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693章 阵斩多尔衮

第693章 阵斩多尔衮

   第693章 阵斩多尔衮(1/2)

“日月相抱为明、蓝底青天为江山,当真是贴切啊......”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老夫,当真是错了......”

看着那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两行热泪从祖大寿沧桑的眼睑中滑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狗贼!”

“拿命来!”

脱力瘫倒的祖大寿,终于躲无可躲了。

而多尔衮对这名先是叛明降清、继而又叛清降明的逆臣已是恨之入骨,即使眼前首要的事情是逃命,也不忘在百忙之中回身一箭。

以多尔衮精湛的射术,这一箭如同方才一箭射死孔有德一般,正中瘫倒在城门边上的祖大寿脖颈!

洪承畴、范文程、孔有德、祖大寿四人中的最后一人,也在此刻命丧黄泉。

这也意味着,那些投降满清的汉人中最顶尖的那一批,已经尽数殒命!

一箭射死祖大寿之后,出了气的多尔衮这才弃弓而走,在一众大内侍卫的簇拥下匆忙逃命去了。

承天门的沦陷已经无可逆转;

换言之,北京城、乃至于这座皇城的沦陷也已经没了任何悬念,多尔衮再不走,那就真的要和北京城共存亡了!

“大内侍卫簇拥者乃是多尔衮,亲卫随我追,莫要走了多尔衮!”

“其余人等速速肃清皇宫,不可损坏皇宫一丝一毫!”

一心要擒获多尔衮的沐天波自打进了承天门后,便一直在找寻着多尔衮的身影,随即便看到多尔衮一箭射死了祖大寿、然后在大内侍卫的簇拥下狼狈逃窜。

沐天波哪里肯放过这个祸害大明江山的贼首;

一夹马腹,胯下良驹如同离弦之箭,向着多尔衮追杀而去!

身后的大军也分成两股;

一股跟着沐天波去追杀逃窜的多尔衮,一股则涌入皇城之中、向各处蔓延而去,肃清皇城中的守卫、保证皇城的安全。

至于倾尽全力夺取了承天门的祖大寿,此时已经靠在墙根没了呼吸;

但眼睛却是闭上了,该算是瞑目了吧?

“杀!”

“杀啊!”

“......”

北京城中杀声震天。

在内外五座城门被内应打开之后,北京城已经不可能守得住了。

兵马数量上本就占据优势的西南明军不断的从这些城门涌入,如同水银泻地一般,铺满了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手榴弹开路、大盾手顶前、火枪手火力支援、长矛手防御近前;

一支支身经百战的战斗小队训练有素、配合娴熟,一条条街巷、一处处宅院被彻底肃清;

一名名躲藏的清军被揪出来,或是斩杀当场、或是绑缚俘虏;

爆炸声、射击声、厮杀声混杂在一起,响彻了整座北京城。

时间点滴消逝、残阳渐隐;

只余余晖泼洒在大地之上,照的北京城延绵的琉璃瓦金灿灿的。

在夜幕来临之前,刘镇藩的帅辕便已经开始向北京城移驻。

而和刘镇藩帅辕行进方向相反的,则是一列一列、彷如蚁队一般被押运出城的清军俘虏。

北京城的肃清战还在继续,将这些俘虏放在北京城内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93章 阵斩多尔衮(2/2)

极为冒险的行为;

而城外早就有先见之明的建好了数座大型的、坚固的俘虏营,足可以容纳数万人,安置这些清军俘虏万无一失。

细看之下,这些俘虏基本上都是汉人和蒙古人。

朱至澍最开始定下的、不留满人俘虏的决议一直被贯彻到现在;

所以,虽然胜利不断,以至于西南境内的各大矿场、各大施工队伍中的劳力,已经几乎全部都是汉军和蒙古军俘虏;

少数的一些西南本土汉人,也是西南境内犯了大罪的汉人,唯独没有一个满人。

不过,西南境内还是有不少满人的;

只是都是女人,且都在有功将士的宅院当中,为这些有功将士、以及他们的家眷们端茶倒水、做饭洗衣、生儿育女。

征服世界需要大量的人口;

所以,每一个女性都有用武之地。

在这个时代,女性的话语权是很弱的,只要父亲是汉人,那么生下来的孩子就是汉人,母亲是哪个民族并不是那么重要。

况且西南早就有规定:蒙古人、满人女子在汉人家中只可作为妾侍,不可作为正妻;

就算家中暂时没有正妻,也一样如此。

这就进一步的保证了汉人的正统地位,不会在将来出现反骨仔的情况。

而且朱至澍相信,这些混血子嗣,将来也只会以是大明人而自豪,根本不会去怀念他们的母氏民族。

对于这些出城的俘虏,刘镇藩并没有太多去关注;

安置俘虏这种小事,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处理。

就连北京城战事的胜负,刘镇藩都不怎么关心;

局势到了现在,北京城之战已经没有悬念,肃清残敌、获得彻底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刘镇藩现在关注的只有两点:

一是皇城战事如何、皇城可有受到损伤;

二是多尔衮现在如何,可是活见到了人、死见到了尸!

只可惜战局混乱,这些消息无法第一时间获知,刘镇藩只能强压住心中的焦躁,等待着告知自己这两个好消息的人的出现。

“大捷!”

“国公爷攻克皇城!”

“贼酋多尔衮被国公爷刺于槊前、身死当场!”

“大捷!”

“国公爷攻克皇城!”

“贼酋多尔衮被国公爷刺于槊前、身死当场!”

“......”

正当刘镇藩通过已经攻克的外城正门——永定门进入北京城中的时候,几骑快马披着霞光、刺破硝烟,呼喊着捷报破风而来!

虽然隔的有些远,刘镇藩听不清马背上精骑大声呼喊的内容;

但这几名精骑脸上兴奋的表情、以及每经过一处时周边的明军将士兴奋的呼喊,已经告诉了刘镇藩答案、已经感染了刘镇藩!

“成了!”

“殿下、老臣未负您重托啊......”

“大明,终于光复了......”

望着越来越近的这几骑信使,刘镇藩心中一搐、鼻尖一酸;

两行热泪从这名崇祯时期的老臣的双目中汹涌而出,流过斑白的胡须、滚落在满是血迹的地面之上,化出了一小块的洁净。

仿佛在预示着:大明的这片天,终于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