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 第343章 西南马事

第343章 西南马事

   第343章 西南马事(1/2)

“对了老刘。”

“李自成这去西域也快半年了,给我们送回了多少战马啊?”

“还有商队布局西域也两三个月了,有成效了吗?”

想到骑兵一事,朱至澍又想起了现在西南战马来源之一的李自成,便就此事问起了刘之温。

虽说刘之温现在是陕西战役的后勤总督,但因为朱至澍用的顺手,所以也承担着一些朱至澍秘书的工作,就好像以前在王府中一般。

“启禀殿下:”

“截至目前数据,李自成一共送了三批战马回陕西,总数约五千余匹。”

“虽然数量还是不多,但却是一次比一次多,想必明年这个数量就能涨上不少了。”

“至于商队这边。”

“商队实力本就不如李自成、加上布局时间也较短,暂时成果还比较少,目前所有商队全部加起来,也就带回了不到一千匹的战马。”

“不过臣已经交代下去了:日后商队带回来的货物,均要以战马为主,其它非必要的物品,咱们官府的收购价将会降低一些、收的税也会更高一些,以此促进商队带回战马的积极性。”

刘之温起身,简单的将西域方向的战马来源情况通报了一番。

“嗯,那就是六千多匹。”

“哎,看似不少,但往军队中一送,那就远远不够了。”

“那咱们自己从西域、乌思藏地区购买战马、以及云南地区自主育马情况,又是如何呢?”

目前西南战马的主要来源便是西域、乌思藏、云南自主育马三个途径,所以了解完李自成和商队之后,朱至澍又问起了其它几个途径的情况。

“以往咱们西南主要的战马来源途径,便是从西域购置。”

“李自成西走西域之后,对咱们的战马贸易也有一些影响,下半年购置的战马少了许多,只有六千余匹,但也在持续恢复中;”

“乌思藏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战马,但不是大头,所以全年也只采购了三千余匹,其余都只能作为驽马使用;”

“云南的自主育马产业,在殿下的重视之下发展的不错,今年为我西南提供了战马三千余匹,驽马、骡子等上万匹。”

“全部渠道总算起来的话,今年西南战马总入库,约是一万八千匹左右。”

“一万八千匹......”

朱至澍重复着刘之温报给自己的数字。

以现在战马的市价,一匹战马的价格在50-100两银子左右,李自成那个渠道,多为军械物资互易,成本还能更低一些,但怎么算也是接近一到两百万两银子了。

打仗就是打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也好在西南现在够大。

北抵西域、西至乌思藏,只要有钱,便有渠道可以买到战马。

不然要是像两湖、应天府这样的地区,哪怕是金山银山,也没有渠道购买战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嗯,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等榆林镇、宁夏镇稳定,便可以和蒙古人做做生意了,获取战马的成本还能再压一压,到时候就不买乌思藏的战马了,他们的马真不太行。”

“云南的育马产业不要松懈,这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43章 西南马事(2/2)

个很重要的行业。”

“其实蒙古马也就那样,等云南育马技术上了一个台阶,可以尝试将蒙古马也繁育一下,培育出更好的马种。”

“殿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老臣万不能及。”

“只是和蒙古人做生意还得好事多磨,在清廷的高压之下,蒙古人未必敢将战马卖给我们呢。”

刘之温不大不小的拍了朱至澍一个马屁,然后对于朱至澍的乐观,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财帛动人心。”

“蒙古人穷的每一次白灾和黑灾都要死那么多人和牲畜,和我们做生意能多条活路的话,他们未必没有这个野心。”

“而且蒙古那么大,清廷就那么点人怎么管得过来。”

“再加上战场咱们在节节胜利,有想法的蒙古人自然会越来越多。”

“所以,这和蒙古人贸易之事,本王很是看好,哈哈哈......”

“殿下说的是。”

“殿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老臣万不能及。”

朱至澍认定的事,刘之温一般都不会去争。

蜀王已经不是他看着长大的那个孩子了,而且西南这两三年的发展,足以看出蜀王能力比自己更强,至少在战略眼光方面是这样。

所以刘之温也安心放手任由朱至澍施展,自己在一旁边边角角修修补补、做些实事便是。

“对了老刘,李定国撤下来了几万人,你回头差人去对接下,看看这些人怎么安置为好。”

“如今已经是隆冬天气,切莫委屈了这些前线征战的将士们。”

“还有这军功赏赐,也赶紧捋一捋,争取过年之前,能发下去第一批赏赐,让将士们能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是,殿下。”

“......”

榆林镇战事大定,朱至澍心中也就放松了下来,开始安排回返成都的事宜。

他在延安其实就是个吉祥物的作用,如今战局已经明朗,便不需要他这个吉祥物继续坐镇在延安了,所以计划回去成都处理其他的事情。

成都也是一堆事情等着自己呢。

其中最紧要的,就是把年给过好;

然后就是两湖的事情要定下来了;

再接着就是六部的设立。

不出意外的话,宁夏镇的战事也将在本月内结束,到时候西南的声望将会如日中天、一时无两。

尤其是在混乱无能的应天府这个猪队友的衬托之下,更是能让人看清西南的势头,也会让更多人对于大明的气数最终会落在哪里,有更多的思考。

这种大势之下,不论是谋图两湖、还是设立六部,条件都已经成熟。

而每一个战略的推进,都是有其目的的。

例如收复两湖。

除了两湖因为左良玉身体每况愈下、造成两湖本身不稳定、在西南、应天府、满清之间左右摇摆、三方下注之外,还因为两湖无与伦比的耕地资源,以及两湖庞大的人力资源。

湖广熟、天下足。

而人口,那就是兵源、就是劳动力、就是税收、就是市场。

所以两湖这个巨大的粮仓和市场,朱至澍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