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436章 大战起

第436章 大战起

   第436章 大战起(1/2)

“传我命令:”

“王铁柱不要在襄汾县停留,继续尾随撤退的清军,注意探查、谨防清军杀个回马枪;”

“全军迅速前进,抢占襄汾县,在城中休息过夜,不得骚扰汉人百姓,城中从军的满人和蒙古人格杀勿论,平民则全部集中关押、等候发落;”

“催促后军加紧行军,尤其是炮兵,要尽快赶上来,平阳府估计会有一场厮杀;”

“将收复襄汾县的捷报传回李都督。”

大喜之下的杨展,并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仍然冷静的下达着一条条命令。

襄汾县一去,清军在平阳盆地就只剩下个平阳府了。

虽然看起来清军已经被自己这边打的胆气尽丧,但杨展仍然认为清军不会真的就这样轻易放弃整个平阳盆地,认为在平阳府,将会有一场真正的大战。

所以,杨展这才催促后军、尤其是行动迟缓的炮兵,让他们尽快到位。

而进入山西之后,也开始出现了满、蒙人的平民了。

算起来的话,山西已经在满清的治下近四年了,有满人和蒙古人移民过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比那时候还纯粹是战场的陕西。

而怎么处理这些贫民,便成了一件让成都伤脑筋的事情。

对于满、蒙古人中的军事人员,自然是直接斩杀毫无心理负担,毕竟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或直接或间接的,占满了汉人的鲜血。

但平民总不能也粗暴的一杀了之。

这倒不是朱至澍担心名声。

这东西值几个钱?

他是真有些于心不忍,都是平民百姓,严格来说和那些只会种地的汉人没什么区别,换位思考之下,朱至澍还是有些下不去手。

所以在商议之后,并定下了这些平民若是服顺的话便运回西南内地,或是和安南人一样作为奴隶直接发卖、或是作为奴隶赏赐给立下了功劳的官员和将士;

而不服顺的,那便是死路一条了。

活下去的机会朱至澍已经给了,抓不抓得住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虽然是以做奴隶的身份活下去,但汉人在满人、蒙古人那里做奴隶的还少吗?一报还一报而已。

杨展控制了襄汾县之后,战场上便沉寂了几天。

西南明军前锋驻扎在襄汾县一带,等待着后面的炮兵到位;

清军则是盘踞在平阳府一带舔舐伤口、积蓄实力,连番的失败让他们也失去了主动出击的锐气。

此时山西战场上,最活跃的反倒是执行肃清平阳盆地南段任务的孔庆元了。

这些天来,他不但拿下了万荣县、临猗县、夏县、闻喜县等地区,斩获了不少的清军以及满人、蒙古人;

甚至还将兵锋触角伸到了翼城县。

翼城县是从平阳盆地去往潞安盆地的必经之路。

拿下平阳盆地之后,大军就要执行夺取潞安盆地的第二阶段战事了。

等平阳盆地、潞安盆地都顺利拿下,然后就是东西两路包夹,夺取太原盆地、代州盆地的第三阶段战事了。

四大盆地都顺利拿下后,山西就只剩下孤悬晋北的大同镇。

大同镇目前还不在此次山西战役的计划中。

因为大同的地势,已经是在吕梁山、太行山之外了,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来说,更像是蒙古的延伸,所以划归到后续的蒙古战略时再一起处理会更合适。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二月底的时候,行动较为迟缓的炮兵终于赶到了襄汾县,杨展便不再等待,开始挥军北上、逼迫平阳府;

田见秀也从新绛县赶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36章 大战起(2/2)

襄汾县,亲临前线坐镇。

而这时候的平阳府内部也完成了整顿。

太原来的援军整合了整个平阳府的防御力量,汇集了近四万兵马盘踞在平阳府一带,静静的等待着和西南明军决战的那天的到来;

几度战败、善于奔跑的清军将领歧白柏被剥夺了兵权下狱、等待战后由北京城定下罪责。

在平阳府中休整了几天的清军,士气也重新恢复了一些,斗志旺盛了几分。

这几天来,不断有规模或大或小的骑兵南下至襄汾县一带侦查挑衅,和警戒的西南明军骑兵爆发了不少小规模的冲突,互有损伤。

但双方都知道,这些只是大战前的开胃小菜而已、等到真正大战起的那天,才会更加的血腥和残酷!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三月上旬,平阳府城会战正式拉开帷幕。

襄汾县的西南明军大军启程的那天,南下的清军侦骑明显的多了起来,如同草原上的地鼠一般,总是四处冒头。

为了保证大军的行军顺利,杨展也往北面派出了大量的骑兵,要驱赶这些清军的侦骑、同时掩护好即将启程北上的步兵大军。

由此,平阳府决战,在双方的侦骑互相缠斗厮杀中开始了。

“大哥,我带队人走右边,必然不会有清军能从我的眼皮底下溜过去,放心吧!”

蒲劲柏重重的一拳锤在自己的胸甲上,对着自己的大哥、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蒲劲松保证道。

两人从军已经很多年了,最早还是在殿下推行三监的时候,被黑心的大户鼓动参加了民变。

好在那时候的蒲劲松脑子就灵光,及时的投降并选择主动参军,这才搭上了西南军队这辆马车、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如今两人都已经是军官,可不再是以前那两个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差点因为参加民乱被打死的矿工了。

“嗯,去吧。”

“这里可不比陕北,此处地形开阔、一马平川,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人,所以你眼睛要放亮点,把侦查的任务给做好了;”

“若是发现小股清军便杀了,若是有大股清军来袭,能拖多久是多久,并要及时的回报,免得让大军受了惊扰。”

“小心些,等这仗打完了,回去就给你把婚事给办了,明年就生个大胖小子。”

蒲劲松看着自己这个已经长成了一个英武小伙、英姿飒爽的弟弟,满是欣慰、又有些不放心的交待道。

“爹、娘,我把弟弟给带大了、我两兄弟都出人头地了,你们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吧?”

“明年就给二老添两孙子,到时候一起给二老上香敬酒......”

“请二老保佑弟弟平安归来,他啊,总是毛毛躁躁的。”

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蒲劲松想起了已经逝世的双亲,涌起一阵思念的心酸的同时、又是一阵光耀门楣的欣慰,再然后就是对自己这个弟弟的担心。

虽然西南明军这边是一天比一天势大、打起清军来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自己和弟弟也早就不是大头兵,而是不用亲自冲杀的军官了。

但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尤其是这种近乎十万人的大战,更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自己倒是无所谓,但对于这个毛毛躁躁的弟弟,蒲劲松却是放心不下。

“算了,他总会有自己的际遇、也总要自己独当一面的时候,该独自多历练历练。”

“我这做哥哥的,就不操这么多心了,先把这仗打好吧。”

“驾!”

蒲劲松一夹马腹,驱动着胯下的战马小跑起来,想北面、平阳府城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