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笔落惊雨(1/2)
文圣宫里一片安静。
刚才的异象都已经消失不见,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状态。
王昌河看到周围没人,悄悄的推开文圣宫的门走了进来。
当王昌河进入的刹那,像是在湖水里投入了一块石子,瞬间起了涟漪。
那些文气变得雀跃起来。
王昌河是大儒,在儒道之上有大成就的人。
他的出现,这些文气顿时有了感应。
这一刻的王昌河,眼神不由有了几分深邃。
这一生他三次进入文圣宫。
第一次进入是在入云麓书院求学的第三年。
可惜当时他资质普通,没有一道天地文运加持。
踏入修身境后。他第二次进入文圣宫,带出了两道天地文运,和当年的蔡固,卫牧相比,宛若云泥。
一直到第三次,已经是而立之年,再入文圣宫,才带走六道天地文运。
这些年苦心做学问,如今终于成就大儒之境。
而想想刚才李君的三十六道啊,自己当年不过是人家的一个零头。
思绪纷飞,好久王昌河才回过神来,大步往悟道壁而去。
只见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闪烁的才气光华。
而王昌河看到那些文章的时候,却眯起了眼睛。
这些年来每当有人接受才气洗礼,就会有一篇文章失去一些才气。
直到过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补充。
他想要看看李君拜读的是哪位圣贤的文章。
然而这一看,却让他大惊失色。
满墙的文字,所有文章才气都减少了很多。
有的减少一半以上,有的减少十分之一。
唯独没有任何一篇彻底的失去才气。
“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览众长,走出自己的路吗?”
王昌河整个人都呆在了那里。
“真是好大的理想,这么年纪轻轻,就要走出自己的道。”
哪怕是自己,也是在五十岁那年,才博览众家之长,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一刻。
王昌河突然有点好奇起来。
李君入文圣宫以后,留下的感悟是什么。
很快,他就在墙壁的最末端,看到了新刻上去的两篇文章。
一篇是苏天临的,只写了一个开头。
另一边是李君的。
他目光直接掠过了苏天临的文章,落在李君的感悟上面。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刻。
王昌河原本平静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继而眼中难掩震惊之色。
民贵君轻,这与当世主流的儒家思想截然不同。
宰相卫牧说“仗义死节报君恩”。
即便是与卫牧理念有些相左的大儒蔡固,也认为天地君亲师,将君放在首位。
但是现在李君却说,民贵君轻。
看着李君写下的那几个字,王昌河凝视许久,久久无语。
他内心形成多年的理念,竟然在一瞬间有了几分动摇。
“这李君难怪能得到三十六道文运加持,天地认为他是对的。”
“只是这话若传出去,怕是要引起轩然大波啊。”
“若入朝为官,必为卫牧所不容,甚至为皇室所不容。”
叹了一口气。
王昌河收拾了一下心神,向二层走去。
二层的位置,众多文器静静的陈列。
只是上面蒙的灰尘都已不见。
说最近都曾移动过。
“李君得到了所有文器的回应吗?”
不过连亚圣的文器都选择了他,也很正常。
这一刻。
王昌河头顶浮现一方砚台,这正是他的文器。
砚台出现,整个二层的位置,顿时有了一丝丝的动静。
许多文器上面有光华流转,与他的文气隐隐呼应。
儒家九境,唯有达到贤人境以后,才拥有了一丝防御的手段。
这文器和道家法术一般,可以护住己身,也可以攻伐敌人。
只是终究比不了道家的元神高人,呼风喝电,威能无穷。
也无法像道家高人一般寿元千载。
哪怕是文圣,最多也就能寿至两百余岁。
王昌河叹了一口气,伸手从文器中牵引出一道光芒,在这前方轻轻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17章笔落惊雨(2/2)
一瞬间,在他的面前,一段透明的影像浮现。
正是李君踏入二层的情景。
还本溯源。
这是儒家的神通。
这一瞬间,李君试图沟通各个文器的场景一一浮现,如走马观花般闪过。
直到李君突然间向前跨步,说出那句,“道之所至,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这话说出的时候,影像里无数文器皆绽放光华。
只要心中有道,便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山岳可撼。
再想到下面李君刻的民贵君轻的思想。
哪怕有千难万阻,也不移其志。
这一刻,王昌河觉得头皮发麻,心中更是有热血涌动。
真正的文人该当如是。
亚圣说,当仁不让。
“这李君了不得啊。”
…
云麓书院的一个院子里面。
李君看着正在整理东西的妹妹李阗竹,说道:“怎么样?云麓书院好不好?”
“太好了,哥,这不比咱们家的宅子要差啊。”
李阗竹兴奋的说道。
没有想到,云麓书院的待遇这么好。
一个大院子,四间正房,八间厢房,装饰精美,古香古色。
却不知道,因为李君的特殊表现,又没有加入四院中任何一院,所以周惇直接安排了一间先生住的院子给他。
当然,即便是普通云麓书院的弟子院子也都是很好的。
把屋子收拾好以后,天已经快黑了。
和妹妹吃过晚饭以后,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房屋里面,油灯明亮。
李君盘坐在床上,手里捧着顽石印,闭上眼睛静静的沟通着。
儒家文器也类似于一种法宝,有着诸多妙用。
但要炼化法宝,首先要与法宝之间建立一种沟通的桥梁来,这样才能做到心意相通,驭使自如。
当然,儒家文器的祭炼方法和道家的法宝又有不同。
道家法宝用真气破开禁制,留下烙印即可。
而儒家更重要的是意念上的沟通。
李君虽然是第一次炼化文器,但很快就摸清了方法。
用体内的浩然正气沟通顽石印,渐渐的顽石印上闪烁出淡淡的紫气,颇为神奇。
如同什么东西被打通一样。
李君发现自己和顽石印之间有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
下一刻,他只感觉眼前一花,竟来到一片灰蒙蒙的天地。
整片天地如同混沌未开一般,到处笼罩着雾气。
而在雾气的尽头,李君好像看到了一道人影。
这是一个穿着儒家长袍的老者,他就那么背对着李君,静静地伫立。
在看到那道人影的瞬间,对方的身形便深深地烙印在李君的脑海当中,心生敬仰,高大伟岸。
“笔落惊雨。”
这一刻,一道高昂的声音从那道身影口中传出。
下一刻,李君身形一震。
他看到那道身影抬起了手,手中握着一支笔。
那笔上面绽放着刺目的光芒。
模糊之中,笔如剑,一笔落下,惊动了风雨,天地间瞬间风起云涌。
“吾以手中之笔,愿为天下苍生开路。”
“轰。”
刹那间,李君感觉脑子快要爆炸了。
他看到对方一笔落下,粉碎了虚空,破碎了苍穹。
他看到在那道身影之前,风雨惊动,于雾气之中开辟宽阔道路。
那一笔的轨迹,烙印在李君的脑海当中,让他心头如惊涛骇浪般翻滚不已。
那一笔,比绝世剑仙的宝剑还要锋利,还要恐怖。
“轰隆。”
下一刻,李君猛然间睁开眼睛。
发现自己盘坐在屋里,顽石印还躺在手心。
但他的脑海中却记下了刚才那一幕。
有人以手中之笔,粉碎了虚空,击穿了世界,太可怕了。
“那个身影是亚圣吗?”
下一刻。
李君心念一动,那顽石印猛然间飞起,没入他的眉心之处。
已经初步完成了认主。
顽石印落入泥丸世界。点笔剑意,竖笔剑意,两道剑意都雀跃起来,围绕着顽石印不断的旋转。
而李君此刻却在回味刚才的那一幕。
那道身影说,这一笔名叫作“笔落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