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801章 济宁府学

第801章 济宁府学

   第801章 济宁府学(1/2)

“陛、公子,这、这着实是太壮观了。”

“也就是公子您了;”

“换做他人;”

“单是光复大明,就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何能有能力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

眺望着这一根接一根、一眼看不到头、犹如一排挺立的卫士一般的电线杆;

常千雁不禁感慨道。

这种人造的、充满了工业美、迥异于大自然的美感;

对于后世来的朱至澍来说、司空见惯;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常千雁等人来说,却往往能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

“呵呵;”

“老常你这出来一趟、嘴皮子功夫见长不少啊?”

“看来古人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然不假。”

被常千雁这一番恭维,朱至澍很是受用;

也开玩笑的调侃着常千雁。

“这还没到时候呢。”

“等着吧;”

“等建成那天,远在万里之外的南疆的消息、你瞬间就能知道的时候;”

“那才是真正的震撼呢!”

“跟紧本公子的步子,带你们见识更多以前绝对见不到的事情!”

“驾!”

那一连串出自于自己之手的壮观的电线杆,让朱至澍也不免心潮澎湃;

不禁有了策马奔腾、秋风得意的兴致;

用力一鞭子抽在胯下战马的屁股上。

战马吃痛之下甩开四蹄、一溜烟的向前奔跑了起来。

“公子、公子......”

“小心啊、慢一点......”

朱至澍放开了跑,常千雁、伍超、王和等人自然不敢落后,纷纷打马跟上。

别看王和是个太监,其实骑术也不错。

一行人里,骑术最差的就是朱至澍自己了。

朱至澍以前不理解:

为什么太监明明缺了点东西,却做啥都不错、都能有拔尖的人呢?

例如练武吧。

后世的影视剧里,太监中就有许多的高手。

后来朱至澍才明白过来:

正是因为缺了点东西,才能真正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做什么事情,自然也就能心无旁鹫、全心全意了。

如此;

能做出成绩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做不出来才不合理呢。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还苦修什么佛法啊?

切了自然就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了。

“诶?”

“我好像找到了条捷径啊!”

“说不定这样一来,真就能遏制住释家的扩张了呢!”

“都这样了还非得出家修行的,我就敬你是条汉子、承认你是真的奔着修行去的!”

“只是这样一来;”

“这后世的骂名,怕是能盖过始皇帝了。”

“哈哈哈......”

奔驰的马背上,朱至澍突然灵光乍现。

......

在济南府,一行人也没有停留很久。

简单的看了看济南府的民生之后便再次南下;

往这一次的最终目的地、素有‘孔孟之乡’之称的济宁府赶去。

朱至澍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01章 济宁府学(2/2)

次微服私访的目的中;

最重要的一个、便是视察新学的推广。

如此,自然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往儒学的老巢——济宁府看上一看了。

要说这济宁府,那可是个不得了的地方。

孔子、孟子、曾子......

这一位位让后世学子头疼的大家,可都是出自于这济宁府。

这自然让济宁府的儒学底蕴十分的深厚、十分的难以撼动。

也就让新学的推广,在济宁府步履维艰。

在每一处都爆满、为抢一个入学名额而抢破了头的新学府学;

偏偏在济宁府打不开局面、每年都招不满预定的九十名学员。

而对于新学的推广,朱至澍又是坚定的、不遗余力的。

不用新学快速的培养出一批新的知识分子,如何打破旧有阶层对权力的垄断?

不用新学快速的培养出一批具备科学底子、学会了用科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认识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大明越来越多的科学项目何以为继?

就光说以上这两点;

新学的推广就是必须的事情。

朱至澍也相信;

只有敲掉了济宁府这个以儒学为代表的的旧学桥头堡,新学的推广、才能进一步加快。

到时候,说不定县学也能就此推广下去;

符合大明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才会越来越多。

九月底的时候;

朱至澍一行人终于赶到了济宁府。

来到济宁府之后,朱至澍并没有直接就杀到孔老先生的老家——曲阜,去兴师问罪。

若是这样的话,那还叫什么微服私访?

而是以推荐子弟入学的名义,先去探访济宁府的府学。

当朱至澍一行人、来到济宁府学学堂大门外的时候;

脑海中冒出来的第一感觉、便是这济宁府学、怎的如此冷清萧条?

虽然大门修的端庄大气、气势不凡;

但却无一人进出。

就连那看门的门房,都闲的无所事事的嗑瓜子儿。

见此情景;

一行人脸色都有些难看。

反倒是朱至澍一脸的云淡风轻,好像丝毫不受影响。

“王和,去问问。”

“是,公子。”

而那正磕着瓜子的门房,在得知朱至澍这一行人是来求学的之后;

很是热情的让朱至澍等人稍后;

自己则是一路小跑着进去通报。

并且很快便出来了,热情的带着朱至澍等人去面见校长。

从这也可以看出、济宁府学的招生情况是真不咋的;

不然;

以学堂的高傲,哪会这么热情的对待求学者?

在门房的带领下,朱至澍也得以一探济宁府学的究竟。

在每一个府城设立新学学堂、这乃是朱至澍亲下的圣旨;

由教育部尚书岳沐辰执行。

单以济宁府府学的学堂样貌来说,岳沐辰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学堂坐落在南阳湖岸边,坐北朝南、纵览上等的湖光水色;

占地面积十分不小,粗略一看、内部足有六七座殿厢楼阁;

内部景色也是十分不俗,鸟语花香、绿林掩翠、环境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