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末世黎明 > 正文 第九十八章李氏后人—黠戛斯

正文 第九十八章李氏后人—黠戛斯

   正文 第九十八章李氏后人—黠戛斯(1/2)

由于危机四伏、事态严重,这结拜仪式也只能简易行事了。

虽说这结拜仪式化繁为简,但这鲜血洗礼出来的情义,却是无价的异常坚固。

当一杯血酒喝下,四只粗糙的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的时候,标志着,这位部落酋长兼顺义王部兵马大元帅的黠戛斯和来自大明,堪称天下第一武将的总兵官曹文诏,由此走上了一条,足以改变历史命运、撬动历史车轮,充斥着腥风血雨、荆棘密布的曲折大道。

坐在大帅帐里,黠戛斯先是以兄长的身份,受了曹文诏的一礼;而后,曹文诏又以长官的身份,受了黠戛斯的一礼。

两人坐定,浓茶润喉,黠戛斯先开口了“安答,我的家人你也见过了,等这仗打完,我也随你去大同拜见你家伯父伯母。”

“嗯,这个自然。不过,安答,有件事,还需你去亲自安排。”曹文诏已经依着蒙古人的习惯,改称了安答。

“何事?安答请问!”黠戛斯。

“这样,现在天色已晚,估计林丹汗是不会发动强攻了。再说,有他弟弟在我手,他也不敢逼人太甚。但是,我等也不可掉以轻心,要防他趁夜偷袭。还有,这城里定有他林丹汗的细作,我们也要防备这些细作,偷袭救走料图台极。这些事情,都十分急要,定要信赖之人严加防范才可放心。所以,这些事,还需安答来做周祥布置才好。”曹文诏真担心,被人把这大好形势破坏掉。

黠戛斯孩子般的咧了下嘴呲了呲牙,拍着脑门,道:“你看我,光顾着高兴了,差点误了大事,还是安答考虑周全,我现在就安排下去。”

“呵呵,好的,速去速去。”曹文诏也好不拘束,乐呵呵的拍了下黠戛斯的后背,催他先办正事去。

不大一会工夫,黠戛斯就回来了,在门口拍了拍周身的尘土,进屋对曹文诏道:“安答,你就放心吧,料图台极那里,我安排了三队亲军日夜看守城墙巡逻这事,我让宝勒诺德那厮将功补过,让他带队负责。哼!便宜他了,要不是安答给他求情,我真想……。”

“呵呵,好了好了,安答,宝勒诺德也出了不少力,差不多就行了,别寒了将士们的心。”曹文诏没等黠戛斯说完,就乐呵呵地接过话来。

“算了,这家伙对我的忠心还是没说的。嗯,奶茶不错,先热热身子。”说完,黠戛斯端起奴仆刚送上来的一杯热奶茶,一口而尽。

曹文诏也品了品这杯热奶茶,吧唧了下嘴,没吭声,心道:奶腥味太重了。

放下杯子,看着正在回味奶茶香的黠戛斯,曹文诏道:“安答,还有件事,想问问,但不知如何开口啊!”

“噢?啥事?安答,但说无妨。”黠戛斯有些纳闷。

“嗯,这样,我观你和你的家人以及你的族人,有不少的长相微有差异,不少人倒是有着汉人的特点,这黑眼球,黑头发,还有这肤色啥的,别说,有真些相似之处。不知是何缘由?呃,这个,若不便,不说也无妨,我只是好奇而问,呵呵呵。”曹文诏斟酌了措辞,还是提出了心中的疑惑,也不由得干笑了一下。

听闻曹文诏这话,黠戛斯略沉思了一下,好似在大脑中寻找着什么记忆。

不过,黠戛斯还是有着一些心事的,他心里正琢磨着呢本族早已归附顺义王所部,也多有战功,现在,我还掌有军队大权,自家的那个王爷的称号,理应不会被卜失兔王爷忌惮吧,毕竟那只是唐朝那时的称号。本族虽曾显赫,但那毕竟是陈年旧事了,想来说说也是无妨的。

清了清嗓子,黠戛斯就把曹文诏的问题略做解答了“其中缘由,说来话长啊……,我黠戛斯所部的祖上,本就是大汉名将李广之后!”

“啊!啥!你们也是……。”曹文诏大吃一惊,不由得一声惊呼。

手中正端着的奶茶杯,都差点脱落在地上,慌得曹文诏赶紧用双手死死地按住茶杯和盖子,生怕它飞了一般。

看着曹文诏这幅表情,黠戛斯反倒疑惑不解:这事是可能有些意外,但也不至于让你这么失态吧?

黠戛斯现在当然不知道,曹文诏已经见过一支李凌的后人了,这会儿又碰到这一出,你说能不让他失态嘛!

各位看官,你道是怎么回事吗?或许有些人知道这段历史,不知道的话,那咱就坐下来喝杯茶好好聊下呗!

黠戛酋长,缓缓的道出了缘由所在:黠戛斯部族,也是公元前99年,汉武大帝派李广利将军率三万铁骑出征匈奴过程中,骑都尉李陵领五千步卒从居延海以北深入敌境,与匈奴单于率领的八万骑兵在浚稽山展开激战后,因寡不敌众,矢尽粮绝,李陵被俘。

随后发生的事情,前文已经交待过,就不再赘述了。

就这,就已经把曹文诏听的目瞪口呆了。

接下来,黠戛斯又开始讲述,他们这个部族为什么会定居在这里,而且,离着大明这么近,作为汉家后人,竟没有和大明取得过任何联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九十八章李氏后人—黠戛斯(2/2)

愿意吗。

黠戛斯回忆道:“据本族历代记载,我们部族是随着匈奴溃败的大部队转移过程中,和同族的人走散了,我们这一支族人也迷失了方向。飘荡很久使不得另外一族人的踪迹,最后我部族人游荡到了离大汉西北的千里之外的地方,临近俄罗斯边境的一片广袤无人的地区,开始了繁衍不息的生活。”

这里,要交代一下,实际上,在原来的历史上,黠戛斯部就生活在前文交代过得,木子李部他们游牧的地区。但是,不知怎的,朱由检重生了这一回,使得远在草原上的这两支李凌后人的生活区域和他们以后的命运,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虽说都处于俄罗斯边境地带生活,但由于南北相隔今万里,故此,他们这两支李凌后人,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联系,不得不说,这是让人扼腕长叹的。或许是上苍有意的安排,就是让曹文诏为引线,来吧这两支李凌后人和大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吧!

“那你们既然没有和走散的其他族人联系上,也没有和想办法国内取得联系?”曹文诏问到。

黠戛斯想了一会,道:“这个,最初的几代族人是没有返回中国归宗认亲,或许是对汉帝国太伤心了吧。”

“哎!想来也是,让谁碰到那样的事情,都是很难释怀的。”想想李凌遭受的怨屈,曹文诏也不由得有些唏嘘。

黠戛斯继续道:“不过,……。”

直到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唐朝,与公元648年,这支黠戛斯部族向大唐派出了一支朝贡出使团。这支使团,在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率领下,抵达了唐朝首都长安。

这支使团除了向大唐朝贡以外,他们还肩负着另外一项历史使命,那就是“认亲“的使命。

到达长安的黠戛斯酋长,自称是李陵的后裔,与唐朝皇帝乃是同族,要跟唐朝皇帝“认亲。

因为李陵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而唐朝皇帝的先祖也出自陇西成纪,也是与李广同族。再加上,虽然黠戛斯人大多为赤发绿瞳,然而自称是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则为黑发黑瞳,具有明显的黄种人混血的特征,因此,唐太宗也就认同了黠戛斯酋长的这一说法。

因此,酋长失钵屈阿栈他们一行人,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款待,且认亲成功。

使命完成,认亲成功,开怀畅饮之下的酋长失钵屈阿栈,向唐太宗请求归属唐朝。

唐太宗当即同意在黠戛斯辖地设立坚昆都督府,隶属燕然都护府,封黠戛斯酋长俟利发为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

听到这里,就连作为旁听者的曹文诏也不由得感到内心一阵的通透敞亮,额了下首,竟然轻笑了出来双手相合,道:“唐太宗真乃明君也,酋长失钵屈阿栈也算得上一代英豪,这亲,认得好!”

“是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部和大唐的合作还是非常紧密的。”谈到这段历史,黠戛斯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微笑。

黠戛斯接着道:“我部在其后,多次配合、参与唐朝打击后突厥的军事行动。这也怪不得我们,这突厥人着实可恶,他们势力称霸漠北草原的时后,就与我黠戛斯人冲突不断。后来,突厥势力灭亡后,回纥人又成了漠北草原的雄主,他回纥人也想吞并我部,与我冲突不断。哎!到了公元758年,回纥人集中兵力突袭我黠戛斯,我部不敌惨败,“自是不能通中国”,自此,也就阻断了部落与朝廷的联系。”

情形的发展起起伏伏,曹文诏也不由得再次扼腕唏嘘。

喝了口奶茶,黠戛斯继续说道:“虽遭受打击,不过,黠戛斯人并没有从此没落,而是励精图治,致力于民族复兴。到了公元840年,黠戛斯人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黠戛斯人出兵击破回鹘汗国,重新崛起。至公元847年,重获大唐宣宗册封,他册封黠戛斯可汗为“英武诚明可汗“。

好似又看到了那辉煌的一幕,黠戛斯的双眼迸发出股股精光。

“哦,祖上还是大唐的王爷啊,安答,那以后有怎么样了?”曹文诏不明白,理应强盛的黠戛斯部,现在怎么沦落到,成了顺义王联盟中,一个不显眼的中型部落了呢。

“以后啊,随着历史的变迁,我强盛一时的黠戛斯部,在与其他的蒙古部落征战讨伐过程中,特别是蒙元时期,也就逐渐衰落了。现在,已经沦落的只有归附卜失兔的顺义王部了。惭愧啊,说来惭愧!我这个酋长,不光没有壮大本族,竟然又有败落的趋势,哎!”说到最后,黠戛斯显得有些没落。

听着黠戛斯万户的详述,曹文诏也不由得的随着他的讲述,陷入了这个迷失部落,那沧海桑田、起起落落的一幕一幕画面之中。

最后,听的黠戛斯的叹息声,曹文诏好似抓住了什么“安答,你也无须伤感,说不得会有机会,让你重振家族雄风呢!”

黠戛斯猛的抬起头来,眼神中透出了一股足以透彻人心,期盼、求索的目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