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此后的战略步骤(1/2)
至于为何稳定南疆之后、不是继续往西、去征服南亚次大陆那块宝地;
而是继续往南、去那片巨大的岛国。
朱至澍对此是深思熟虑过的。
一来是因为南亚次大陆面积太大了,比南疆还要大一圈。
二来是现在南亚次大陆那地方可是乱成了一锅粥。
除了本土居民外;
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等,在那里可都有自己的势力。
现在去触碰南亚次大陆,必然会和这些既得利益的吸血鬼爆发冲突。
如此,想要将之彻底征服就不容易了;
估摸着耗费个三五年的时间都算短的。
而且在征服之后、还不可避免的会遭到这些殖民者的反噬和袭扰;
烦不胜烦。
这种情况下,不如先放着这块大蛋糕不理,转头先去吃那片岛国。
反正这块大蛋糕在那里不会跑;
那些殖民者一时半会的也吃不完。
相对南亚次大陆上群雄逐鹿来说;
那一大片岛国上除了些原始人般的原住民,抵抗力就微乎其微了。
然后就是那片岛国也是非常适宜耕种的地方;
将其收入囊中之后;
再加上南疆、以及内陆地区的耕地;
大明几十年内都不会有耕地不足的担忧。
最后就是那片岛国、乃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同时也是大明腹地的重要掩护和屏障。
这片地方不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那万一和那些西方人交上手,他们不讲武德的派一支舰队从这片群岛中穿过、偷袭大明内陆地区的话,将是巨大的隐患。
同时世界即将进入海权时代,这块地方的重要性将前所未有的凸显。
所以朱至澍决定先拿下这一大片的岛国。
等拿下这片岛国之后;
再回头去拿南亚次大陆。
然后再回北方,经略东北、攻占高丽、东瀛;
再西域;
再北伐漠北!
等这些地方全部拿下、大明的基本盘就基本形成了。
就是这块!
凭借这块基本盘,足以傲立世界之巅了。
同时,朱至澍预计自己那时候也有五六十岁了;
到时候再往哪扩张,就到时候再说了。
原本朱至澍还以为凭借自己穿越者的优势,统一全球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
但经过这八九年的实践;
朱至澍已经明白:没那么容易的!
倒不是说大明支撑不起这种程度的征服战争。
只要大明本土不内乱,其实大明的战争潜力是非常高的。
单是经历了靖难之役之后的永乐年间,大明就先后发起了数次巨大的战役;
包括征服安南的战役、获胜;
五次远征漠北的战役、获胜;
郑和七下西洋。
这一项项巨大的行动的背后,消耗的是海量的人力物力。
但在这个基础上,还达成了‘永乐盛世’这等丰功伟绩。
足可见大明内部安定时,战争潜力之深厚!
更何况如今朱至澍在军事上革新了作战方式;
科技上革新了生产方式;
农业上突破了高产粮种、保护了自耕农;
经济上广开了财源、征收了商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09章 此后的战略步骤(2/2)
版图上打下了东北、南疆等粮仓。
如今的大明潜力、远甚于永乐年间。
但征服世界的战争,看的不只是国家的战争潜力;
还有战争效率!
暂且不说攻下和治理是两回事;
只说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和通信条件,便是扩张的巨大阻碍。
交通靠走、通信靠吼;
顶天了靠马、靠船。
这就大大制约了征服的脚步。
唯有等蒸汽机车、最好是内燃机车以及无线电报普及之后,征服的速度才能大大的提升。
所以往根本上说,还是得生产力提升才行。
若是生产力突破的早;
或许有生之年,朱至澍能看到大明统一中土神洲。
若是生产力突破的晚;
那就看后辈的了。
走马观花的看了看泰山之后,朱至澍便没再去哪里,直接往京城而返;
并且于十月底的时候赶回到了良乡离宫。
回到了良乡离宫之后,朱至澍也没有即刻返回宫中署理政务;
而是在良乡离宫足足休了一个月的假。
自穿越过来之后,朱至澍自问大多时候都是勤勤恳恳的;
所以这个假期,朱至澍休的是心安理得。
但身为一国之君,哪有真说放下一切政事、全心全意休假的道理?
所以即使在良乡离宫,朱至澍也是有处理政事的;
只不过较在紫禁城时、要少不少而已。
其中最紧要的事情,便是召集教育部尚书岳沐辰,商议了在府学这一层级、新旧学堂合并的事情。
“陛下,新旧学堂合并办学一事;”
“只要孔家做出表率,想来是不会有很大难度的。”
“但还有一事,却当真是有很大的难度,需要陛下予以重视的了。”
岳沐辰坐在椅子上,对朱至澍拱手说道。
“哦?”
“正谦所指为何?不妨明言。”
听到岳沐辰这么正经的说这事;
朱至澍也不禁紧张了起来,急忙问道。
“老师!”
“可以教授新学的老师,数量很是吃紧啊。”
“原本各府学新学堂一年招生不过六十,配五六名老师足矣;”
“但如今将旧学堂也兼并过来后,那学生数量可就翻了几倍了。”
“相应的,老师的数量需求,也会大增。”
“这一块,不知道陛下想到没有呢?”
“对啊!”
“朕怎么把这块给忘了呢!”
朱至澍一拍大腿!
这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间他还真把这事给忘了。
这也怪朱至澍底子太薄了;
步子一旦迈的太大,问题就会一个个冒出水面了。
“这事朕还真的忽略了,要不是正谦提出,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想的起来这事。”
“如今可如何是好,正正好卡在这节骨眼了啊。”
“正谦可有何良策?”
“呵呵,陛下不用过于焦急;”
“若只是府学层级新旧学合并,那还是供得上的。”
“只是陛下此后的县学、乡学大计,就得好事多磨、等上一等了。”
“且臣以为,陛下此前和臣说的那什么师范学院,该着手建设了。”
看到朱至澍一副火烧眉目的焦急样;
岳沐辰急忙出声安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