几日则一直待在院子里。
读了那悟道壁上历代圣贤留下的感悟,李君近日慢慢消化,所以一直呆着,没有出去。
转眼间过去了十多天的时间。
今天李君终于走出了自己的院子。
来到了四院中的天院。
今天天院院首赵仲谋将为新入学的弟子们授课。
四院的院首皆是立命境的大儒。
李君到来,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
李君在文圣宫的事情,如今在书院里早就传开,无论是新生老生,对于李君那都是敬仰加崇拜。
当即许多人主动和李君见礼示好。
强者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读书人也一样。
李君一一还礼,最后才找了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坐下。
心中苦笑,成名了果然也有烦恼。
别人太热情,来听个课都搞得这么累。
很快天院院首赵仲谋走了进来。
手拿戒尺的赵仲谋,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李君。
冲李君微微点头。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这堂课,赵仲谋讲的便是上位者之道。
身为上位者要心怀民众,体恤民意,如此才能治理好国家,保住宗庙社稷。
这样的道理李君在书本当中没少学,再听赵仲谋这么一讲,又有一番体会。
李君考功名就是为了做官,而且读书人唯有做官,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那么为官之道,便不可不学。
而得民心者得天下,为官更要得到百姓的拥戴爱护。
民心即天心,有了百姓的爱护,上应天意,下恤民情,这才是为生民立命。
李君静静聆听。
只觉得无数思想在心头掠过。
悟道壁上所看到的一些思想,顿时融会贯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轰隆。”
这一刻,李君突然精神通窍,只觉得整个人有了升华,多日来临摹的横笔剑意瞬间感悟而出。
“嗡。”
脑海之中,第三道剑意瞬间成形,与其他两道剑意并列。
这一瞬间,李君只感觉体内文气汹涌。
而讲台之上,赵仲谋不由向李君的方向看了一眼,似有所感。
一堂课讲完,赵仲谋离开学堂。
只是心中仍在感慨。
这一堂课上,许多人还是一知半解,唯有李君有顿悟的趋势。
这李君真是天生的读书种子啊。
此后的日子里,李君每天都到四院各个先生处听课。
这些先生境界最低的都是贤人境,对儒道之上有自己的理解,让李君获益非浅。
除了听课以外,就是修炼。
剩下的六十多枚元气丹,在李君和妹妹的消耗下,在快速的减少。
转眼间,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李君已经成功突破了炼气五品,身体内的穴窍更是开辟到了四十九处。
这一日,太阳照常升起。
而位于云麓书院的山道之上,却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国子监夫子徐让,携弟子前来拜见王院长。”
徐让乃立命境大儒,国子监司业,也就是副院长。
当他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整个云麓书院都沸腾了起来。
很快,王昌河和四院院首以及几位先生,迎了出来。
国子监的司业来了,哪怕是王昌河也不能怠慢。
云麓书院的门口,一个满脸胡子的老者,旁边跟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
“原来是徐夫子来了,真是稀客啊。”
王昌河呵呵的笑道:“快请进吧。”
谁知徐让站在那里并没有动,而是淡淡的一笑。
“王院长的架子可真大啊,宰相大人几次派人请王院长出山都请不动,这次就只能让老夫来请你了。”
“徐夫子是奉了宰相之命来的?恕我冒昧,国子监虽然是官学,但你徐夫子也不用听从宰相的命令吧。”
“看来王院长消息闭塞,还不知道就在半个月前卫相已经正式接任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
“这次派老夫来,就是想邀请你前往京城,商讨将云麓书院并入国子监的事情。”
“当然不止是云麓书院,天下七十二座书院都将并入国子监,受过国子监统一管理。”
对方淡淡开口。
只是这样的消息却无异于石破天惊一般。
云麓书院作为天下第一书院,历经王朝兴衰,屹立不倒。
现在卫牧竟然想把云麓书院并入国子监。
“国子监不过是大奉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18章卫牧的野心(2/2)
朝建朝成立以后建立,总共不过三百年的历史,让云麓书院并入国子监,这简直荒谬。”
“这卫牧好歹曾经是云麓书院的弟子,如今却反过来捅云麓书院的刀子,什么大儒,我看是小人。”
在场所有云麓书院的先生弟子们全部愤怒起来。
王昌河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和别人不同的是,他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卫牧的野心。
卫牧不止对云麓书院下手,还要对天下所有的书院下手,要成为天下所有书院的总院长。
本来书院就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统一受朝廷管辖倒也没什么,但问题是卫牧是大祭酒,卫牧要的绝对不仅仅是约束各个书院,而是推广他的思想,一旦被他成功,恐怕天下读书人都只能学习一种思想,那就是卫牧的思想了。
卫牧入大儒境多年,怕是想要借此举突破亚圣境。
只是一旦让他成功,对天下读书人而言无疑是场灾难。
“让云麓书院并入国子监,恕我直言,国子监怕是没这个资格。”
王昌河脾气再好,此刻声音也冰冷起来。
“嘿嘿,王院长何来此言?卫牧大人乃当世大儒,著书立说,施政天下,应该比王院长要强一些吧,他现在是国子监的祭酒,难道还不能证明国子监的实力吗?”
虽然王昌河对卫牧在朝廷中打压异己的做法十分的看不惯,但也不得不承认,卫牧确实要比自己强。
毕竟卫牧把所学的知识化为实践,成为当朝宰相,便是对他能力的认可。
这一点是王昌河比拟不了的。
“却仅凭卫牧这个祭酒,就说国子监比我云麓书院强,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书院的强弱在于整体的实力。”王昌河大声道。
他是绝对不允许卫牧的阴谋得逞。
“呵呵。”
徐让摇了摇头。
“我就猜到王院长会这么说,然而整体实力,我国子监也比云麓书院要强。”
说着,指了指旁边的男子。
“这位是卫祭酒的弟子郭淮,如今他已经是四品贤人境,听说王院长有一位弟子就在云麓书院,不如让他二人比一比,证明谁强谁弱。”
话音落下,那男子先前一步站了出来,拱手道:“在下郭淮,哪位是周惇,请指教。”
王昌河顿时知道对方有备而来。
先是逼自己承认不如卫牧,紧接着卫牧的弟子又要与周惇比试。
若是周惇输了,那就代表着自己的弟子不如卫牧的弟子,实现打压云麓书院的目的。
他是贤人境,而周惇也是贤人境,只是对方既然肯提出比试,肯定是有信心。
“不知道怎么个比试法?”
王昌河问道。
“很简单,儒家四品贤人境已经凝聚出文器,文器是儒家的攻击手段,便让二人以文器切磋,看看谁技高一筹。”
“这……”
王昌河有些犹豫。
周惇的性格和他一样,属于那种脚踏实地但并不很惊艳的人。
虽然入第四境贤人境已经很多年,但他的实力在同一境界当中,是属于偏弱的。
若是输给对方,那整个云麓书院的声望都会受损。
“怎么?王院长不敢了?”
“云麓书院号称天下第一书院,就这点底气?我看还是尽快并入国子监算了。”
徐让的话像是一根刺一样,扎在在场云麓书院师生的心里。
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火气。
“老师,既然徐司业提出来了,那就切磋一下吧。”
人群中,周惇站了出来。
这时候他不得不站出来。
否则传出去,云麓书院都不敢应战,丢脸更狠。
“那周兄请吧。”
郭淮微微一笑,倒是十分大度。
下一刻。
周惇头上浮现一方砚台。
砚台呈墨绿色,出现的瞬间,立刻有一缕缕文气在他身上升腾。
这周惇还真是学了他的老师,连文器都和王昌河的一样。
王昌河看到文器的瞬间,就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他对弟子没信心的原因。
自己的弟子处处模仿自己,笼罩在自己的光辉之下,根本没有走出自己的道啊。
郭淮的文器却是一本书。
书本飞起,足有一丈大小,遮住了一片天空。
上面才气流转,光卖相就比周惇要强上不少。
“周惇,这下要进攻了。”
郭淮一声大笑,直接从文器当中引出一道白光,在他身前凝成一柄古剑,那古剑散发着凌厉的气息。
只听郭淮大喊道:“此为我儒道神通,唇枪舌剑。”
下一刻,随他嘴里一个斩字出口,才气古剑划破长空,瞬间对着周惇斩下。
而同时,周惇头顶的砚台上面滴下一滴墨汁,化为一个光罩,将自己护了起来。
只是当才气古剑落下之时,整个光罩都开始抖动起来。
王昌河的脸色顿时难看至极。
其实从对方才气古剑出现的时候,王昌河就知道,周惇必败了。
对方已经悟出了文道神通,而周惇的神通还只是雏形。
果然,下一刻。
墨汁所化的光罩瞬间碎裂。
周惇急忙用手中砚台去挡对方的长剑,才勉强挡下,身体向后连退了几步才稳住身形。
下一刻,周惇还要动手。
旁边就传来王昌河的声音。
“周惇,你已经输了,刚才如果不是郭淮手下留情,你怕要心神受创了。”
王昌河话落,周惇顿时脸色有些发白。
而周围众多云麓书院的弟子,则是一个个脸色难看。
“竟然这么快就败了,对方这么强吗?”
“云麓书院这次丢脸可丢大了。”
“看来云麓书院真的不如国子监啊。”徐让呵呵笑道。
对于郭淮的表现,他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该回去好好宣传这一战的成果了。
“只是侥幸赢了一场而已,就敢小瞧云麓书院,国子监也不怎么样啊。”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道声音传来。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穿着一身青衣的男子,牵着妹妹的手走来,正是李君。
这一刻,周围传来一声声惊呼。
“是李君!”
“李君来了,太好了。”
“这下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