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财运旺旺:团宠农家小娇娘 > 第243章 馋大闸蟹 (加更章)

第243章 馋大闸蟹 (加更章)

   第243章 馋大闸蟹 (加更章)(1/2)

她们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可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在喜房里也开起了宴席啊。

还是婆家侄女们陪着新娘子婶娘用饭,这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

当然,看着这和谐的一幕,一些泪窝浅的祖母们眼睛都红了。

她们哪怕老的老了,到了中年的到了中年,可都是做人儿媳妇的。

是多年的媳妇熬成的婆婆。

若是当初她们嫁到婆家来时,能有这苏老五媳妇儿这样好的福气,该多好啊!

这回老苏家娶亲,这苏家庄的哪个女人不羡慕呐!

不管是七老八十的老婆婆,还是已经晓事的小姑娘们。

谁不想着若是自己也如这老苏家五儿媳妇经历这一遭就好了?

可能见到这一幕,她们也觉得值了。

还是有女子能得到婆家人这般倾心相待的。

哪怕她们没得到呢!

又想着,这老苏家人都这样厚道,这样良善,合该他们家发达了!

她们也很庆幸她们嫁到了苏家庄来,做了苏家庄的媳妇儿。

至少有老苏家在,她们的子孙后代都有希望了……

“好!好啊!好孩子们……”年纪最大的大祖母出声了,苏茵茵和彤彤忙去扶着老长辈们坐。

知道她们年纪大,吃的也少,这会子既然来喜房看新娘子,那就是吃过了。

弯弯几个又给长辈们泡茶。

五叔的喜房宽敞又明亮,还在喜房里摆了一套组合榻椅。

几位长辈都坐在了榻椅上,一边喊着新娘子用饭,一边喊着让苏茵茵几个也陪新娘子用饭,不必管她们。

苏茵茵就示意姐姐们赶紧陪着五婶用饭,等会子来看新娘子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她自己也抓紧吃了几口。

果然,来看新娘子的女眷越来越多了。

喜房里更热闹了。

五叔和五婶大喜的日子就这样在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中度过了。

老苏家最小的儿子也成家立业了。

对苏老太太来说,最大的心病不药而愈,喝了新媳妇敬的茶,苏老太太似乎又年轻了五岁。

五婶是个勤快又聪明的姑娘,新婚第一日,苏老太太发话让她歇着,什么都不用她做的,但她闲不住。

将宅子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

灶上的功夫也挺好,苏五叔之前是最爱吃苏茵茵做的饭菜。

如今,有了媳妇儿,就最喜欢吃媳妇儿为他做的饭食了。

五叔新婚几日后,大家伙多看得出来,五叔的干劲更足了。

五婶则夫唱妇随,给五叔打下手,帮着五叔养鹌鹑,养鱼养虾还有金毛蟹。

这金毛蟹的蟹苗是姜老爷托朋友给买的,当时买的第一批只有三千多只蟹苗。

当第一批的蟹苗过来后,苏茵茵一看,哎呀!

这不就是她前世最爱的“大闸蟹”嘛!

赶紧的又去找姜老爷,让他再想想办法多买点蟹苗回来。

姜老爷当时就明白了,这“金毛蟹”既然入了苏家小七的眼,那定是好东西!

于是也不吝啬,动用了更多的人脉,又给买了两万多的蟹苗运回了和月县。

苏茵茵便想着自己也养一批“金毛蟹”试试。

便和五叔分了第二批来的蟹苗,分得一万多蟹苗。

和月县的河网密布,小型的湖泊也有不少。

庄户人家称为“水塘”。

于是又去找了燕知县买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43章 馋大闸蟹 (加更章)(2/2)

了几个“水塘”用来养“金毛蟹”。

在大宁朝,湖泊山林皆可买,不过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湖泊吧,庄户人家种植庄稼需要水源的,就算买下了湖泊,那也只是可以用来养殖鱼虾蟹贝等。

庄户人家需要水源灌溉庄稼的话,那必须先紧着庄户人家来。

农业是大宁朝的根基,这个底线是不能变的。

苏茵茵根据上辈子看过的一个养大闸蟹的纪录片提取了一些养殖大闸蟹的技术要点。

然后将这些技术要点教给了苏五叔。

苏五叔很爱琢磨,这慢慢就琢磨出来一套改良型的养蟹技术要点。

当然也运气好,这蟹苗下好后,成活率还不错,就刚开始下的那几日,蟹塘边上有一些死蟹苗,后面几日就没见了。

加上五叔养蟹越来越得心应手,如今,苏茵茵的“蟹塘”也是五叔帮着打理。

苏茵茵养这个“金毛蟹”主要是育种。

她如今可不差银子,所以并不急着收获出售。

金毛蟹的成长周期大概要一年半左右。

今年平安越冬后,到明年的中秋节前后就能收获了。

而五婶对养“金毛蟹”尤其感兴趣。

后苏五叔就将养“金毛蟹”的技术全都教给了五婶。

苏茵茵的蟹塘就由五婶来打理了。

当然,这是后话。

时日飞快。

转眼又要到大哥大喜的日子了。

因苏茵茵一直在馋大闸蟹,她干脆提议大哥的喜宴上加上一道用蟹做的菜式。

所以在九月二十日时又去拜托姜老爷,然后二十六日从省城那边的郊县运了几百只成熟的“金毛蟹”回来了。

原本,苏阿爹和苏阿娘是打算大哥的喜宴如五叔的喜宴一样,用十八道菜式的。

但小闺女提议要加上用螃蟹做的菜式,那就干脆再加一道菜式。

苏家人也都说好。

一大家子见小七心心念念的想吃螃蟹,也都在盼着呢。

于是,苏大哥的喜宴便定了二十道菜式。

吃大闸蟹其实挺麻烦的,庄户人肯定嫌费事。

而且他们几乎都不会吃蟹,总不能蒸好的“金毛蟹”端上了桌,然后一桌一桌的教吧。

就算苏茵茵愿意教,可有些老人家想要教会也不是立即就能教会的啊。

所以苏茵茵打算先将蟹子蒸熟,然后熬成“蟹油”。

再用熬好的“蟹油”做一道蟹油豆腐,一道蟹油狮子头。

因苏家是要买“金毛蟹”办大事的,姜老爷动用人脉买的是最大最肥的“金毛蟹”。

这批“金毛蟹”最大的公蟹足有六两多重,最大的母蟹也有四两左右。

苏茵茵见到时,就欢喜的见牙不见眼。

当日傍晚就刷洗干净蒸了五十只蟹子,毕竟特意买的多,自家人先品尝品尝也是够的。

苏茵茵也没打算让家里人一人一只,而是要熬蟹油的。

蟹油熬出来后,再给家人们做个蟹油拌饭,大家先尝尝鲜。

巧的是,苏茵茵托姜老爷紧急买了一批金毛蟹的事被李老太爷知道了。

这位嗜吃如命的老人家,在苏茵茵家的螃蟹刚上锅蒸的时候,就坐着马车赶来了。

当然,还带着三个跟班。

楚瑾年,李慕麟还有一位竟是燕知府大人……

这下可将苏家人吓得一个够呛。

(宝们,明天见呀。明天争取更早点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