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还能挽救(1/2)
苏老太太在一边也笑着赞成,“这很好啊,只要老亲家和几位舅母愿意,小娘子们放在我们家学东西最好不过了。
正好我们家小娘子少,我这几位孙女啊,都盼着能多几个姐妹来呢。”
苏老太太这话说的不假。
苏家其他人也都笑着看向了苏四婶。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苏四婶自家的意见,她愿意,那么就成了。
苏四婶是愿意的。
她话之前就说出去了。
她的养菌手艺宁愿教孙家的小娘子们。
她现在还是这个话。
让她不要和年纪大了的老父亲计较,她还真做不到!
就趁着这回,她要好好让她的老父亲看看,规矩,她是女子也能定!
于是,苏四婶开口了,“只要四位嫂嫂同意,那侄女们就留在我家。就如我家孩子爹说的,侄女们喜欢啥学啥。
哪怕我苏家人不会的,只要侄女们愿意学,我也请家里人想办法,送侄女们去学……”
哎哟,有这样的好事,谁能拒绝啊!
这回,连一直态度暧昧的孙家大舅母都抢着表态了。
同意啊!
不同意是傻子。
谁不同意,女儿们不恨她们才怪呢。
苏四婶见四位嫂子都抢着同意,脸上终于浮出了几分笑意。
然后看向了脸上尽是羡慕的侄子们,扬声道:
“因为你们祖父一直守着所谓的孙家的规矩……
以至于让大姑姑和姑奶奶那一辈,还有你们的祖母和娘亲,以及你们的姐妹们都受了大委屈。
所以大姑姑就立下规矩,大姑姑的养菌手艺不会主动教你们孙家的子孙!”
苏四婶说完在自家娘家侄子的脸上一个个看了过去。
苏家人也都看了过去。
所幸,孙家小郎君们虽有失望,却没见怨恨。
可见下一代还是能挽救挽救,好好教导的。
以苏老太太为首的苏家人都很欣慰。
在苏家人朴素的观念里,是希望身边的人都过的好。
就是同村的,或者邻村的人,只要人品好,都愿意帮一把。
何况孙家是苏家真正的姻亲,是苏四婶的娘家,是四房孩子们的外家。
这是很亲密的亲戚关系了。
苏家当然也希望孙家越过越好。
只所以苏家没有像对苏三叔岳家那般提前帮扶,都是看孙老头儿重男轻女对苏四婶不好造成的。
所以只要孙老头儿改正了,或者苏四婶出气了,苏家人是不会反对苏四叔和苏四婶帮扶娘家人的。
“这样吧,侄子们若是也愿意留在省城,咱们家几房这么多产业,侄子们愿意学哪个也学哪个。当然,要遵守你们大姑姑定下的规矩!”苏四叔开口了。
他话里的意思是,只要自家孩子娘不愿意教,他们就不能要求跟孩子娘学。
但其实,若是他们自己聪明肯琢磨,那还不是随便他们自学的?
这下不等孙家舅母们同意,孙家舅舅们就争先恐后的表示同意。
包括一直内心一直左右横跳的孙家大舅。
这下他们都终于明白了!
不是青娘夫妻不愿意帮扶他们,一切根源都在老孙家的那破规矩!
他们就想呢,苏家人在和月县是无人不夸的,苏家人帮的人千千万万,为何一直没有像苏家三房那般帮扶岳家呢?
原来呀!
都是孙家的那个破规矩害的。
“阿爹,儿子愿意让孩子们留在大姐和大姐夫身边学东西。
儿子不打算随你回老家了,儿子和我媳妇儿就留在省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54章 还能挽救(2/2)
孙四舅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他这么一说,孙三舅和孙二舅都纷纷附和。
孙大舅又是一阵为难。
孙大舅母这回倒是反应快,“我也留下,我在外面租宅子住,我也不回去了!”
孙二舅母就笑着道:“那正好,我们四家租住一起吧。”
他们都没钱,只能四家凑一起租个宅子住差不多。
再然后,就是做工呗。
哪怕孩子爹不用老孙家的祖传养菌子的手艺养活一家子,省城这么广阔,这么繁华,难道还找不到养活自己一家子的活计做吗?
最终,孙家四兄弟统一了意见。
都留在省城过活了。
反正老家那是他们的老子的家,他们都是给他们老子做活的。
到了省城,他们四家各做各的,挣的也都是自家的,多快活!
孙老头儿差点气晕了过去。
孙外祖母此时倒是恨不得扬声大笑起来。
真是,太痛快了!
这个死老王八羔子也有今天啊!
就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回老家,一个人守着他的破规矩,守着他的香蕈棚子过日子去吧。
所谓的孤家寡人,就是他了!
“这来一趟省城做什么啊?倒是闹的我一把年纪还妻离子散啊?”
被子孙和老伴抛弃的孙老头儿心气一下子被打完了,一下子像是老了十岁一般。
来时还一副大家长的派头,那身躯都挺得笔直笔直的。
如今看着,驼背勾颈的,委屈的撇着嘴,要哭不哭的,十分可笑又可怜。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孙老头儿根本无法去改变什么了。
苏四叔十分欢迎舅子们“弃暗投明”,很是大方的道:“孩子他舅舅,你们既然愿意留在省城也好!也不用愁没事情做。
我和青娘还要买好几座山头养鸡鸭鹅,养牛羊猪呢。只要你们肯干,就来帮我好好干。”
舅舅们都惊喜起来。
这多好啊。
能帮自家人做事那肯定帮自家人做事啊!
“你们若是愿意继续养香蕈也成,我借银子给你们建香蕈大棚。”苏四婶到底对娘家兄弟们保留着亲情的。
从这回闹这一出也能看得出来,娘家兄弟们对她还是有几分姊妹之情。
她心里也就和他们和解了,也是和她自己和解吧。
她也想和三嫂一样,和娘家人都亲亲热热的。
哪怕是五弟妹呢,她娘家没什么人了,可和弟弟妹妹那个热乎劲,就让她眼馋了。
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姐妹,哪能真的一点情面都不讲呢。
孙大舅和孙二舅听着大妹子这样说,更高兴了。
他们还是愿意养香蕈的。
苏四婶点头答应了。
孙三舅和孙四舅不想再去养香蕈了,其实他们在小时候都不喜欢。
孙三舅竟然是喜欢做瓦工的。
而孙四舅是喜欢读书的。
可到底年纪都大了,重新再学的话也不是不行,只是孩子们都大了,得挣钱养家糊口啊。
于是便都愿意跟苏四叔做养殖的活计去了。
孙家大舅母和二舅母肯定得帮自家男人养香蕈了。
孙三舅母和四舅妈打算去苏四婶的菌子大棚做活计。
这一家人都安排的好好的,大家都松了口气。
“你们……你们真就留在省城了?不跟我回老家了?”
孙老头儿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你们都不回去了,不怕乡邻们笑话啊?”
(宝们,今天继续加更叭,下午三点之前哈,若是没那么忙了,会提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