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福运农娇:一品锦鲤夫人 > 第220章 鲜货铺子

第220章 鲜货铺子

宁金金把东西拿出来,几颗黑乎乎的冻梨泡进清水里,搁在炕上解冻。

冻蓝莓和冻山莓就直接放在了桌子上,稍稍化冻之后就可以吃了,果味浓郁,果肉还处在冰沙状,在炕烧得热热的屋里吃别有一番风味。

宁金金前世是南方村子里出生长大,到了冬天又阴又冷,全靠火盆取暖。

一直等到上了大学、有一点小小的事业、可以肆无忌惮在冬天的屋里享受空调了,宁金金才理解到那些来自东北的同学冬天守着暖气吃冰棍的乐趣,简直让人上瘾。

不光宁金金上瘾,初次体验到这样新奇吃食的桑立远更上瘾,对着稍稍化冻的蓝莓和山莓一口一个,冰沙在齿间嚼得咯吱吱响,转而又融化成酸甜的汤水,顺着喉咙消失不见了。

其实宁金金也是不久之前才发现还有这么个法子的,去年春天买下的后山,种了一山的树苗,绝大多数都没能挂果,但因为有灵泉水灌溉,再加上张老爷子实在是个中老手,其实也收获了不少。

但宁金金没舍得卖,大多都用来走人情了,古代的小村小镇里,哪怕是正当季,也没什么水果可吃,享用这些鲜货也是需要资本的,用来做人情又好看又实在。

虽说冻梨在前世就是北地的特产,但眼下却并不是这么回事,北地冬天的鲜货恨不得能卖出天价来,天寒地冻的,家里要是有非得几层被子地包起来保存不可,谁会扔到大雪天里冻黑?

少不得,又让宁金金窥见商机了。

这样处理的鲜货既好吃,还容易储存,在冬天更好,天时地利,还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

“这到底是什么果子?我以前竟然没有吃过,小小的一个,味道却很足。”

桑立远十分尽兴地嚼了一阵儿,又瞄上了瓷盆子里黑乎乎的梨,嘴里得了闲儿,这才开口问宁金金。

“这都是些野果子罢了,这叫蓝莓,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地果’,这是山莓,也叫树莓、山泡,山里都长着,只有小娃们嘴馋了去找着吃。去年清理后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大丛,我叫张伯伯把它们分开,特地种了起来,得了不少果子。”

宁金金说着,桑立远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还有些印象,不过你是怎么想出来这么个吃法儿的?现在你家存货多少?拿去卖肯定不少银钱。”

宁金金笑了笑:“是要拿去卖的,不过不是今冬,这后山上今年才开始出果子呢,去年收下来的有限,我们自家都不够吃。”

“看得出来,如今你是不缺银钱了。”

“那是自然,前年冬天的鲜菜家里一般一点儿不留全都卖出去,现在又不差这点子银钱了,就留了四个箱子自种自吃,当然不能委屈了自己。”

宁金金说着,看篮子里的吃得差不多了,又跑去屋外抓了几大把回来和桑立远分享。

“我是这么想的,今年无论如何家里也要开个铺子了!主要是这些鲜货,不光山上的果子,你知道我家菜也种得好,今年养在后山上的鸡鸭也该成个体统了,鸡蛋、整鸡也可以往外卖。”

“况且我还在粮铺里淘到了北地种得少的好东西,有果子、也有鲜菜,现在家里光是待种的地就有四十多亩,若是光种粮食,也赚不了什么,还是种这些鲜货赚钱。”

宁金金一边儿说,桑立远在旁边听着,连连点头。

他早知道这小丫头的脑子非比寻常,更何况认识一年多了,震惊打击多了,也就不甚在意,因此很是淡定。

“这是个好法子,怎么,你家要开个鲜货铺子,是准备开在哪里?找没找到门面?”

“就是为这个和桑大哥你商量的,我去镇上看了几处,总没有满意的,家里没马车,县里又远些,所以看起来也麻烦,少不得要麻烦桑大哥你了。”

“这个好说,不过鲜货铺子我倒没接触过,别说没接触了,咱们这里竟没有开过的,南边倒是有,也跟杂货铺子、卖菜卖肉的摊子挑子似的,不成个体系。”

桑立远听了宁金金的主意,一点一点地和她客观分析起来。

“况且种这样多种类的菜和果子,得需要一个很大的门面才能放的下、不拥挤,况且活儿又琐碎,请人也是一笔银子,这又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了。”

宁金金摆了摆手,道:“这些我都想过,其实不大需要的,我想找个后院儿大的地方,前头门脸看得过去就成,本来就不指着散卖。”

桑立远听宁金金这么说,不自觉停下了继续去抓冻果子吃的手,知道宁金金指不定还有什么大主意,于是认真起来。

“桑大哥你也知道我家和香满楼的事儿,这一年下来,我家的鲜菜都送到了香满楼,用朱掌柜的话来说,这样儿十分方便,省得后厨干活的去早市上天天采买,况且鲜菜鸡蛋的种类品质也很稳定,不会出现今天能买到这菜,明日就买不到了情况,这一年下来,他们酒楼的水牌子都不用天天换,生意愈发稳定了。”

“所以我想的是,我家要开鲜货铺子,就直接往酒楼、客栈乃至大家子的后院儿里送去,散卖的话很有限,不过是周围几条街的人家,一个伙计就足可以应付。”

“送货的也省心,多了远了就用车,少点近点的就挑挑子,左右都是力气活,我家这边的佃户们能出一部分人,剩下的再找一些也就够了。只是牵扯到和各处往来,需要一个很好的账房先生。”

宁金金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下来,这才是她真正需要帮忙的地方,一个是县城里合适的门面房,一个是账房先生的人选。

桑立远点点头,大手一挥:“这没什么问题,等我过些日子回县里就帮你寻摸。”

“不着急,至少过了冬,等菜什么的长起来才用得到。”

见事情解决,宁金金心里也轻松不少,桑立远手下有两家布庄不假,但她能参与的也不过是成衣的买卖,虽说桑立远和她合作并没有私心要多赚她,但客观限制也很大,而且桑立远本人也没有想过要再扩大经营,她能积攒的财富和人脉也有限。

若是鲜货铺子开起来,再加上她每年在布庄上赚的银钱,从今年开始算,不出一二年,宁金金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大布庄了!

--

作者有话说:

回来晚了,希望第二更能赶上十二点……

宁金金把东西拿出来,几颗黑乎乎的冻梨泡进清水里,搁在炕上解冻。

冻蓝莓和冻山莓就直接放在了桌子上,稍稍化冻之后就可以吃了,果味浓郁,果肉还处在冰沙状,在炕烧得热热的屋里吃别有一番风味。

宁金金前世是南方村子里出生长大,到了冬天又阴又冷,全靠火盆取暖。

一直等到上了大学、有一点小小的事业、可以肆无忌惮在冬天的屋里享受空调了,宁金金才理解到那些来自东北的同学冬天守着暖气吃冰棍的乐趣,简直让人上瘾。

不光宁金金上瘾,初次体验到这样新奇吃食的桑立远更上瘾,对着稍稍化冻的蓝莓和山莓一口一个,冰沙在齿间嚼得咯吱吱响,转而又融化成酸甜的汤水,顺着喉咙消失不见了。

其实宁金金也是不久之前才发现还有这么个法子的,去年春天买下的后山,种了一山的树苗,绝大多数都没能挂果,但因为有灵泉水灌溉,再加上张老爷子实在是个中老手,其实也收获了不少。

但宁金金没舍得卖,大多都用来走人情了,古代的小村小镇里,哪怕是正当季,也没什么水果可吃,享用这些鲜货也是需要资本的,用来做人情又好看又实在。

虽说冻梨在前世就是北地的特产,但眼下却并不是这么回事,北地冬天的鲜货恨不得能卖出天价来,天寒地冻的,家里要是有非得几层被子地包起来保存不可,谁会扔到大雪天里冻黑?

少不得,又让宁金金窥见商机了。

这样处理的鲜货既好吃,还容易储存,在冬天更好,天时地利,还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

“这到底是什么果子?我以前竟然没有吃过,小小的一个,味道却很足。”

桑立远十分尽兴地嚼了一阵儿,又瞄上了瓷盆子里黑乎乎的梨,嘴里得了闲儿,这才开口问宁金金。

“这都是些野果子罢了,这叫蓝莓,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地果’,这是山莓,也叫树莓、山泡,山里都长着,只有小娃们嘴馋了去找着吃。去年清理后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大丛,我叫张伯伯把它们分开,特地种了起来,得了不少果子。”

宁金金说着,桑立远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还有些印象,不过你是怎么想出来这么个吃法儿的?现在你家存货多少?拿去卖肯定不少银钱。”

宁金金笑了笑:“是要拿去卖的,不过不是今冬,这后山上今年才开始出果子呢,去年收下来的有限,我们自家都不够吃。”

“看得出来,如今你是不缺银钱了。”

“那是自然,前年冬天的鲜菜家里一般一点儿不留全都卖出去,现在又不差这点子银钱了,就留了四个箱子自种自吃,当然不能委屈了自己。”

宁金金说着,看篮子里的吃得差不多了,又跑去屋外抓了几大把回来和桑立远分享。

“我是这么想的,今年无论如何家里也要开个铺子了!主要是这些鲜货,不光山上的果子,你知道我家菜也种得好,今年养在后山上的鸡鸭也该成个体统了,鸡蛋、整鸡也可以往外卖。”

“况且我还在粮铺里淘到了北地种得少的好东西,有果子、也有鲜菜,现在家里光是待种的地就有四十多亩,若是光种粮食,也赚不了什么,还是种这些鲜货赚钱。”

宁金金一边儿说,桑立远在旁边听着,连连点头。

他早知道这小丫头的脑子非比寻常,更何况认识一年多了,震惊打击多了,也就不甚在意,因此很是淡定。

“这是个好法子,怎么,你家要开个鲜货铺子,是准备开在哪里?找没找到门面?”

“就是为这个和桑大哥你商量的,我去镇上看了几处,总没有满意的,家里没马车,县里又远些,所以看起来也麻烦,少不得要麻烦桑大哥你了。”

“这个好说,不过鲜货铺子我倒没接触过,别说没接触了,咱们这里竟没有开过的,南边倒是有,也跟杂货铺子、卖菜卖肉的摊子挑子似的,不成个体系。”

桑立远听了宁金金的主意,一点一点地和她客观分析起来。

“况且种这样多种类的菜和果子,得需要一个很大的门面才能放的下、不拥挤,况且活儿又琐碎,请人也是一笔银子,这又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了。”

宁金金摆了摆手,道:“这些我都想过,其实不大需要的,我想找个后院儿大的地方,前头门脸看得过去就成,本来就不指着散卖。”

桑立远听宁金金这么说,不自觉停下了继续去抓冻果子吃的手,知道宁金金指不定还有什么大主意,于是认真起来。

“桑大哥你也知道我家和香满楼的事儿,这一年下来,我家的鲜菜都送到了香满楼,用朱掌柜的话来说,这样儿十分方便,省得后厨干活的去早市上天天采买,况且鲜菜鸡蛋的种类品质也很稳定,不会出现今天能买到这菜,明日就买不到了情况,这一年下来,他们酒楼的水牌子都不用天天换,生意愈发稳定了。”

“所以我想的是,我家要开鲜货铺子,就直接往酒楼、客栈乃至大家子的后院儿里送去,散卖的话很有限,不过是周围几条街的人家,一个伙计就足可以应付。”

“送货的也省心,多了远了就用车,少点近点的就挑挑子,左右都是力气活,我家这边的佃户们能出一部分人,剩下的再找一些也就够了。只是牵扯到和各处往来,需要一个很好的账房先生。”

宁金金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下来,这才是她真正需要帮忙的地方,一个是县城里合适的门面房,一个是账房先生的人选。

桑立远点点头,大手一挥:“这没什么问题,等我过些日子回县里就帮你寻摸。”

“不着急,至少过了冬,等菜什么的长起来才用得到。”

见事情解决,宁金金心里也轻松不少,桑立远手下有两家布庄不假,但她能参与的也不过是成衣的买卖,虽说桑立远和她合作并没有私心要多赚她,但客观限制也很大,而且桑立远本人也没有想过要再扩大经营,她能积攒的财富和人脉也有限。

若是鲜货铺子开起来,再加上她每年在布庄上赚的银钱,从今年开始算,不出一二年,宁金金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大布庄了!

--

作者有话说:

回来晚了,希望第二更能赶上十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