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打马吊(1/2)
新宅早就打点好了,对于要分离出去的决定,他也跟顾远提起过。
顾远出人意料地没有责骂他,反而是语重心长地叹息,“要分出去便分吧,人少了也清净。”
经历了这么多事,顾远也算是看明白了。
他的两个嫡子这辈子都不可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和睦下去的,这利益上争夺还横在那儿,他们两兄弟,是谁也不可能服气的。
顾远同意了韩士州,甚至告诉他,纵然以后分离了出去,也要记得常回家来看看。翁昕云从此有了一个新家。
新家里只有她和韩士州,以及伺候他们的下人,再没旁的纷争。
王府距离世子府并不远,但是王府里的肮脏,却再也牵扯不到世子府里去。
起初搬过去的时候,翁昕云看着偌大的世子府还有些不习惯,觉得人太少了。
没以前那样,走在哪里都是人,吃饭也是乌泱泱的一群人。
现在,走在哪里都是花草树木,吃饭的时候,就只有她和韩士州,两个人吃一大桌子的菜。
曾经在王府习惯的任何规矩,如今在新家里都不成规矩。
翁昕云完全可以和韩士州畅所欲言,反正也不怕隔墙有耳。
韩士州让翁昕云管家,家里的账务都是翁昕云在打点着。
同时又怕翁昕云一个人忙不过来,另外聘请了一个管家帮忙。
然而翁昕云每日里的生活,倒也闲得很。
家里的人口不多,开支范围也不大,事情就那么一丁点,处理完了她也就无事可做了。
时不时会回王府坐坐,和三姨娘她们聊聊天。
三姨娘总是在和另外几个姨娘们打马吊,翁昕云早就不参与其中,就喜欢坐在旁边听她们唠嗑。
姨娘们最喜欢议论的还是陈晚晚,说她在王府又惹了什么事,王爷看在她有身孕的份上也就不跟她计较。
可是大家伙儿心里有气。
再这样下去,陈晚晚可真要无法无天了。
翁昕云只当是饭后谈资带回去说给韩士州听,韩士州听后不过一笑置之。
“且由陈晚晚自己折腾去吧,我倒要看看她还能蹦哒多久。”
如今发生的这一切,韩士州心里头都是有主意的。翁昕云近来收到了一封请帖。
请帖是江流村那边寄来的,寄的人是翁向钱。
翁昕云已经许久未和翁家那边的人有过任何交集了。
那些人曾经是她深恶痛绝的,她一度想要逃离有她们的地方,不想和他们有任何交集。
说来也是奇怪,按照翁家人的性子,他们看到翁昕云发达了,应该会时不时不远千里地过来凑热闹,结果这一年来,翁家都安分地不像样。
夜里睡前,翁昕云特意把那请帖递过去给韩士州看。
“我伯父说,我二堂姐马上要出嫁了,想邀请我们过去吃喜酒。”翁昕云道。
对于这个请帖,她没有太大的抵触。
翁世玉要出嫁了,这是好事。
至少她愿意认识现状,安安分分地嫁人生子。
不论她们曾经有多少深仇大恨,她总归是祝福那个人的。
“你是什么想法?”韩士州手里捏着那大红色的请帖,倚着床栏漫不经心地问。
翁昕云想了想,“我在我伯父家生活了那么多年,如今他们家有了喜事,我真要对他们家不闻不问也是不可能。”
韩士州赞同地点点头,“那就去吧,我和你一起。”
“你不留家里忙生意吗?”
“不了,我媳妇儿去那么远的地方吃喜酒,我怕媳妇儿跟人跑了,还是亲自跟过去比较放心。”
翁昕云没好气地嗔他一眼,“我还能跟谁跑了,不就是喝个喜酒而已。”
韩士州云淡风轻地一笑。
“我们可以早去几日,正好我先前还打算带你看望我外婆,我们早点过去陪陪她。”
提及陈婆婆,翁昕云不由会心一笑,“嗯,行。”
陈婆婆是个很好的老人家,翁昕云很敬爱她。
“那我明天回王府一趟,跟父王报备一下我们接下来的打算,免得他担心。”翁昕云提议。
韩士州叩手敲了敲她的脑门,笑着没有拒绝。
不能否认的是,顾远对韩士州从来都是又爱又恨的。
对亲生骨肉的疼爱,却因为韩士州的不理解自己用心良苦的气恨。
而又恰好,韩士州和顾远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就是不喜欢多话,看着都是内敛的人。
交流过少,分歧越大。
要两个人都平静下来促膝长谈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作为儿媳兼任媳妇的翁昕云,便成了这二人之间的纽带。
翁昕云每次去王府都要带点顾远的叮嘱回来,韩士州听后总是会很别扭地,拐弯抹角地让翁昕云帮着回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43章 打马吊(2/2)
如今这一家子的情况,总体还算是融洽的。
“你有时间呢,也常和我回家去看看,别总躲着你父王,他又不是什么吃人的猛兽。”
韩士州莫名地被翁昕云训了一顿,却也乐意听教,“下次有时间就去。”
因了是吃喜酒,顺带看望老人家,自然是少不得要带些礼品的。
府上库房的积压虽不如王府多年积攒,却也富足有余。
翁昕云便挑了几样上好的玉石器物作礼,行程一直在计划着。
这一去一回加上留宿,怕是也要小半月的时间。
韩士州也提前把生意上的事情安排好了,所以离开个十天半个月都不是问题。
转眼便到了该回去的日子。
因为事前已经打点好了一切,所以翁昕云和韩士州一同吃过早饭,再大概地把这些日子府上的事宜同管家交代了一番,便坐上马车启程了。
回去的行程不短,他们也不急着赶路,所以也差不多用了半天的时间才回到江流村。
韩士州已经提前写了信给陈婆婆,告诉她他们夫妇将要回来的事。
所以马车才进村口,翁昕云便瞧见在村口静立的白发老人。
村里头也有不少村民过来看了热闹,一个是在村里长大了那么多年的没爹没娘的野丫头,一个是高高在上寄养在外婆家的世子。
这一年来村民们都在好奇如今翁昕云到底在世子家里过得怎样了,是和先前嫁给张小明做妾的翁如花一样备受欺负,还是日子幸福美满,顺心如意?
显然答案是后者。
翁昕云被韩士州扶着出马车的那一瞬间,不少人眼睛都看直了。
翁昕云身上穿的,是他们从未见识过的绫罗绸缎,连款式也是那种繁复优雅的,图案是刻彩丝的折枝梅花。
翁昕云挽了发髻,髻上斜插了赤金衔珠金钗,薄妆浅黛,眉目如远山画。
而世子,一身玄青长袍,身形挺拔,长身玉立,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俊美的让人震撼。
不过一年半的时间而已,环境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如今的翁昕云和世子站在一处,俨然是佳人绝壁。
翁昕云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和韩士州回来一趟而已,结果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出动了。
顿时不太好意思,脚步匆忙地朝着陈婆婆方向走去。
开口想叫陈婆婆来着,但是话到嘴边又犹豫了一下。
现在应该和韩士州一起,叫她外婆才是。
也就翁昕云停顿的这一瞬,韩士州笑着走上来,一手牵过翁昕云的手,从容自若地冲陈婆婆唤了一声,“外婆。”
翁昕云见状,也忙笑着喊了声外婆。
陈婆婆朝着年轻的小夫妻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头越发觉得满意了。
不禁笑容在脸上漾开,慈爱道,“好。看到你们平平安安的,我心里高兴……”
“让外婆久等了,是阿衍不对。”韩士州说。
“外婆想你们,就想早早地看见你们。”陈婆婆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
“你们一路上颠簸也累了,我们也赶紧回去吧。”
“嗯。”
他们这边的对话方才落下,一个稚嫩又尖声尖气的声音便插了过来。
“姐夫!”
翁昕云循声看过去,只瞧见一个面熟的小丫头正兴高采烈地朝韩士州冲过来。
小丫头自然是翁草,如今一年年的在长大,模样也一年年的有了变化。
但翁草的性格还是随了沈阳花,大大咧咧的,从来没个矜持。
“姐夫你们终于来了,我们家都等你们好久了!”翁草兴冲冲地凑到韩士州身边,就好像她和韩士州很熟似的。
韩士州一向不喜欢翁草,脸上没有不悦,但也不会多亲近她这个小丫头。
继了翁草,沈阳花也拽着翁向钱的袖子风风火火地赶过来。
沈阳花身上还系着围裙,显然这会儿还在灶房里忙活,一听是世子要回来的消息,便立马冲出来了。
“哎呀!原来世子爷是真的来了呀!”沈阳花一见韩士州便欢喜地不得了。
这一转眼又瞅见翁昕云,脸上也没什么另类的情绪。
“阿呆也回来了呀!”沈阳花是个俗人,礼仪规矩什么的不懂,也懒得在翁昕云面前装懂。
谁让她是翁昕云的伯母呢,她自认为自己就有这个亲近贵人的特权。
“我说我今天左眼皮一直在跳,原来真的是有大喜事,你说你们都一年多没回家了,真是想死我们了!”沈阳花高高兴兴地想去拉翁昕云另一只手,结果手还没摸到人,便被韩士州一个侧身给挡住了。
沈阳花被阻拦了个正着,只好看着韩士州冷然的面容讪讪一笑。
“我这也是太激动了嘛。”沈阳花满是油污的手不知道往哪儿安放,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