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挚爱复生(1/2)
青州挺县,萧啸早早安排完毕诸事,便挥退众人,紧闭房门,唤出系统小蜜。
“时间到了。”萧啸沉稳的声线下,隐藏着丝丝期许之音。
“时间刚刚好。”系统小蜜嘻嘻一笑,话音刚落,睡眠仓缓缓浮现。
伴随着仓门开起之声,一名身无片缕的妙龄女子呈现眼前,再看其绝美面容,萧啸已然目中含泪,不能自己。
萧啸目光所聚,仓内女子亦缓缓睁开眼来,对视之下,缓缓伸出手来,轻抚萧啸面庞。
“四郎,是你么?”
“静儿,是我。”
萧啸再也抑制不住情绪,将已经复活的董静揽入怀中,用力相拥,仿佛想要将她揉进胸膛。
董静似乎已然感受到萧啸情绪,轻轻相拥,将万千疑问压在心头。
相拥片刻,董静突然娇声一呼,慌忙推开萧啸,双手在胸前一捂,试图挡住一对洁白跳脱的饱满玉兔,不过却哪里遮挡得住,加之上下难以齐挡,只得慌忙转身过去,背对萧啸,低声羞道:“四郎,你也转过去。”
萧啸本因成功复活董静而高兴盈心,内中纯净无邪,丝毫未有其他念想,如今为董静打断,心思立即转换过来。
面对董静的不合理要求,萧啸哪里肯听,反而从后细看起玉体来,随后身下一股热气升腾,上前环抱董静,贴耳柔声道:“你是我的。”
要知董静此前在世之时,虽与萧啸情深义重,山盟海誓,但却始终行规止矩,并未行周公之礼,而今此情此景,萧啸再难抑制。
董静亦知萧啸心意,缓缓转身相迎,一时娇羞无限。
一夜怜爱,梅开两度。相互深爱之人,终于得偿所愿。
“四郎,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董静面庞紧贴萧啸胸膛,问出了自己最大的疑问。
“静儿,你相信这世间有神仙么?”萧啸突然反问。
“四郎说的,静儿都信。”董静柔声道。
“当年你在伊水河畔虽然中箭气绝,但却并未身亡。我坚信世间定有复活救你之法,故而将你身体藏于冰棺之中保存,这几年暗中寻找灵药。终于苦心不负,前不久我在泰山偶遇南华老仙,他见我其心至诚,便赐我一枚还魂丹,果然救醒于你。”
萧啸一席话半真半假,董静虽有疑问,却也不知从何再提。
“所幸上天眷顾,让我三年得此灵药,否则时间越长……”萧啸此言甚诚。
“四郎,辛苦你了。”董静心疼道。
“我都已经躺了三年了么?”董静叹道。
“我给你讲讲这三年发生的事吧。”萧啸搂了搂董静,缓缓述说着。
当听到董卓在长安被王允、吕布联手诛杀时,董静幽幽叹道:“父亲多行不义,终遭反噬。”
更多的时候,董静只是静静听音,双眸秋水,目光所及,唯有萧啸。
“四郎伏杀曹操之后,有何打算?”董静问道。
“曹操死后,吕布必定会扫平曹操在兖州的残余势力,进而坐稳兖州。有陈宫在吕布身旁潜伏,左右其策略,青、徐两州定然无虞。有了吕布在兖州为我作缓冲,正是收复扬州之时。”萧啸道。
“下邳刘备、淮南袁术怎么办?”董静再问。
“刘备以仁义立世,我此前对他多有帮衬,他万万不敢胡乱兴兵。况且,此时的下邳刚遭曹操屠戮,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纵使给刘备五年,亦难以恢复元气,更莫谈于我有何威胁。”
“至于袁术,天性骄肆,志大才疏,军识孱弱,逢战必败,从南阳一路败逃至淮南,空负袁氏四世三公之名,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
“四郎,永远都是静儿心中真英雄。”董静柔声赞道。
萧啸朗声一笑,不顾天色已明,再度翻身相拥,疼惜怜爱起来。
··· ···
未及数日,曹操遭萧啸伏杀的消息传遍兖州,加上吕布率军在任城击退曹昂,鄄城、东阿、范县三地坚守的曹军士气低落,不时有兵卒叛逃出城。
最终在荀彧的定计之下,曹仁弃守鄄城,程昱弃守范县,两人纷纷率仅剩的精锐兵力齐聚荀彧所守的东阿。
“文若,如今局面,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84章 挚爱复生(2/2)
?”东阿县府府衙,曹仁沉声问道。
若是昨日,荀彧还可推说“未有确切消息,只能再等”,不过今日,他却再也不能如此说辞了。
“子孝将军,让我们先见几个人再说吧。”荀彧说罢,抬手一招,几名自泰山石槽谷一役逃回来的伤兵一瘸一拐走入堂内。
还未等曹仁开口询问,几名伤兵见是曹仁上座,当即哭拜在地,你一句我一句的将石槽谷惨遭萧啸埋伏,夏侯渊如何被斩,曹纯如何壮烈战死,曹操如何被逼自刎,断断续续的一一道来。
曹仁听罢几名伤兵哭诉,奋起拔刀,朝着几人疯狂砍去,边砍边骂。
“你几个卵蛋,定是吕布派来的虚报假消息的奸细,看我不把你们剁成肉酱。”
面对曹仁大刀劈砍,几名伤兵不敢动弹反抗,纷纷跪地求饶,皆称自己是兖州曹兵,甚至还有个自称曾随曹仁作战过。
面对曹仁的过激反应,程昱倒是立即出言相劝,而荀彧却丝毫没有阻拦,因为他看得分明,曹仁拔刀砍向几名伤兵,用的乃是刀背。
曹仁“砍”罢几名伤兵,累得气喘吁吁,反手将刀一丢,跪在当场,大哭起来,在旁数名伤兵亦跟随再哭起来。
荀彧、程昱见状,连忙上前扶起曹仁劝慰,过了半晌,曹仁方才止住抽泣。
“萧破邪,我曹仁与你势不两立。”曹仁指天发誓,恨得咬碎钢牙。
“子孝将军,为今之计,当思虑后计。”程昱劝道。
“仲德先生,咱们该当如何?”曹仁问道。
“主公本欲分兵,亲率主力从泰山绕行救援我等,不料为萧啸所趁,如今吕布在兖州得势,我看只得先行退出兖州,暂避他处。”程昱道。
“主公分兵之后,亲率大军走泰山,那么在任城被吕布所击退我方的兵力,不知是何人所领?”曹仁问道。
“当是长公子所领。”荀彧突然道。
“从任城方面传来的消息,吕布只是攻下任城,并未有甚战果,我看子修他们,实力应当保留尚全。”曹仁突然说道。
“既如此,咱们现在首要之责,便是寻到长公子,与其汇合,随后择地而走。”程昱给出了下步方案。
“咱们去哪里?”曹仁再问。
“袁绍。”程昱眼望北方,微微一叹。
“对。现在只有他的实力最强,能打败萧破邪,为主公报仇。”曹仁咬牙道。
“主公家眷,皆在东阿,既然决定渡河北投,宜早不宜迟,不过先行将主公家眷送入冀州,以保全主公骨血。”荀彧道。
“文若先生说的不错。那就先请文若先生带着主公家眷,渡过黄河,北入冀州。”曹仁道。
“此行事关重大,前路坎坷,唯有勇将统率,方能一保万全。”荀彧缓缓摇头拒绝了曹仁建议,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文若先生想让我先走?”曹仁已经听明白了荀彧的话中之意。
“正是。”荀彧拱手回应。
“若我一走,东阿孤城,如何坚守?”曹仁问道。
“守城不同征伐,只需将城中兵力、器物调度得当,便可守御无虞,武勇对守城虽有所助益,却非唯一首要。子孝将军护送主公家眷北入冀州,确保万全,方才是当下最为紧要之事。”
说道此处,荀彧顿了一顿,又道:“子孝将军在冀州行程顺畅之后,更可借得袁绍兵将前来接应东阿,可谓一举两得。”
“文若先生所言,句句在理。仁进入冀州之后,必定亲自率兵前来东阿接应先生。”曹仁坚定道。
荀彧听罢,当即向萧啸郑重一礼,对其听从建议和将亲自重返东阿接应之言表示感谢。
“既已决定,仁打算即刻动身。”曹仁雷厉风行,决定连夜动身。
“仲德先生?”曹仁突然问向程昱。
“子孝将军先走,昱留守此城。”
见曹仁又想再言,程昱又续道,“吾与陈宫有旧,即便落入敌手,亦可得保安全。子孝将军尽管放心去。吾与文若,还等将军重返东阿接应呐。”
“两位先生高义,仁铭记于心。”说罢,曹仁再次向程昱、荀彧躬身一礼,匆匆转身而走,筹备护送曹操家眷之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