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10章 回京之后二三事

第810章 回京之后二三事

   第810章 回京之后二三事(1/2)

“嗯,你说得对,帝明师范学院是要抓紧时间办起来了;”

“朕都快要把这事给忘了。”

“这样吧;”

“正谦你在教育系统任职也有很多年了,经验丰富。”

“以后这一块的事情,不用都等着朕来安排,你自己也可以多拿主意、主动查缺补漏。”

“要增设什么、修改什么,直接向内阁提请草案即可。”

“朕现在事情越来越多,这种过于细分的事情,时常顾及不上。”

“像这次、不是紧要的事情还好;”

“若是下次是个紧要的事情,那就耽误事了。”

岳沐辰的提醒,让朱至澍想了起来。

并且由此不断深入、想的更多。

在朱至澍的设想里;

不但要抓紧建设乡学、县学、府学这种初级学府;

帝明学院、帝明军事学院、帝明医学院这种专业的大学,也要尽快的完善。

如此,大明的专业人才才会越来越多。

这次还好,只是个师范学院的事情;

但以后还有更多的大学要建立呢,例如工学院、农学院、商学院等等等等。

总不能每一个大学的设立,都自己去提起、去推动吧?

自己哪有那么多的时间?

官员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进一步的激发和增强;

自己也要给官员们更多的权力,不能啥都握在自己手上。

“臣谨记。”

“那回头臣便将设立师范学院的提议和草案交予内阁;”

“待陛下审议批复之后,便立即着手建设。”

岳沐辰躬身行礼,对朱至澍说道。

“好,辛苦正谦了。”

“以后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交给内阁;”

“若是紧要,也可以直接提交给朕。”

“就先这样吧,期待正谦的成果。”

朱至澍对此次交谈总结道。

他不得不主动终止这次小会,因为兵部尚书王用汲,这时候还在偏厅等着呢。

“明受,关于将匠造监的一些工坊划归兵部管理的想法,大致上就是如此了。”

“你听完之后觉得如何?不妨说说你的看法。”

待教育部尚书岳沐辰离去之后,坐在朱至澍对面的,又换了个人。

相应的,商议的议题也换了个。

由方才说的教育方面的事情,转入到了军事上。

随着大明工业的发展,如今匠造监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庞大;

而且随着大明各项工作都走上了正轨、匠造监各工坊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若是还和此前一般、将各工坊强行都安置在匠造监的框架下;

那各工坊受到的限制将更大,不利于各工坊之间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

所以朱至澍想到了要将匠造监拆散;

由各部各管各的工坊。

如此,不但专业更加对口、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权责也能更加的清晰。

而因为匠造监最初的工作中、最大头本就是为军队生产军械;

所以这拆分划属,自然就要从兵部开始了。

“臣无异议。”

“陛下方才所言;”

“要将火枪坊、火炮坊、火药坊、冷械坊,以及机械坊、特钢坊的一部,全部划归为臣的兵部直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10章 回京之后二三事(2/2)

“臣以为此策大善。”

“此前这些工坊、明明生产的都是军械,却都是归属于工部管理。”

“以至于每次交接军械的时候,都颇为麻烦。”

“尤其是在军械有问题、或者是将士们对军械的设计有想法的时候,沟通起来都极为不便。”

“如今陛下将这些个工坊划归为兵部直管;”

“便省去了这中间的许多波折弯绕、流程步骤。”

“不但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极大的提升军队装备的装备速度;”

“甚至是新式装备的研制,都能更加的快速、也能研制出更多适合军队的新装备!”

王用汲起身,激动的对朱至澍行礼说道。

作为兵部尚书的他,早已经苦两个部门之间的扯皮久矣!

很多时候最烦人的都不是装备本身;

而就是这没完没了的推诿扯皮。

如今权责归属终于要重新划分了;

王用汲已经看到了这些工坊在自己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勃勃生机;

军队也为之战力大增的美好前景。

“呵呵,如此便好。”

“若真是如明受所言,那也不枉费朕为此思虑许久。”

“但这些工坊,毕竟此前一直是在工部的管辖下做事的;”

“一时间全部划归兵部,恐怕各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

“这样吧,明受你回去先拿个接收方案出来,到时候朕叫上工部的谌尚书,大家一起好好的商议一下。”

“且朕有一个想法;”

“最好是明受你能挑选出一批干臣、先将他们派驻到工坊中任职一段时间;”

“待他们熟悉工坊的运作和管理之后,再全盘接收过来不迟。”

朱至澍有些担心这次交接会出问题,忍不住的提议道。

这些工坊交接,可不是简单的换块牌匾那么简单;

相应的人事归属、供应链、管理风格等等,都会发生变化。

若是没做好准备,很可能便会落到个好心办坏事的结局。

原本还希望通过重新划分归属、强化专业对口、权责清晰的方式提升运行效率。

结果目的没达成不说;

还搞得一团糟、影响装备生产的话;

那就得不偿失了。

“陛下思虑的极是,臣回去就按陛下的提议安排。”

“且臣必定小心谨慎、多与谌尚书沟通,绝不会在这事上出岔子。”

从朱至澍的话中,王用汲体会到了朱至澍的矛盾和担忧,信心满满的保证道。

“好,那朕就放心了。”

“还有一事;”

“火枪坊前阵子研制出来的新枪,朕已经看过了、很不错。”

“朕让他们将新式步枪和机关枪,都试制了一批。”

“你安排下,往南疆、东北、河套那边,各送一批去吧。”

“若是用的好,便可以定型生产了;”

“若是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都收集汇总起来、并上报给火枪坊改进。”

“以后的武器装备将越来越复杂,都得采用这种研制和实际使用相结合的方式;”

“只有这样,研制出来的武器装备、才是真正适合军队的装备。”

“这一次,就当做是兵部接手工坊之前的练手了;”

“明受可得把这事给办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