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带着羁绊系统闯三国 > 第172章 农场遭劫

第172章 农场遭劫

露营之地,众人围拢,各持一锅,吃罢晚饭之后,各自安歇。

因胡昭新入,未有帐篷,而萧啸帐篷较大,躺睡两人亦绰绰有余,故而这几日胡昭便与萧啸同住。

萧啸重生千年,自是所知甚丰,加之此世得拜卢植为师,亦可谓饱学之士。胡昭学识渊博,精通典史。二人时常促膝长谈,畅古论今,评足时事,相谈甚欢,相互之间,所知愈深,越加敬重。

此种情况,换个说法,便是:食则同桌,寝则同床。

是夜,萧啸与胡昭又畅谈至深夜,谈性正浓时,却听得在外值夜的大智轻声相禀。

萧啸出了帐篷,正待问话,大智向北一指,萧啸顺眼望去,遥见数里之外,微有火光,在夜色之中,分外惹眼。

大智道:“大信已率人前去探查,不时应当便会。”

萧啸微微点头,遥望而去,火势却是越来越旺。

不多时,大信引领数骑而回,身后背负一人,面色却是沉重。

大信于营地放下带回之人,只见其人身中数刀,满身血迹,面色灰败,出气多,入气少,已是难复生机。

大智见大信脸色难看,不由问道:“是怎生回事?”

大信听罢,恨声道:“是萧氏农场,遭劫了。”

萧啸一听,声色变冷:“可曾探查清楚?”

萧啸有所质疑,正有其理。

原来,萧啸此前曾全盘掌握萧氏农场各地庄院的地理位置,在萧啸的记忆之中,沛县附近的三州交界之地,并未设有萧氏农场庄院,若是知晓附近设有农庄,萧啸必定会率众到宿,以避免露宿之苦。

此时突然说附近有萧氏农场遭劫,焉能不让萧啸有所质疑。

其时,萧啸率军出征讨伐董卓已然一年有余,期间萧菲从未断过萧氏农场的扩张进程。关东联军与董卓在洛阳附近大战,关东诸州的郡县百姓,皆流离失所,外逃故土,向荆南、青徐之地逃难,萧菲趁机大量收留流民,扩充萧家各项产业,又借助海运之利,向交州南海、夷洲大量运送流民,仅一年的运送之量,可比之以往三年总和。

沛县附近的萧氏农场,乃是半年前开辟,萧啸自然不知。

听得萧啸质询,大信慌忙拜道:“着火之处是萧氏农场的孟楼庄。”说罢,又指了指地上之人,道:“我去时,这人尚有口气,我问了清楚。”

竟然有人进入萧氏农场杀人防火打劫,萧啸一念至此,怒气冲天,问道:“庄上如何情势?”

大信道:“大信去时,未见劫掠之人,庄上房舍,火势甚猛,我等入之不得,不知内中情形,不过···不过房舍之外,横竖有数十尸首,我等一一查遍,只有这人还有口气,问了几句,又担心火势牵连,是以先行带回。”

萧啸听罢,强按怒气,走向大信带回所躺之人,近前一看,只觉面熟,略一回想,方才记起,此人便是郯城萧氏农场闸背庄的主事人王安。

此前萧啸曾在闸背庄外,将前来找麻烦的陶谦之子陶商打得落花流水,故而对闸背庄印象深刻,顺带着,对闸背庄的主事人王安,亦有所印象。

只见王安呼吸微弱,面色煞白,萧啸令大信调制一碗糖水喂喝,王安方才略有精神。王安略一睁眼,看明其中一人正是萧啸,面露喜色,道:“二公子,为我们报仇。”

萧啸道:“劫庄之人是谁?”

王安有气无力,道:“来犯贼人,皆是蒙面而来。”说罢,喘气不已,又接续道:“不过领头之人,被其部众换做黯奴。”

黯奴?贼众首领,怎会被称为奴?这是外号,萧啸立时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萧啸道:“既知贼首,便是有迹可循。我先命人为你治伤。”

王安却是摇头道:“我是不成了,公子莫在为小人费心。烦请公子为小人给菲总领带句话,王安辜负了菲总领信任,没能保住孟楼庄。”说至此处,不禁眼泪横流,道:“近几月,屡有贼人劫掠咱们萧氏农场,菲总领特意将我调往州界之地的孟楼庄,就是要让我带领庄人,抵御贼人。今日我一时大意,被贼人趁隙偷袭得手,虽拼死抵抗,却让孟楼庄尽毁贼人之手,愧对菲总领所托,焉有面目再见菲总领。”话毕,顿时气绝。

众人见王安突的气绝,不由一阵沉默。

良久,萧啸才道:“先将王安尸首安置在旁,明日一早,再去孟楼庄查看。”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萧啸便领众人向孟楼庄行去。

待至孟楼庄,只见庄院内粮食、活禽皆被掳走,只余下一片片尚存的桑田、庄稼地。庄园房舍已被烧个精光,只余灰烬,灰烬之中,尚有数十被烧焦的尸首,庄院内,亦横七竖八躺着庄中农人尸体。

众人上下检查一遍,庄中无一活口,庄内连同被烧焦的尸体,一共一百二十七具。

萧啸一见孟楼庄的大小规模,知道是属于配备百人标准的萧氏农场。以此推算,前来劫庄的人,至少有二十几个贼人在王安等人抗击中遭到反杀。

或许是因为王安率领庄客激烈反抗,激怒了贼人,才被贼首黯奴下令屠庄。

不过这黯奴也够狠,为了不让人查出证据,竟然将被反杀的同伙,丢弃在庄院之中,一把火烧个干净,进而毁尸灭迹。当真是个狠辣的主。

萧啸在场中,逐一翻看被烧焦的尸首,想要查出线索,可惜一无所获,只得暂且收手作罢。

只因烧焦的尸体已不能分辨敌我,萧啸只得命人将烧焦的尸首一起挖坑合葬,又令一众侍卫另掘大坑,将死在房舍之外的庄客合坑同葬。至于王安,萧啸则让其单人入坟,立下石碑,以记其名。

“此仇必报,此地不容有弃。此后,这里便换做王安庄。”萧啸心头决意。

忙完此间事,已然日落。萧啸便令就在庄院内露营过夜。

次日一早,萧啸召集众人,启程再返兰陵。

露营之地,众人围拢,各持一锅,吃罢晚饭之后,各自安歇。

因胡昭新入,未有帐篷,而萧啸帐篷较大,躺睡两人亦绰绰有余,故而这几日胡昭便与萧啸同住。

萧啸重生千年,自是所知甚丰,加之此世得拜卢植为师,亦可谓饱学之士。胡昭学识渊博,精通典史。二人时常促膝长谈,畅古论今,评足时事,相谈甚欢,相互之间,所知愈深,越加敬重。

此种情况,换个说法,便是:食则同桌,寝则同床。

是夜,萧啸与胡昭又畅谈至深夜,谈性正浓时,却听得在外值夜的大智轻声相禀。

萧啸出了帐篷,正待问话,大智向北一指,萧啸顺眼望去,遥见数里之外,微有火光,在夜色之中,分外惹眼。

大智道:“大信已率人前去探查,不时应当便会。”

萧啸微微点头,遥望而去,火势却是越来越旺。

不多时,大信引领数骑而回,身后背负一人,面色却是沉重。

大信于营地放下带回之人,只见其人身中数刀,满身血迹,面色灰败,出气多,入气少,已是难复生机。

大智见大信脸色难看,不由问道:“是怎生回事?”

大信听罢,恨声道:“是萧氏农场,遭劫了。”

萧啸一听,声色变冷:“可曾探查清楚?”

萧啸有所质疑,正有其理。

原来,萧啸此前曾全盘掌握萧氏农场各地庄院的地理位置,在萧啸的记忆之中,沛县附近的三州交界之地,并未设有萧氏农场庄院,若是知晓附近设有农庄,萧啸必定会率众到宿,以避免露宿之苦。

此时突然说附近有萧氏农场遭劫,焉能不让萧啸有所质疑。

其时,萧啸率军出征讨伐董卓已然一年有余,期间萧菲从未断过萧氏农场的扩张进程。关东联军与董卓在洛阳附近大战,关东诸州的郡县百姓,皆流离失所,外逃故土,向荆南、青徐之地逃难,萧菲趁机大量收留流民,扩充萧家各项产业,又借助海运之利,向交州南海、夷洲大量运送流民,仅一年的运送之量,可比之以往三年总和。

沛县附近的萧氏农场,乃是半年前开辟,萧啸自然不知。

听得萧啸质询,大信慌忙拜道:“着火之处是萧氏农场的孟楼庄。”说罢,又指了指地上之人,道:“我去时,这人尚有口气,我问了清楚。”

竟然有人进入萧氏农场杀人防火打劫,萧啸一念至此,怒气冲天,问道:“庄上如何情势?”

大信道:“大信去时,未见劫掠之人,庄上房舍,火势甚猛,我等入之不得,不知内中情形,不过···不过房舍之外,横竖有数十尸首,我等一一查遍,只有这人还有口气,问了几句,又担心火势牵连,是以先行带回。”

萧啸听罢,强按怒气,走向大信带回所躺之人,近前一看,只觉面熟,略一回想,方才记起,此人便是郯城萧氏农场闸背庄的主事人王安。

此前萧啸曾在闸背庄外,将前来找麻烦的陶谦之子陶商打得落花流水,故而对闸背庄印象深刻,顺带着,对闸背庄的主事人王安,亦有所印象。

只见王安呼吸微弱,面色煞白,萧啸令大信调制一碗糖水喂喝,王安方才略有精神。王安略一睁眼,看明其中一人正是萧啸,面露喜色,道:“二公子,为我们报仇。”

萧啸道:“劫庄之人是谁?”

王安有气无力,道:“来犯贼人,皆是蒙面而来。”说罢,喘气不已,又接续道:“不过领头之人,被其部众换做黯奴。”

黯奴?贼众首领,怎会被称为奴?这是外号,萧啸立时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萧啸道:“既知贼首,便是有迹可循。我先命人为你治伤。”

王安却是摇头道:“我是不成了,公子莫在为小人费心。烦请公子为小人给菲总领带句话,王安辜负了菲总领信任,没能保住孟楼庄。”说至此处,不禁眼泪横流,道:“近几月,屡有贼人劫掠咱们萧氏农场,菲总领特意将我调往州界之地的孟楼庄,就是要让我带领庄人,抵御贼人。今日我一时大意,被贼人趁隙偷袭得手,虽拼死抵抗,却让孟楼庄尽毁贼人之手,愧对菲总领所托,焉有面目再见菲总领。”话毕,顿时气绝。

众人见王安突的气绝,不由一阵沉默。

良久,萧啸才道:“先将王安尸首安置在旁,明日一早,再去孟楼庄查看。”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萧啸便领众人向孟楼庄行去。

待至孟楼庄,只见庄院内粮食、活禽皆被掳走,只余下一片片尚存的桑田、庄稼地。庄园房舍已被烧个精光,只余灰烬,灰烬之中,尚有数十被烧焦的尸首,庄院内,亦横七竖八躺着庄中农人尸体。

众人上下检查一遍,庄中无一活口,庄内连同被烧焦的尸体,一共一百二十七具。

萧啸一见孟楼庄的大小规模,知道是属于配备百人标准的萧氏农场。以此推算,前来劫庄的人,至少有二十几个贼人在王安等人抗击中遭到反杀。

或许是因为王安率领庄客激烈反抗,激怒了贼人,才被贼首黯奴下令屠庄。

不过这黯奴也够狠,为了不让人查出证据,竟然将被反杀的同伙,丢弃在庄院之中,一把火烧个干净,进而毁尸灭迹。当真是个狠辣的主。

萧啸在场中,逐一翻看被烧焦的尸首,想要查出线索,可惜一无所获,只得暂且收手作罢。

只因烧焦的尸体已不能分辨敌我,萧啸只得命人将烧焦的尸首一起挖坑合葬,又令一众侍卫另掘大坑,将死在房舍之外的庄客合坑同葬。至于王安,萧啸则让其单人入坟,立下石碑,以记其名。

“此仇必报,此地不容有弃。此后,这里便换做王安庄。”萧啸心头决意。

忙完此间事,已然日落。萧啸便令就在庄院内露营过夜。

次日一早,萧啸召集众人,启程再返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