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拜托诸位了(1/2)
“诸位爱卿放心,朕无事;”
“朕只是难掩悲痛、有感而发而已。”
“但朕希望:不只是朕对百姓的苦难、对六七千万汉人的逝世而难掩悲痛、有感而发;”
“诸位大臣也当如是。”
“应谨记这六七千万的数字,乃是由汉人的血泪书写出来的,并以此为戒;”
“往后要更加的用心国事、以免昨日之痛重现......”
“臣等谨记!”
大臣们齐声应道。
“很好。”
“继续议事吧。”
听到众臣们语气真挚的回应,朱至澍心中这才好受了些。
大明太大了,治理如此巨大的一个国家,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
唯有下面的大臣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向着同一目标,勠力同心、携手共进,大明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盛。
“话都说到这了,想必诸位也可以看出了:”
“朕取消‘丁口税’,除了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激励百姓们多生养子嗣;”
“好为我大明的繁荣昌盛、盖世基业,出一份力、添砖加瓦。”
“大明如今只有一亿两千万余万人口,这远远不够。”
“光是南疆和东北,就得移多少汉人过去才能填的满、才能守的住?”
“此前朕鼓励诸位大臣多生子嗣,也是这个道理。”
“但只是取消‘丁口税’,朕觉得激励力度犹有不足;”
“所以,朕打算对多生子女的家庭予以奖励。”
“奖励之物,可以是实物、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田地,等等等等。”
“具体奖励何物、何种情况可以获得奖励?刘卿(户部尚书刘之温)、高卿(国家资源部尚书高承汧)二人商议一下,尽快的拿个方略出来。”
“臣遵旨。”
刘之温和高承汧起身应道。
“嗯好。”
“然后就是岳卿(教育部尚书岳沐辰);”
“提升人口数量,多生、吃得饱只是其中一二,医疗技术提升上去也很关键。”
“这一块,就得岳卿你多费心了;”
“其它可以缓的先缓缓都没关系,唯有各布政使司建设医学院、建立官府直管的医院之事,要抓紧时间落实到位。”
朱至澍来到这个时代后,对医疗方面的促进,始于成都保卫战时的伤兵营;
然后根据伤兵营,在成都建立了帝明医学院。
再然后又扩建了贵州医学院、广西医学院等各布政使司的医学院。
如此,西南医疗方面的人才才越来越多、医疗卫生水平才越来越好。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医疗进步,都是根植在最早的帝明医学院之上的;
而帝明医学院,又是归属于教育部、也就是岳沐辰主管。
由此形成了医疗板块由教育部主管的奇怪现状。
看着不但别扭、其实很的确很不合理;
但如今事情太多,短时间内朱至澍已经没有那功夫去改革十部的职责权属、新增部门了,只能暂且维持现状,等之后有时间了再来新立拆分。
那么多权属不科学的现状存在,这还是在现在的大明有十部的情况下;
若是还像以前那样只有六部,那不伦不类的权属,只会更加的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48章 拜托诸位了(2/2)
重。
而医学院促进医疗水平进步,这种经过实践证明的先进经验自然要推广到全国;
所以,在登基之后,朱至澍便让岳沐辰主理建设医学院的事情。
要求也不高,每个布政使司最少要有一家医学院。
“臣遵旨。”
“各布政使司的医学院、医院等均已开工建设,待完工之后即可投入使用;”
“而在完工之前,臣也已经从西南抽调医护人员、赴各地坐诊。”
“如今虽然未尽全功,但较此前,咱大明的医疗卫生水平已经提高了不知道多少。”
“这都是陛下仁政、德政的成果。”
“臣代天下亿万生民,叩谢陛下!”
岳沐辰也起身,拜倒在朱至澍的座前,行跪拜大礼。
都说医者父母心,可在岳沐辰看来,朱至澍,才是真正的有一颗父母之心呢。
而且还是对天下汉人都有。
当真称得上是一代圣王!
“嗯好;”
“岳卿如此说,朕便放心了,快快起来吧。”
“再然后......”
正当朱至澍又要开口说件什么事的时候;
只见一名怀中抱着一个手臂大小的密封信筒的太监、匆匆的从侧门走了进来,附在大太监王和的耳边,悄声的说了些什么。
而王和的脸色也是随之一变,一股喜意泛上眉梢。
“何事?”
见状,朱至澍停住了口,没有再往下说了。
事情太多了,本就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处理完;
反倒是那个漆着红纹的、密封的传信筒,却是当下最紧急的事情。
很早之前西南传信就是用这种金属制成、外贴封条的密封信筒来传递了;
如此,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要传递之物出现损坏的情况。
且为了识别紧要程度,还会在信筒上漆上不同的颜色;
例如最紧急的,便是漆在眼前这个信筒上的红色。
所以一看到这道红纹,朱至澍便知道乃是有极要紧的信息,主动的停下了话语。
王和走近到朱至澍的身边,附在朱至澍的耳后,同样悄声的说道......
“哈哈!!!”
“好啊,徐墨白,做得好!”
正当殿中的重臣低着头、猜想着信筒中的内容、且难免心中有些紧张的时候,只听闻朱至澍一声喜极的大笑!
“快将军情取来给朕看看,快些。”
朱至澍满脸喜气,让王和赶紧将军情取来。
“南洋大胜!”
“平东伯击败西夷人了,击沉、俘获西夷人战舰近两百艘!”
“南洋大局已定,我朝对南疆的战事,再也没什么顾虑了!”
“王和,将这军情给诸位大臣诵读一遍。”
将军情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后,朱至澍先是简单的总结了一番,好安抚殿中大臣紧张的心;
然后又让王和给大臣们诵读一遍,满足大臣们的好奇心。
“大局已定,对南疆的战事,可以如期开始了;”
“此次大明对南疆开战,乃是影响大明国运的头等要事,只能胜、不能败!”
“还请诸位大臣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为打赢此战尽心竭力、勠力同心!”
“朕在此,拜托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