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沅青只是飘忽了一会。
她很快就回过神来。
“你继续说。”赵沅青开口。
方婆子见赵沅青面色平静,并无恼怒的模样,这才继续往下说“衍文姑娘怀胎十月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当时,大小姐也出生不久,与衍文姑娘的孩子,只是相差了五个月。老夫人将衍文姑娘的女儿也一并抱到了膝下养,而衍文姑娘……”
“她就留在了那个小院里,老夫人没让她回来伺候,但也没有给个名分,就这样,一直住在那,直到奴婢离开文家时,也未曾改变。”
赵沅青听到这,却有些不解“外祖母认的那个义女,是衍文姑娘的女儿?”
如果衍文生的是文老将军的孩子,那文老夫人,怎么可能会喜欢这个孩子?
赵沅青又觉得这一点解释不通。
方婆子点头“是啊,奴婢们当时也很奇怪,老夫人怎么会对衍文姑娘的女儿如此好,奴婢们就想,可能是奴婢们误会了。”
赵沅青却觉得,这文姨娘还真有可能是文老将军的女儿。
否则,为何衍文到现在还好好地在文家活着?
不似主,也不似奴。
但这就不必和方婆子说了。
方婆子还在继续往下说,而这往下说的,便那就牵扯到了赵大夫人、赵大爷,和文姨娘之间的故事了。
“老夫人认了衍文姑娘的女儿做义女,那会奴婢们都是称呼为玉姑娘。”
“玉姑娘和大小姐从小一起长大,姐妹情深,这转眼便是十五年后。”
“大小姐喜武,爱好舞枪弄棒,不喜欢诗词歌赋,而玉姑娘却身子羸弱,只爱琴棋书画,两人一动一静,倒也巧妙。”
“大小姐那会爱玩,有时候也会带着玉姑娘一道,有一次……”
赵大夫人那会还是个意气风发,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
她带着自己的好姐妹,到处玩闹。
这一日,她带着玉姑娘和其他小姐妹们在一家茶楼,谁想,却和人起了冲突。
“对方提出了比试,大小姐毫不犹豫地就应下了,可等应下了,对方却说,比的是诗词歌赋。”方婆子无奈道“大小姐哪里知道这些?彼时,玉姑娘和大小姐的关系还好,便就给大小姐代了笔。”
玉姑娘虽然是将军府的姑娘,也算是被认了亲正儿八经的小姐主子,但是对外,却并没有几人知晓。而当时的赵大夫人,在外未做过诗词,又因为家里头保护得好,倒也没人知道赵大夫人其实在诗词歌赋上,是一塌糊涂。
所以,当时大伙都没有想到,赵大夫人和人比试时,拿出来的诗词,并非是她亲自所做,而是背后另有其人。
那一日,赵大夫人赢了,赢得高兴,此事过后,也完全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
而就在此事发生后的三个月,赵家上门,求娶赵大夫人。
赵沅青听到这里时,面色一时有些古怪。
不会是她爹因为那做的几首诗,所以才想要娶她娘?最后发现搞错了人,又把文姨娘给搞回去了吧?
要是这样……赵沅青有点想要自戳双眼的冲动。
这都是什么糊涂账?
“婚事是老将军做主定的,大小姐当时也应了,后来成亲,姑爷头一回上门时,一切也都是和和美美的,可就在一年后,便就闹出了事,姑爷和大小姐大吵了一架,大小姐气得跑回了娘家,与老夫人一通抱怨。”
“原来,当时姑爷家中让他议亲,姑爷喜欢玉姑娘做的那几首诗,又误以为是大小姐,所以就向大小姐提出了求娶。”
果然。
赵沅青只是飘忽了一会。
她很快就回过神来。
“你继续说。”赵沅青开口。
方婆子见赵沅青面色平静,并无恼怒的模样,这才继续往下说“衍文姑娘怀胎十月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当时,大小姐也出生不久,与衍文姑娘的孩子,只是相差了五个月。老夫人将衍文姑娘的女儿也一并抱到了膝下养,而衍文姑娘……”
“她就留在了那个小院里,老夫人没让她回来伺候,但也没有给个名分,就这样,一直住在那,直到奴婢离开文家时,也未曾改变。”
赵沅青听到这,却有些不解“外祖母认的那个义女,是衍文姑娘的女儿?”
如果衍文生的是文老将军的孩子,那文老夫人,怎么可能会喜欢这个孩子?
赵沅青又觉得这一点解释不通。
方婆子点头“是啊,奴婢们当时也很奇怪,老夫人怎么会对衍文姑娘的女儿如此好,奴婢们就想,可能是奴婢们误会了。”
赵沅青却觉得,这文姨娘还真有可能是文老将军的女儿。
否则,为何衍文到现在还好好地在文家活着?
不似主,也不似奴。
但这就不必和方婆子说了。
方婆子还在继续往下说,而这往下说的,便那就牵扯到了赵大夫人、赵大爷,和文姨娘之间的故事了。
“老夫人认了衍文姑娘的女儿做义女,那会奴婢们都是称呼为玉姑娘。”
“玉姑娘和大小姐从小一起长大,姐妹情深,这转眼便是十五年后。”
“大小姐喜武,爱好舞枪弄棒,不喜欢诗词歌赋,而玉姑娘却身子羸弱,只爱琴棋书画,两人一动一静,倒也巧妙。”
“大小姐那会爱玩,有时候也会带着玉姑娘一道,有一次……”
赵大夫人那会还是个意气风发,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
她带着自己的好姐妹,到处玩闹。
这一日,她带着玉姑娘和其他小姐妹们在一家茶楼,谁想,却和人起了冲突。
“对方提出了比试,大小姐毫不犹豫地就应下了,可等应下了,对方却说,比的是诗词歌赋。”方婆子无奈道“大小姐哪里知道这些?彼时,玉姑娘和大小姐的关系还好,便就给大小姐代了笔。”
玉姑娘虽然是将军府的姑娘,也算是被认了亲正儿八经的小姐主子,但是对外,却并没有几人知晓。而当时的赵大夫人,在外未做过诗词,又因为家里头保护得好,倒也没人知道赵大夫人其实在诗词歌赋上,是一塌糊涂。
所以,当时大伙都没有想到,赵大夫人和人比试时,拿出来的诗词,并非是她亲自所做,而是背后另有其人。
那一日,赵大夫人赢了,赢得高兴,此事过后,也完全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
而就在此事发生后的三个月,赵家上门,求娶赵大夫人。
赵沅青听到这里时,面色一时有些古怪。
不会是她爹因为那做的几首诗,所以才想要娶她娘?最后发现搞错了人,又把文姨娘给搞回去了吧?
要是这样……赵沅青有点想要自戳双眼的冲动。
这都是什么糊涂账?
“婚事是老将军做主定的,大小姐当时也应了,后来成亲,姑爷头一回上门时,一切也都是和和美美的,可就在一年后,便就闹出了事,姑爷和大小姐大吵了一架,大小姐气得跑回了娘家,与老夫人一通抱怨。”
“原来,当时姑爷家中让他议亲,姑爷喜欢玉姑娘做的那几首诗,又误以为是大小姐,所以就向大小姐提出了求娶。”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