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老宅(1/2)
一大清早,村长就准备好了,馒头,粥,咸菜和水煮鸡蛋。我们向村长交代了,一会儿要去看看案发现场。村长也说,吃完东西就马上帮忙给我们找住的地方。
我们吃过饭简单收拾后,就听见村长院门口有人喊:“谭四弟,谭四弟!”
村长连忙去开门,就看见昨天那位帮我们带路的老大爷,他笑嘻嘻的对村长说:“知道你这来客人了,我来帮忙。”
村长和大爷看起来十分熟络,看村长的表情倒像是没想到大爷能来的模样。请大爷走进屋,见到我们对我们寒暄几句。
村长也对大爷说:“这几个娃,是派来查王晓释当年那起意外的事故的。”最后几个字咬的格外重。我只能低着头继续听两个人客套。
大爷又转头对我们说:“你们,可是真要去那宅子?”
村长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大爷的问话,说:“现在咱们可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村长对我们说道:“警官们,你们要去就跟着老李走,村里有啥事他几乎都知道。我先去村子里帮你们问问有可以住的地方没。”
那位姓李的大爷轻轻叹了一口气:“走吧,到了那你们查好了就尽快出来。”
村长笑着打断李大爷说:“不碍事的。倒是你固执二十年了,现在到热心起来了。”
李大爷没有回话,看样子像是有些生气,往前走去。
到了案发现场,这座老屋,前面的大木门,被厚重的铁链锁着,门上贴了一张,青蓝色泛白的符,红色字迹模糊,显然是被贴在这很久了。季风拿出钥匙打开大门。房屋里面被收拾的整整齐齐,一进门就有一只落满灰尘的木桌,这里已经几乎没有生活气息了。
季风说:“有关于死者的一些东西,他的父母并没有丢弃,就是想有一天案件能再次被调查。”
季风,宋颜和秦帆三个人认真的看屋子每个角落,搜寻线索。李大爷没有进门,就站在大门口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也没有进去,陪着站在门口的李大爷。
李大爷询问:“你是大官?”
我听后连忙解释:“不是的,李大爷,我在队里帮一些小忙。”
李大爷点点头,又说道:“这里可不干净,你们女娃娃,还是少来这种地方比较好。”
我笑着说道:“能出一些力就出一些力,不然,这些工作也总的有人来做不是吗?”
李大爷又点点头,拿起一杆旱烟点燃。说道:“之前调查这案子,那得有十几个警察,还有几个白大褂的大夫。”
我笑着对大爷说:“是,那是法医,看现场的。”
李大爷又叹了一口气:“是啊,结果布还是说意外死亡。”
我明白他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那是说上次十几个人调查都没查出个所以然,我们四个人,还时隔几年才调查,查出名堂,太难了。
我满脸赔笑,说:“李大爷,您要不先进去坐会儿等?”李大爷摇摇头,又站着等了一小会儿自觉地没趣,就告了别,说过会儿再来接我们。我听后也赶忙送他一段路。
这时,秦帆翻出了死者死亡当天身上穿的泳衣,红裙。
死者手脚被绳子捆绑,双手挂在屋梁上,全身其他部位都被绳索捆着,双脚离地十公分,我抬头看了看房梁上的痕迹脑海中浮现了画面。
之前法医鉴定报告上说,房梁上有陈旧性磨损,也就是说,死者这样捆绑自己或者被人捆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也有过几次,王晓释要求自己回老宅,就是为了捆绑自己。
并且死者脚边上有一条倒了的小板凳,也就是说死者被吊起来之前是踩在板凳上的,而不是网络上传的“仅凭一己之力怎么把自己吊起来呢?”网上为了吸引人眼球,刻意减少了一些东西,又加上去一些东西,从而更完美的编造故事,让网友深陷取魂作案的假象中。
而且这条翻倒在地的小板凳,也许就是死者王晓释的死亡原因。因为凳子翻倒,没能如期站到上面,导致长期缺氧窒息死亡。
死者当天里面穿了女性泳衣,身上穿着一条红色的裙子,裙子上还别着一朵白花,这是其堂姐的衣服,是他堂姐很久之前就扔掉的衣物,是被死者自己捡来的么?这个可能性很大。也难怪会被认定窒息意外死亡。
这时季风打开了老宅的后门说道:“要说疑点嘛,很久之前我就觉得奇怪,王晓释父亲赶回家时,平时进出的大门和侧门却怎么都打不开,他绕到后门,后门虚掩着,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而且这后门是从屋内插上门销,没有破坏的痕迹,所以肯定是从屋内打开的。谁在自己做一些私密的事,不是将全部门窗关好,反而是打开后门的门锁呢?”
宋颜接话道:“要说嘛!有第二个人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如果死者愿意配合他,那现场也应该会是这个样子。这个后门很可能就是那个嫌疑人自己打开走出去的,但是门栓在内所以没办法插上,但是又怕人看见所以不敢走正门,只能从后面走出去?”
我问道:“要不要去顺着,后门小路经过的人家询问一下。”
这时秦帆跑过来搭话:“我看档案上写着,当时警方找到一张光盘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十四章 老宅(2/2)
季风点点头。秦帆又问:“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这话一说出口,在场的人无不尴尬,宋颜扭着秦帆的耳朵,秦帆立刻辩解道:“到底是男上加男还是什么的,这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顿时明白了秦帆的用意,假设现场真的有第二人在现场的话,那么基本能根据这光盘确定是男是女。
我问道:“什么年代了,就算是三年前,手机网络也是很发达的,谁还会看光盘啊?”
宋颜低声说道:“难不成别人送的?或者也是像那衣服一样很早之前就捡来的旧物件。”
这都已经无从考证了吧。
我站起身来,顺着后门往外看去,一丛丛灌木树林,将这里遮盖的十分隐蔽。屋后面,一个窗户的玻璃碎了,墙上还留着几只泥泞的猫爪印。此时我的思绪十分混乱,如果真的如网上说的,死者是被一个深信取魂之术的人杀害,那么怎么才能让死者这么配合呢?难不成是诱导。
也许那张光盘就是诱导证据?
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张青青案件,对季风说:“王晓释死亡时间是14日星期三中午吧?”
季风点点头,我又说:“那不是放假的日子啊?是不是应该去学校问一下,死者之前有没有过旷课记录。”
秦帆跑过来拿出一瓶矿泉水,递给我,献媚的说:“神婆,怎么样?要不要给你按照资料布置一下现场啊?”
季风疑惑地问:“难道像电影里那样还原现场,身临其境,情景还原?”
我无奈的摇摇头:“没那么神奇,不过还原一下,有时候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布置现场时就可以体现出来,往往能注意到平时不在意的小细节。”
于是决定,我和宋颜去拜访,后门小路沿途的住户,季风和秦帆继续留在这找光盘,顺带布置现场。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径,土路上面铺了几块青石板,边上的灌木许多年没被修剪过,枝丫已经延伸到路面上了。
这条小路有一小节路过一户人家的房后。然后小路就直通村后面的地里。
据档案里面死者王晓释的父亲的口供描述,之前村子里面是有一块他们家的租的地,没有打工挣得多,所以就将地卖了。这个屋后面的门啊,除了有门栓,还有一块木板和钢筋挡着,但是案发当天,门被打开,木板和钢筋就立在一旁。
我用手拍了拍身前的宋颜,问道:“这,还用去问一问吗?”
宋颜明白我的意思,也犹疑着。眼前的这户人家,只有前面一个大门,房后面是没有大门的,如果嫌疑人是从这栋房子里出来作案,那么必定会经过泥泞的路段,从而留下脚印。就算是从前门进,那么从后门走也是会留下脚印。除非?除非他顺着小路走到地里去了?
当然,也应该不可能是从窗户爬出来,这家窗户高,窗口小,还封着栅栏,看那栅栏,锈迹斑斑,不像是新按上去的。
我对宋颜说:“要不,回去问问李大爷这家的情况,咱再决定?”
宋颜点点头,没有说话就回到老宅里去了,我一个人站在枯木从里发呆。其实要说嘛!现在最大的疑问其实是,连屋子里都没有第二个人的脚印。这一点真的很叫人不解。那么也许第二个人根本不在现场?而是远程操控的?
那么电子信件,网络,电话短信这些都可以排除了,当时的警察不会不去最先排查这些情况。开玩笑的吧,难不成是飞鸽传书?
无论如何,当年的现场勘测是一定要问一问在场的警察了。
等我回到屋里头,就看见秦帆拿一些麻绳就往自己身上缠。
我问:“你抽啥风?弄点衣服代替不就行了,你绑自己干嘛?”
秦帆说:“你懂个什么?只有自己体验过,才能明白死者当时的处境。”然后嘿嘿一笑,“跟电影学的。”
他直接按照档案上记录的方法将自己绑了起来。站到板凳上,先把自己的脚绑好,之后再蹲下系好秤砣,又拿出一条绳子,站起来将身子四肢和脖子绑了起来。拿出第三根绳子将它与第二条绳子连接好,向房梁上抛。
大概抛了五六分钟才将绳子抛了上去,然后绑紧缠在手腕上。
这一顿操作将近得有半个小时才完事。秦帆忍不住吐槽:“光绑上自己就已经这么难,更别说还要把针扎在自己的额头上了。”
宋颜摇摇头说:“肯定是循序渐进的。不会一开始就那么麻烦。至于多久开始的,就不知道了。只能知道这些衣物被王晓释的表姐已经抛弃很久了。当初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了解这些信息的也没有答案。案发现场后门打开确实是个重大疑点,地上没有第二个人的脚印。邻居没有发现异常声响。”
宋颜看了看门口的木桌继续说:“不过,除却可能会有的嫌疑人之外,谁会是见过死者最后一面的人呢?是在什么时间见到的呢?还是应该去问一下当初接受这件案子的警察。”
吃剩下一半的泡面,提前所要的生活费,种种迹象表明死者并没有自杀的倾向。当初的法医报告,种种现象表明现场根本没有第二个人在场。难不成王晓释真的是被网络不良信息诱导,才酿成悲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