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784章 铁铸钱币

第784章 铁铸钱币

   第784章 铁铸钱币(1/2)

“呵呵,陛下言重了。”

“先贤武侯曾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自问:”

“臣虽无武侯之才能,却亦有武侯之忠义。”

“为陛下、为大明、为汉人;”

“臣亦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区区施政风险,臣有何惧?”

“臣只惧怕才能不足、智昏体朽;”

“以至于误了陛下的大事;”

“误了大明、误了天下苍生......”

刘之温对着朱至澍再次诚恳的行了一礼,动情说道。

“哈哈哈,好;”

“弘正此言,朕深感欣慰。”

“好了,不说这些伤感的事情了;”

“说说新钱的事吧,弘正筹划的如何了?”

每个朝代、甚至每个皇帝,都会发行自己时代的钱币;

例如已经驾崩的崇祯皇帝,便发行了为数不少的崇祯通宝;

就连已经退位禅让的弘光皇帝朱由崧,都发行了一定量的弘光通宝。

再加上此前遗留下来的天启通宝、万历通宝;

乃至于更前面的隆庆通宝、嘉靖通宝等等。

这些各个年代、各式各样的钱币一同在大明、甚至是周边国家地区流通着;

构成了现在大明经济的基础。

反倒是朱至澍;

因为登基之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忙的焦头烂额;

以至于竟然还没来得及铸造自己的钱币。

如今各方面都稳定了下来;

那铸币一事,自然也就要提上议程了。

而负责之人,自然就是户部尚书刘之温。

“臣今日正好带了样品过来,陛下请看。”

在得知朱至澍召见自己的时候,刘之温便大概知晓所为何事;

所以提早便做好了准备,带来了新钱的范本。

“这就是小平钱。”

刘之温从随从手上的锦缎木匣中取出一个钱币,呈于朱至澍查看。

钱币外圆内方、通体褐色;

厚约2毫米、比大拇指略大一些。

正面乃是正楷书写、端庄正气的‘天统通宝’四字。

背面镌刻的内容则比较复杂。

方孔的正上方,是一个同样用正楷书写、端庄正气的‘明’字;

方孔的正下方,是一个简体书写的‘一’字;

方孔的左边,是大明国旗上的太阳标志;

方孔的右边,是大明国旗上的月亮标志。

而在钱币的边缘,还有一行极细小、需要仔细看才能识别出来的小字,上书:

“天统二年,制于北京铸币局。”

钱币整体方正整洁、美观大方;

字体、图案、边缘等细微之处也是清晰明了、干净利落、圆滑竖直。

处处可见制作工艺之精湛;

远甚于刘之温一并呈上的、作为比对物的弘光通宝和崇祯通宝等旧钱。

“不错!”

“制作工艺很是精湛,丝毫不见粗制滥造的劣质感。”

“正该如此!”

“不然,若是咱们发行的钱币还不如以前的那些,那百姓又如何会愿意使用这新的钱币?”

“不错,弘正,你做的不错。”

“这小平钱成本如何?”

有对比才有差距;

新钱币一入眼,便肉眼可见其远胜于那些旧钱币的品质。

看完这制作精美的新钱币,朱至澍很满意,紧接着便问起了成本。

一枚小平钱、也就是一文钱的货币,代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84章 铁铸钱币(2/2)

可以购买到价值一文钱的东西的购买力。

但若是官方铸造这一枚小平钱时,成本只需要一半的话;

那就意味着铸造出一枚,官方就挣了半枚,是在赚钱。

反之,那就是在亏钱了。

什么生意都有人做、唯独亏本的生意没人做。

发行新的钱币,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只不过生意的主体是朝廷而已。

而朝廷要发行的钱币,那可是以海量计;

哪怕单枚成本只高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在这海量的发行量面前,亏损也极为庞大。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朝廷自然不愿意亏这个钱。

“陛下放心。”

“铸币的成本,主要是高在两块。”

“其一是设备、工匠等成本,其二是铜铁等金属材料的成本。”

“其中,最高的那项成本,便是铸币用的铜。”

“而陛下可从这枚钱币不同于旧钱的颜色上,判断出其实它用的不是铜,而是铁。”

“铜价昂贵,但铁...”

“以如今咱们大明的炼铁产量,成本不及铜价的十分之一。”

“再加上我等有蒸汽机等先进机械。”

“整体来说,一枚新钱的成本、约等于此前的三成。”

“铸一枚新小平钱,朝廷便可赚七分的利润。”

刘之温得意的向朱至澍介绍着这枚小平钱低廉的成本。

出三归十;

这一出一进,就给朝廷赚取了巨大的利润。

作为主管此事的刘之温,自然有为其骄傲的资格。

“哦?原来是铁钱啊。”

“但铁价较低,用铁铸钱、百姓认可吗?”

“若是不认可的话,那岂不是要发不出去?”

朱至澍再次细细打量起这几枚形制不同、年代不同的钱币,疑惑的问道。

铁钱百姓不认可、不愿意接受和使用的消息;

后世朱至澍可是从不少的途径听说过。

却没想到刘之温铸的也是铁钱。

这也让朱至澍有了些担忧。

“陛下放心。”

“其实不论金也好、亦或者是银、铜也好,都只是从石头里炼出来的;”

“严格来说,本质上都差不多。”

“如今金价十倍于银、银价千倍于铜、铜价十倍于铁;”

“只不过是世人给到它们的表象价格而已。”

“钱币也是此理。”

“为何这小平钱只值一文,这折五钱却值五文,这折十钱更是能值十文?”

“只因百姓拿着这小平钱、折五钱、折十钱,可以抵缴等额的税务、可在九监处购买到等额的物资。”

“只要官方从今往后一直认可并维持这钱币背后代表的价值;”

“那别说是用铁铸;”

“就算是用木头刻,百姓们都愿意使用。”

“当然,用惯了铜钱的百姓们一开始会所有顾虑、不愿接受和使用是很正常的;”

“但还是如刚才所说:只要官方从今往后一直认可并维持这钱币背后代表的价值;”

“那这新钱,不用多久就能通行天下。”

“但是!”

“若是如此前的宝钞那般滥发、并且朝廷自己都不认可的话;”

“那除非是十成十的铜钱,否则钱币价值下降,是肯定的事情。”

“所以,关键还是官方要从今往后、一直认可并维持这钱币背后代表的价值!”

“这点,请陛下务必要牢记才是!”

刘之温态度严肃、语气坚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