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福运农娇:一品锦鲤夫人 > 第216章 日子

第216章 日子

若说为着一家团聚,为着小姑姑和姑父的心病儿,宁金金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想盼着杜闻远快点从军营里头回来的,但回来之后呢?

杜闻远回来之后,她在这个家的身份还能他同之前一样自在么?就算现在她小,说不上什么,再过些年她大了,少不得就要顺理成章了。

宁金金心里细细地盘算了一番,要说小姑姑家的家教是真没什么好指摘的,杜闻远虽然是过继来的,但言传身教之下,人肯定是好的,此为其一。

其二就是她在杜家这么长时间,小姑姑和姑父是真拿她当亲姑娘来疼,若是这门亲事真成了,虽说是婆家,但也和娘家没什么差别,断然不会叫她受了委屈,光从这个上来算,已经不知道比现在的盲婚哑嫁好上多少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她上辈子因为生计等等问题,别说恋爱了,连暗恋都不曾有过,认真算起来二十五六岁的人,感情史上还是一片空白,若是这辈子就这么顺理成章地结婚嫁娶,倒是有违她的所愿,她还没能好好谈一场恋爱呢。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小姑姑和姑父这里未尝没有商量的余地,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先找到杜闻远的下落要紧。

想到这里,宁金金开了口:“小姑姑,你怎么糊涂了,咱家现就有辽北府的人,胡三一家不就是辽北府的么?听说他家就在边城,等忙过了春种,给他些钱财盘缠,让他去辽北府的军营里打听打听,不愁找不到远哥哥的下落。”

宁氏听到宁金金这么说,这才稍稍宽心,点了点头:“金金说得对,实在不成,咱们也能抽出空子来一起去打听打听,就算一时回不来,也该听到个准信儿,再说别的。”

“这孩子也不知怎么回事,离家这么久了,究竟是耽误了还是狠心……”

宁氏说着心里又难受起来,好在家里人都在,宁奶奶和吴氏倒着班地劝,这才好转。

不一会儿,佃户上的人都吃完了,进来道谢,杯盘碗盏桌子凳子也都收拾齐全,丁氏和小刘氏带着女人们去村里挨家挨户还上,这才进来,又说了一会子闲话。

眼看着到了申时,坐过席后就被里正一家请去商量打一张书桌子的高家父子也回来了,正准备回去,宁阳一家也正好搭他家的车,于是宁氏又起身忙活收拾起东西来。

朱掌柜带来的酱货拾了满满一大碗,席面上没用到的肉丸也收拾了一碗,再到多出来的干果子和糕饼也收拾出来不少,杜二不喝酒,于是把剩下的两小坛子酒也带上了。

吴氏推拒不成,只好收下,把人都送走了,佃户们也要回自己住处,临走时杜二还嘱咐了两句,现在原来的老宅子也空出来,让他们自己商量着哪一家搬过去先住着。

都走了,一家人围坐在大堂屋里,地上满满当当的都是各种随礼,宁金金拿着算盘,正拉着宁氏一起算账。

“大伯家倒是没给鸡蛋,随了足足五钱银子的礼钱,又送了好些鞋袜来,我和弟弟们这两年都不用另做新的了。”

说着,宁金金把这些都记在人情的本子上,剩下的人家不过就是一些干菜蘑菇,村子里随礼能有个什么,能带两把子鸡蛋来就算厚礼了。

“年下时候大哥硬要把给闻全媳妇看病请大夫的银钱给我,我没要,到底还是送了来。”

杜二和杜闻安在一旁分着东西,闻言说道。

“你别说,就连大嫂子也来找过我一回,硬是被我给推了,现在这样送了来,倒是没法儿再拒绝,也太客气了些。”

“二丫家又送了一套大针线盒子来,还有一斤红糖,别的没有,我就爱这个,过两天还说让丁犁叔给我们扎风筝玩。”

这段日子算是和二丫家里走得近了,也知道杜家不缺这些干菜蘑菇什么的,这礼倒是用了心的。

“你丁五婶子家是一把铁皮的大水壶。”

“里正家给得也多了些,送了两斤红糖,三斤白糖,一大罐子猪油,足有十多斤。”

“小姑姑,咱们家往他家的去的东西也不少,更何况瑞子哥还在咱们这儿读书,不能说是应该的吧,也不用觉得不受用。”

宁金金把东西记下,一家人又说了一阵子话,天刚黑的时候就烧热水洗漱去睡了,累得连晚饭也不曾吃。

全家也只歇息了一日,就彻底忙起春耕了,先不说十四亩地在那儿摆着,还有个足足大半亩的用来种菜的后院儿,荒地更难开垦。

幸而布庄春天的成衣又大卖了一笔,宁金金手里多了四百多两银子,专拿出五十两来买了几头正当年的牛,统一养在后院的大牛棚里,平时就叫老钱来管着。

到了播种的时候,沉迷于起草底图的宁金金才恍然想起来自己还没把空间里头四种作物的种子备齐,恰好杜二来和她商量划地的事儿,原本答应了给她留出一亩地来种些新鲜东西,但现在来看却是有些困难。

一来现在家中人口多了,荒地并不能保证头一年的产量,况且没有这么多肥可用,好几家子都指着这六亩多好田地。

宁金金答应得也很痛快,她本有意在今年开个鲜货铺子,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要支撑起一个铺子,就得保证供货稳定,既然主打自家产出的东西,那就不能去进货。

一亩地不够用不说,后山也还没开始种果树,就算种上了少说也得用个一两年来稳定鲜果的产量,与其小打小闹断断续续的,不如再等等,等到明年她有更多准备的时候再说。

不过杜二担忧的问题宁金金却不担心,家里往年留下的粮种不多,他们家新买了荒地,第一年衙门上也不会发粮种,但是宁金金空间里的粮食已经收了一茬。

本着空间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宁金金准备拨出一半来做家里种田的种子,剩下的一半再加工处理,想办法掺到家里平时吃的粮食米面中,全方位让家里人享受空间的产出。

有好种子在,就算是荒地,多少也能收些东西,不至于第一年在种地上打饥荒,这方圆的田地浇水全指着后院的一口深井,宁金金只有得空就去往井里倒灵泉水,不愁种不出东西来。

--

作者有话说:

回来晚了,第三更可能赶不上十二点前,大家可以留着明天看~

若说为着一家团聚,为着小姑姑和姑父的心病儿,宁金金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想盼着杜闻远快点从军营里头回来的,但回来之后呢?

杜闻远回来之后,她在这个家的身份还能他同之前一样自在么?就算现在她小,说不上什么,再过些年她大了,少不得就要顺理成章了。

宁金金心里细细地盘算了一番,要说小姑姑家的家教是真没什么好指摘的,杜闻远虽然是过继来的,但言传身教之下,人肯定是好的,此为其一。

其二就是她在杜家这么长时间,小姑姑和姑父是真拿她当亲姑娘来疼,若是这门亲事真成了,虽说是婆家,但也和娘家没什么差别,断然不会叫她受了委屈,光从这个上来算,已经不知道比现在的盲婚哑嫁好上多少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她上辈子因为生计等等问题,别说恋爱了,连暗恋都不曾有过,认真算起来二十五六岁的人,感情史上还是一片空白,若是这辈子就这么顺理成章地结婚嫁娶,倒是有违她的所愿,她还没能好好谈一场恋爱呢。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小姑姑和姑父这里未尝没有商量的余地,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先找到杜闻远的下落要紧。

想到这里,宁金金开了口:“小姑姑,你怎么糊涂了,咱家现就有辽北府的人,胡三一家不就是辽北府的么?听说他家就在边城,等忙过了春种,给他些钱财盘缠,让他去辽北府的军营里打听打听,不愁找不到远哥哥的下落。”

宁氏听到宁金金这么说,这才稍稍宽心,点了点头:“金金说得对,实在不成,咱们也能抽出空子来一起去打听打听,就算一时回不来,也该听到个准信儿,再说别的。”

“这孩子也不知怎么回事,离家这么久了,究竟是耽误了还是狠心……”

宁氏说着心里又难受起来,好在家里人都在,宁奶奶和吴氏倒着班地劝,这才好转。

不一会儿,佃户上的人都吃完了,进来道谢,杯盘碗盏桌子凳子也都收拾齐全,丁氏和小刘氏带着女人们去村里挨家挨户还上,这才进来,又说了一会子闲话。

眼看着到了申时,坐过席后就被里正一家请去商量打一张书桌子的高家父子也回来了,正准备回去,宁阳一家也正好搭他家的车,于是宁氏又起身忙活收拾起东西来。

朱掌柜带来的酱货拾了满满一大碗,席面上没用到的肉丸也收拾了一碗,再到多出来的干果子和糕饼也收拾出来不少,杜二不喝酒,于是把剩下的两小坛子酒也带上了。

吴氏推拒不成,只好收下,把人都送走了,佃户们也要回自己住处,临走时杜二还嘱咐了两句,现在原来的老宅子也空出来,让他们自己商量着哪一家搬过去先住着。

都走了,一家人围坐在大堂屋里,地上满满当当的都是各种随礼,宁金金拿着算盘,正拉着宁氏一起算账。

“大伯家倒是没给鸡蛋,随了足足五钱银子的礼钱,又送了好些鞋袜来,我和弟弟们这两年都不用另做新的了。”

说着,宁金金把这些都记在人情的本子上,剩下的人家不过就是一些干菜蘑菇,村子里随礼能有个什么,能带两把子鸡蛋来就算厚礼了。

“年下时候大哥硬要把给闻全媳妇看病请大夫的银钱给我,我没要,到底还是送了来。”

杜二和杜闻安在一旁分着东西,闻言说道。

“你别说,就连大嫂子也来找过我一回,硬是被我给推了,现在这样送了来,倒是没法儿再拒绝,也太客气了些。”

“二丫家又送了一套大针线盒子来,还有一斤红糖,别的没有,我就爱这个,过两天还说让丁犁叔给我们扎风筝玩。”

这段日子算是和二丫家里走得近了,也知道杜家不缺这些干菜蘑菇什么的,这礼倒是用了心的。

“你丁五婶子家是一把铁皮的大水壶。”

“里正家给得也多了些,送了两斤红糖,三斤白糖,一大罐子猪油,足有十多斤。”

“小姑姑,咱们家往他家的去的东西也不少,更何况瑞子哥还在咱们这儿读书,不能说是应该的吧,也不用觉得不受用。”

宁金金把东西记下,一家人又说了一阵子话,天刚黑的时候就烧热水洗漱去睡了,累得连晚饭也不曾吃。

全家也只歇息了一日,就彻底忙起春耕了,先不说十四亩地在那儿摆着,还有个足足大半亩的用来种菜的后院儿,荒地更难开垦。

幸而布庄春天的成衣又大卖了一笔,宁金金手里多了四百多两银子,专拿出五十两来买了几头正当年的牛,统一养在后院的大牛棚里,平时就叫老钱来管着。

到了播种的时候,沉迷于起草底图的宁金金才恍然想起来自己还没把空间里头四种作物的种子备齐,恰好杜二来和她商量划地的事儿,原本答应了给她留出一亩地来种些新鲜东西,但现在来看却是有些困难。

一来现在家中人口多了,荒地并不能保证头一年的产量,况且没有这么多肥可用,好几家子都指着这六亩多好田地。

宁金金答应得也很痛快,她本有意在今年开个鲜货铺子,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要支撑起一个铺子,就得保证供货稳定,既然主打自家产出的东西,那就不能去进货。

一亩地不够用不说,后山也还没开始种果树,就算种上了少说也得用个一两年来稳定鲜果的产量,与其小打小闹断断续续的,不如再等等,等到明年她有更多准备的时候再说。

不过杜二担忧的问题宁金金却不担心,家里往年留下的粮种不多,他们家新买了荒地,第一年衙门上也不会发粮种,但是宁金金空间里的粮食已经收了一茬。

本着空间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宁金金准备拨出一半来做家里种田的种子,剩下的一半再加工处理,想办法掺到家里平时吃的粮食米面中,全方位让家里人享受空间的产出。

有好种子在,就算是荒地,多少也能收些东西,不至于第一年在种地上打饥荒,这方圆的田地浇水全指着后院的一口深井,宁金金只有得空就去往井里倒灵泉水,不愁种不出东西来。

--

作者有话说:

回来晚了,第三更可能赶不上十二点前,大家可以留着明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