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785章 大明金融

第785章 大明金融

   第785章 大明金融(1/2)

“嗯,朕明白了。”

“朕在此后,必当一直认可、并维持这些钱币背后代表的价值。”

朱至澍点了点头,郑重的答应着刘之温的恳求。

关于货币的原理、以及货币价值和信用的重要性;

要让来自于后世的朱至澍对此写篇论文出来肯定有难度;

但只是理解和执行,那却是不会有问题的。

而且对于大明宝钞的事,朱至澍也知晓的很清楚。

自洪武八年便开始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

其实是纸币发行、纸币替代金属钱币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和进步。

若是能够成功。

不但能省去耗费良多的铸币费用、节省下本就珍贵的铜金属;

还能有效的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大明的商业更加繁荣。

但最后,大明通行宝钞还是失败了。

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过度滥发、不回收旧钞等等。

但对于大明通行宝钞来说,最致命的地方还在于:

官府自己都不认可!

大明官方用宝钞支付军饷以及对民间的采购;

但在收取税赋时,却只收取实物和金银财货,只搭收少量宝钞、或者干脆不收宝钞。

那宝钞的信用和购买力如何维持?

崩盘是必然的事情。

朱至澍可不希望自己发行的新钱步宝钞的后尘;

那以后在史书上,可就是丢大人的一笔了。

所以对于刘之温所说的、认可并维持新钱的价值,朱至澍自然是一百个赞同。

“这就是折五钱和折十钱么?”

说完这事后,朱至澍从木匣里取出两枚和刚才那枚小平钱形制上差不多、却要大上几分的新钱,对刘之温问道。

“正是。”

“价值上,折五钱当五枚小平钱、折十钱当十枚小平钱。”

“形制上,除了折五钱大于小平钱、折十钱大于折五钱之外;”

“背面镌刻的数字也不一样。”

“折五钱刻‘五’字、折十钱刻‘十’字,以方便百姓们识别使用。”

刘之温顺着朱至澍的话解释道。

“嗯,做工都不错。”

“说起来,不说铜不铜的了;”

“光这精致无比的做工,就已经价值不菲了。”

朱至澍掂量着这三枚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新钱币,越看越亲切、越看越喜欢。

仿佛掂量着的,是三个自己下的蛋一般。

“正是如此。”

“而且这精致做工的作用,可不只是好看以及给到百姓们信心;”

“它还有一个功能:那便是防假钱!”

“除了机械坊特意为铸币局制造的机器外,天下再也难批量产出如此精美的钱币;”

“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新钱被伪造、有人不当得利、甚至是冲击货币秩序的情况出现了。”

刘之温补充道。

“言之有理。”

“但也不得不防。”

“货币稳定,乃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绝对不能出乱子。”

“朕下道旨意吧:”

“凡制假钱超过百贯者,本人斩首、抄没家产、家人编入苦役;”

“凡制假钱超过千贯者,诛三族、抄没家产;”

“凡制假钱超过万贯者,诛九族、抄没家产!”

“另外;”

“设立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广州、金边六大铸币局。”

“此后除旧有的旧钱之外;”

“天下新钱、尽出于六大铸币局,但有私铸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85章 大明金融(2/2)

,等同制假钱罚。”

“至于新钱如何替换旧钱,就劳烦弘正尽快制定出一套方略来了,回头朕再审议。”

“如今这天下钱币十七八种、五花八门;”

“不但不利于流通,也有损我大明大一统的形象。”

“最好在五到十年内,便让天下只有新钱。”

“还有纸币一事,弘正也先琢磨着。”

“虽然太祖的宝钞失败了,但不代表纸币是错误的;”

“相反,纸币才是正确的、是发展的方向,终归还是要发行的。”

“但这事不急;”

“等新钱信用彻底建立、百姓们都愿意使用新钱之后,再慢慢筹划都来得及......”

“......”

两人已经在西直门城楼上交谈了许久,以至于骄阳都已经西斜了。

和刘之温分开之后,朱至澍乘坐着晃悠悠的马车,在一众大内侍卫的护卫下,走在了回宫的路上。

“南疆、东北、漠北、西域、海外......”

“蒸汽机船、蒸汽机车、电报、机关枪、新式步枪......”

“人口、粮食、货币、金融、税务......”

“子嗣、太子......”

“官制......”

“......”

微微晃动的车厢内,朱至澍随手记录着自己思绪中闪过的这一个个念头。

还是蜀王的时候,朱至澍便养成了随手记录自己的想法的习惯;

很多灵光一闪的念头,往往就是接下来某件很重要的事情的某个契机。

若是就这么错过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不论在何时;

朱至澍的身边、都会跟随着一个负责记录他灵光一闪的念头的太监。

而在车厢内这种狭小的私密场所,朱至澍就自己写。

“太多事情了,头痛啊......”

“还是先以这几件为重吧。”

“当下这几件,却是最紧要的了。”

朱至澍在写的纷乱的纸上,勾选出了南疆、电报、蒸汽机车等二三事。

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情;

光写都写了近一页纸,更不要说处理妥当了。

饶是勤恳如朱至澍,看了都有打退堂鼓的念头。

但这个念头,在朱至澍的脑海中只是一闪而已,和那些灵光一闪一样;

甚至连那些灵光一闪都不如。

有意思的灵光一闪朱至澍还会努力去回味呢;

但打退堂鼓的念头,朱至澍却是想都不敢想。

大明需要自己、汉人需要自己。

自己若是畏难退却了;

那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大明该怎么办?亿万汉人又该怎么办?

自己刚穿越来时立下的那宏大志愿、还要不要实现了?

必须要!

想着想着,车队已经回到了紫禁城外。

到了这,庞大的车队就不能再长驱直入了。

当然,朱至澍也不用下车走。

紫禁城可比在成都时的蜀王府要大得多,若是靠两条腿走,那朱至澍腿得练的比腰都粗了。

朱至澍改乘了较为轻便的步辇。

不对,该叫龙辇。

龙辇由八人抬着,晃悠悠的深入紫禁城、往朱至澍的寝宫——乾清宫而去。

都皇帝了,坐个滚滚抬的龙辇不过分吧?

“王和,”

“去坤宁宫吧。”

在朱至澍的龙辇就快要回到乾清宫的时候;

一路都在想着事情的朱至澍,突然出声对王和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