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风吟劫之归去来兮 >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东宫登门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东宫登门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东宫登门(1/2)

周府。

太子楚浩杰在侍从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望了望府外高高挂起的匾额,微微一笑,抬脚走了进去。

楚浩杰是周淮的亲外孙,加上又是东宫太子。所以相府外的侍卫们恭恭敬敬的朝楚浩杰行了行礼,示意他可以随意进出。

楚浩杰来的很突然,以至于他到的时候周淮正在书房内办公。听到下人来报,说太子正在前厅等候,周淮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便朝前厅走去。

前厅内,楚浩杰正慢条斯理的品着下人刚刚端上来的一碗清茶。看他的样子,似乎心情颇为愉悦。周淮走进来的时候,见此情景,心里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下来。

他就怕这小祖宗又惹了什么事,然后跑到他这里求计来。反正在周淮的心中,楚浩杰一旦亲自来他府上,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事。

周淮进了前厅,朝楚浩杰弯了弯腰便欲行礼,“太子驾临,老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楚浩杰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茶碗,起身弯腰虚扶了一把,苦笑道“外公何必行此大礼,浩杰实在愧不敢受啊。”

楚浩杰生于皇室,身为嫡长子,刚一出生便被封为太子。所以身边不缺巴结讨好他的人。他为人虽有些心高气傲,但唯独对这个外公是发自肺腑的敬重。若一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事情,楚浩杰都会亲自登门拜访,并且以外孙的身份虚心讨教。

二人说了一番客套话,分宾主落座后,周淮询问道“殿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楚浩杰笑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浩杰有一事不明,想向外公请教一二。”

“哦?何事?”

楚浩杰道“今日早朝之时,为何外公会赞成我大楚发兵之事?浩杰以为发兵之事当徐徐而图之。如今我大楚国库紧张,且国内天灾人祸不断。此时发兵,未免有些欠妥。”

周淮端起一碗清茶,细细的抿了一小口,微笑道“其实此事殿下心里早有答案,只不过殿下自己未曾发觉罢了。殿下何不仔细想想,如果连老臣也反对出兵,皇上会如何?”

楚浩杰想了想,回答道“父皇对外公颇为信任。若是连外公也反对出兵之事,那父皇自然只能将此事暂且搁下。只不过听父皇的意思,似乎颇有想要出兵的打算……”话说到这里,楚浩杰顿了顿,仔细想了想。渐渐地,脸上逐渐露出恍然之色。

周淮赞许的看着楚浩杰,捋了捋胡须,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虽说现在才明白,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外公的意思是说,父皇其实早就有了出兵的考虑,之所以召集文武百官商讨此时,无非是走个流程?”

周淮想了想,点了点头“殿下也可以这么理解。说句卖老的话,老臣追随陛下多年,深深的了解他的秉性。一旦陛下下定了决心,若想让他改变,实在是难上加难。就算改变了注意,陛下心里难免会为此留下隔阂。与其如此,倒不如顺从陛下的旨意,以免君臣之间起了分隙。”

周淮之所以屹立朝堂三十载平安无事,除了他是国丈这一身份外,更多的则是他圆滑世故,善于揣测帝王的内心。

君喜臣喜,君忧臣忧。周淮自始至终都忠于大楚,他甚至可以发自肺腑的表示从来就不曾有过二心。不过他这么想,而别人不这么认为。在别人看来,周淮大肆排除异己,觐献谗言、贪污受贿……许许多多的罪名有真的,也有假的。不过周淮本人并不在乎。他只在乎楚鸿钧对他的看法。并且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皇帝办事。

这就是周淮的为人处世。虽然并不光明,但不可否认他凭借着皇上的恩宠,使整个周家成为如今的大家。

“更何况,我大楚出兵其实也不是没有一丁点好处。陛下也是明白人,想必心里也是清楚地很。”

楚浩杰面带愧色道“浩杰愚钝,还请外公提点一二。”

周淮无奈的看了他一眼,摇头叹息道“理由老臣在朝堂上说的清清楚楚了。匈奴不可灭,但也不可不提防。于公而言,此番匈奴内乱,我大楚出兵,大可趁此机会从中削弱匈奴势力。二虎相斗,必有一死一伤。到时匈奴元气大伤,非三十载不能恢复元气。于私而言,此番殿下在朝堂上举荐萧涵为将,不得不说确实是一步好棋。那萧涵能力老臣虽不甚了解,但既然是殿下亲自出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东宫登门(2/2)

举荐,那么此人肯定不简单。若萧涵不负所托,平灭匈奴之乱。殿下在皇上面前的信任便又多了一分。只不过……”

楚浩杰听得正认真,忽然间周淮皱了皱眉,面露迟疑之色,不禁奇道“外公但说无妨,只不过什么?”

周淮沉声道“只不过此番行军监军却是一个叫缪文谦的人。此人原是前宁国公慕容英的学生。起先陛下启用了一个方问天,现在又启用缪文谦。此二人昔日都是慕容英的学生,陛下看样子似乎有要为慕容英平反的打算,不得不提防。”

楚浩杰哑然失笑“外公多虑了。那慕容英意欲谋反,落得满门抄斩也是咎由自取。更何况当年父皇亲自前去搜查,证据确凿。父皇若是为其平反,那岂不是自打耳光不成?咳咳……浩杰失言了。”见周淮瞪了他一眼,楚浩杰顿时察觉自己说错了话。

慕容英谋反一案,一直是楚鸿钧心头上的一个疙瘩。他到底心里如何想的,就连周淮也捉摸不透。如今他只能自我安慰的认为楚鸿钧任用方问天和缪文谦,只是看重了他们二人的才能。毕竟除了这个理由,周淮实在想不明白楚鸿钧为何会任用一个谋反之人的学生在朝为官。

“哦对了,听说那位匈奴公主如今已与萧王结为夫妻,此事殿下怎么看?”

楚浩杰摊了摊手,苦苦一笑“老三年纪也不小了,也到了成家的时候。起先父皇多次要给他做出,赐婚与他。谁知这个老三,脾气倔强的很,逼急了他直接就离京了。父皇见强扭的话不甜,也就一直随着他。如今他总算想通了肯成亲,我这个做哥哥的还能怎么看,自然是恭喜他了。”

周淮捋了捋胡须,问道“听殿下的意思,殿下是把萧王当成自己人了?”

“倒也算不上是自己人。不过这个老三外公你也是知晓。此人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平日里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且胸无大志,难成气候。如此一个草包,我又何必处处防着他。倒不如给予他一些方便,将来也好留个人情。”

周淮想了想,缓缓地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不过人心隔肚皮。这萧王虽说是个草包,但不能保证他没有野心。萧王平日里与宁王、秦王、晋王素来交好。宁王出身下嫔倒也罢了,只是那秦王和晋王,其母乃是吉利公之妹,背后有吉利公府撑腰。若他二人站在萧王这一边,将来一旦萧王有夺储之意,对殿下也将是有不小的威胁。更何况如今二皇子已故,按照长幼之分来看,萧王对殿下的威胁只怕很大啊。”

“长幼之分固然不假,但一国储君得为贤者居之。老三不谈,那老五是个闷葫芦,脾气古怪。老九是个书呆子,平日里除了读书便是约了一帮文人墨客吟诗作赋,难成大器。老九是个小毛孩子,又有多大能耐?也就这个老六,颇得父皇喜爱,处处与我作对,着实可恨。”

太子与六皇子之间的争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一提到六皇子,楚浩天便有种恨不得将他剁碎了喂狗的打算。若不是杨思旭一再告诫他让他莫要意气用事,估计他真会这么做。

周淮对六皇子同样也很头疼。此人能力相比较他的这个外孙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幼便有神童的美誉。除此之外,其母枭氏乃青莲国的公主,身份尊贵,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周后和怜妃。

“殿下此言倒也不假。只不过这立储乃国之大事,不可轻言废弃。是以除非迫不得已,陛下是不会立甘王为太子。殿下只需老实本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其余的事情自然就不用去多虑了。若是殿下因为甘王的原因而自乱了阵脚,那岂不是遂了甘王的意思了?”

楚浩杰想了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相比较甘王,他的优势其实很大,就比如他嫡长子这一身份。归根到底,无非六个字——敌不动,我不动。

楚浩杰站起身朝周淮拱了拱手,微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浩杰在这里多谢外公的提点了。”

周淮起身回礼,含笑道“殿下不必客气。老臣也不过是尽了自己的分内之事。不过老臣还有一言,希望殿下务必要切记。”

“外公还有何言,浩杰洗耳恭听。”

“防人之心不可无。萧王此人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殿下拿捏得同时,也要注意莫要伤到自己。老臣言尽于此,还望殿下切记。”

楚浩杰想了想,点了点头“多谢外公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