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带着羁绊系统闯三国 > 第285章 荀彧的决断

第285章 荀彧的决断

   第285章 荀彧的决断(1/2)

东阿县,南城一处宅院之中,灯火通明,曹家数十个家丁、丫鬟正忙前跑后,收拾家当装车。

“都给我快点,再磨蹭,小心老子大刀不长眼。”曹仁一脚踢向一名脚步稍慢的家丁,喝骂道。

还待喝骂,却见一名十一二岁的孩童突然匆匆而来,边跑边叫:“仁伯,仁伯,快来咱这里瞧瞧。”

“啥事叫我?这里还忙着咧?”待曹仁看清前来叫喊自己的是曹操三子曹植之后,出言打发道。

“我和丕哥,劝不动阿彰,所以请仁伯去说说。”曹植上气不接下气,说明来由。

看来是曹彰在闹别扭,曹丕和曹植都劝不动,所以前来求助长辈曹仁。

“你哥俩都说不动阿彰?”曹仁反问。

“仁伯,你又不是不知道,阿彰体格比我和丕哥壮了不少,哪里肯听我们的。”曹植有些没奈何的说道。

“你们三兄弟,年龄相差不大,问题却是不少。行行行,我跟你去一趟。”曹仁不耐烦道。

宅院后庭之中,一处偏房之内,曹彰正自大呼小叫。

“我不走,我要留在兖州,我要报仇。”

“吕布夺了咱家地盘,这仇,我要报。”

“复仇不共戴天,萧破邪杀了父亲,这仇,我也要报。”

“彰弟,你莫叫了。仁伯马上就要来了。”曹丕劝道。

“仁伯来了,俺也这么说。谁不让我报仇,我就杀了谁。”曹彰恨声怒吼,丝毫听不出这样狠话出自一个十岁孩童之口。

曹操娶妻纳妾多名,子女各有多名,其中长子曹昂,年近二十,早已跟随其父在军中历练,次子曹丕刚好十二岁,三子曹植,四子曹彰与曹丕相差不过一两岁。

曹彰虽然年龄偏小,但自小骨骼惊奇,体格异于常人,尤喜射箭、驾车,小小年龄便臂力过人,去年曾徒手猎杀灰狼,小小神将之名,享誉兖州。

今夜突然听得父亲曹操被萧啸设计伏杀,又听得要立即动迁冀州,曹彰便发起横来,不愿离开东阿,张口扬言,要去找吕布、萧啸报仇。

曹彰发起恨来,曹丕、曹植虽然比之年长,却哪里敢招惹。故而曹丕立即让曹植外出寻找曹仁帮忙。

不多时,曹仁推门而入,不怒自威,曹彰立即闭声。

“阿彰,你现在,武力比你纯伯如何?比你渊伯如何?”曹仁开口直问,让曹彰直接与曹纯、夏侯渊对比。

“仁伯,我怎么能和纯伯、渊伯相比。”曹彰低声道。

“不能和他俩比,就给我好生跟着去冀州,等你往后学好本事,再说报仇的事。现在叫嚣着去报仇,和送死没两样。”曹仁骂道。

曹仁话糙理不糙,加上一副喝骂口气,立即让曹彰认怂。

次日一早,曹仁带着曹操尽数家眷,以及五千护卫,齐齐向北而去,准备渡过黄河,前往冀州投靠袁绍。

荀彧、程昱一路相送,直至曹仁率队远去,方才折返东阿城。

“文若是否另有打算?”回城路上,程昱问向荀彧。

“仲德先生何出此言?”荀彧反问。

“现时只有你我二人,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85章 荀彧的决断(2/2)

若何须见外?”程昱道。

“彧此前曾投袁氏,此后改投主公。此刻若再返投冀州,世人如何看我?”荀彧叹道。

“文若当真是如此看重声名?若如此,当初在袁绍帐下之时,又怎会中道改投孟德?背负易主之名?”程昱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反驳荀彧给出的理由,言语之中亦不动声色,不再称曹操为主。

“彧之个人微名受损,何足道哉。君不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么?”荀彧微微一笑。

“此言出自萧啸之口。”程昱道。

“如今天下,不是已到了兴亡之时了么?匹夫况有其责,更逞论我等饱学之士。”荀彧道。

“文若素有匡扶汉室之志,此言于你,恰如其分。”程昱道。

“仲德公谬赞。如今汉室遭奸人所控,匡扶汉室,谈何容易。”荀彧叹道。

“孟德已故,何方堪辅?”程昱突然发问。

“颍川荀氏一族,自会择良主而侍。”荀彧突然说道。

“所以,孟德这个良主已逝,文若已然另有打算?”程昱问道。

“当初孟德公屠戮徐州百姓,夷灭边让一族之时,仲德公就无丝毫恻隐之心?”荀彧言辞突然犀利起来。

此言一出,程昱立时神色一暗,沉默不语。

的确,曹操雄才伟略不假,更会收揽人心,但若非因其屠戮徐州百姓和夷灭兖州名士边让全族,恐怕兖州不会动乱,而让吕布趁机得手,更不会在急返兖州途中被萧啸伏杀身死。

见程昱不语,荀彧又道:“当世雄主,在彧看来,唯有孟德公与萧啸。孟德公当年首发讨董檄文,心忧汉室,在关东盟军中虽数次败于敌手,皆不言弃,而后几经辗转,精心营略,更一举收服百万青州黄巾,立下兖州这个四战之地立下根基,一举傲立群雄。”

“那萧啸呢?”程昱追问。

“萧啸虽自称开朝萧相之后,但其族如今屈居兰陵,不过商贩出身,但于大汉蒙难之际,萧啸敢举义军呼应讨贼,而后一路征伐,屡战屡胜,得封东海相一职之后,广施恩惠于民,更无屠无辜、杀名士之罪,谁人堪比?”荀彧缓缓言道。

“当世诸侯林立,占据不过一郡一县之人,便敢向朝廷取拿州官之名,贪念名权之甚,不外如是。而今萧啸实际占据青、徐两州六个郡国,不称州牧、刺史,不往朝堂递表取官,依旧不过只任东海国相而已。”荀彧继续再言。

“这,或许就是孔明选择他的原因吧。”程昱喃喃自语,似乎明白了好友胡昭为何会在隐世多年后,突然投认萧啸为主的原因。

“仲德公留守东阿,亦有他意?”荀彧反问。

“哈哈,文若早已言明,袁绍并非明主,吾深以为然。”程昱哈哈一笑,坦白回应。

“所以,仲德公不想再走了?”荀彧笑道。

“文若何出此言,吾本出生东阿,守卫家乡,护卫桑梓,正是理所应当。”程昱爽朗一笑,自行去了。

见程昱潇洒而去,荀彧亦是释然一笑,今日将心中所想之言一并宣泄,虽然有冒失之嫌,但却令其畅快非常。

既然心中早有决断,何须再行瞻前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