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训诫三大营(1/2)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十余万大军身着新式鸳鸯战袄,单膝跪地山呼万岁,惊得十里开外山林间的鸟雀扑棱棱一阵惊鸣。
眼下大明虽说是内外交困、战事紧要,但崇祯帝总也不可能躲在皇宫大内傻等吧,帝国还有诸多大事需要他这位实际掌舵人出来把控。
获悉黄台吉三路大军均已撤回及各方战况的确切消息,崇祯顿感去了一块心病。
下了早朝,崇祯换上一身潮味十足“v字领”、镂空式护耳的新式龙纹戎装,在一众侍卫、御林军的簇拥下,朝刚成军的三大营驻地开去。
出于便于物资供给又便于军事保密之目的,三大营驻地选倒也十分讲究,就选在即远离民众集居密集的城镇村落,又离驿站路线不远处的一处空旷场所。营地介于京师、天津、涿州驿站中间,出得京师不到个半时辰即可抵达。此处既便于拱卫京师,还可兼顾蓟州、山海关之防务,还便于涿州驿站、天津海运、漕运物资补给。
为了重塑军人形象、提高军人在大明百官、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让世人意识到当今皇帝陛下对军人的重视程度,此次出行崇祯帝一改旧制,弃銮驾不用,身着戎装胯下宝马良驹威风凛凛率队出城。尽管知道百官、民众间敬畏有之、闲言定也不少,但在崇祯想来,只要久为潜移默化下,一些陈旧观念总会随之改变。
进得大营,彩旗招展,崇祯早已被那黑压压静待自己的军团大阵所震撼。神情肃穆,崇祯左手虚按腰间宝剑、右手成45度斜向前方平伸高高举起,胯下宝马也伴着身后军乐队发出的军乐有节奏的踢着蹄子马步,缓缓在大军列前行过。
“平身……。”崇祯气定神闲下马登上校阅台立于事先竖在大台中央,上绘日月大纛(大常,王的旗帜)旗下,挥手示意众军士免礼平身,举手投足间尽显雍容华贵。
不光崇祯陛下戎装尽显华贵,就连他胯下宝马也身披华丽马服,戴金黄色鲜亮马头面罩。皇帝亲随侍卫官员亦是戴凤翅盔、锁子甲,御林军将官更是戴金盔甲,随崇祯而来的各将领则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侍卫、将军、御林军均腰悬金牌,持弓箭矢、佩刀,执金瓜、叉、枪分列校阅台两侧。
“谢万岁…!起…!”三大营总指挥兵部尚书、新军大帅孙承宗领旨谢恩,继而令旗一挥,随着呼啦啦一阵铠甲撞击摩擦声大军起身耸立。
望着四下扩延开来的庞大军团,崇祯心情激荡,这可是他的希望所在“将士们……!”
崇祯开始训话,最高领导人的训话绝不可以长篇大论,鼓起士气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万岁……!”皇帝前来视察的消息这些士卒早已知晓,孙承宗也对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见皇上话音一落,他们就奋尽全力自胸腔间迸发出这早已训练成型的口号。
身处远端的士卒,目光热切紧盯校阅台大纛旗下身着金甲的皇帝陛下。他们虽看不清皇帝的面目,仅能看到皇帝的身形轮廓,但这并不妨碍皇帝陛下在他们心目中崇高的地位这可是洪恩浩荡赐予自己、家人得以新生的天主啊。
为了使在场的每一名士卒都能听到皇上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不光在校阅台崇祯面前设有一个铁皮喇叭用以扩音,还在校场四处分派出百名嗓门奇大的壮汉,各手持铁皮喇叭传达着皇帝所说的每一句话。
待“万岁”声落下,崇祯提高嗓门尽量保持着浑厚,十七八岁年轻人的嗓音很难说浑厚,尽量保持吧“朕宣布!即日起!三营新军正式成立!”
“万岁!万岁!万岁!”三声万胜震彻云霄,十数万将士群起激昂,这标志着他们已经正式得到皇帝恩准,正式成为大明新军中的一员。
“在这新军成立的日子里,朕要给你们约法三章。”崇祯首先强调的就是军纪,这可是立军之根本。
崇祯发出三斩令
第一,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军人要做到一切行动听从上级指挥,这是军人的天职,但不可欺君,欺君、违抗上命者斩!
第二,不损害大明百姓之利益!不侵害、不欺凌大明百姓是军人的使命,侵害百姓者斩!
第三,要以军团集体利益为首要,不以人头论军功!凡遇战事,皆以可经考证的战后实际统计为准论军功;违敌不前、冒领军功者斩!
崇祯又强调“凡人皆有灵魂,那我们的这支新军也要有军魂!军魂是什么?你们三大营这支新军的军魂是什么?朕告诉你们坚持皇帝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我们这支新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你们定要记牢,万不可忘!你们是朕的军队,你们的使命是朕赋予你们的!”
“万岁!万岁!万岁!”这些话孙承宗早就再三灌输给他们了,包括他们中间那些君宣会成员的政宣员们,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143章 训诫三大营(2/2)
不厌其烦的再三教导、灌输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
崇祯再次强调
一、坚持皇帝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永远不变的军魂要牢记外,还他们要不断的传承下去,即要传承给他们的家人,还要传承给今后入伍的新兵;
二、凡新军将士都要做好随时牺牲自己的准备,要有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军队注有了军魂,就要求你们战时要有勇往直前、要用血肉之躯摧垮阻挡在你们面前的一切敌人的勇往无前之精神;
三、帝国兴亡匹夫有责,你们新军就是从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中间走出来需要扛起帝国兴亡的人,凡危害帝国社稷兴亡者,你们皆有责任和义务去消灭他们;
四、前一刻或许你还是人们口中的流民,你们何以成为流民?难道你们就不愤慨吗?这些朕也在努力改变。你们要相信,将来会有更好的改变!就像你们现在,你们已得以改变,你、还有你们的父母,现在已不再是那所谓的流民,而是成为了一名拥有自己良田可耕种的农民了!为了你们的父母有自己田产可耕种的这种来之不易生活,也为你们自己现在这来之不易生活上的转变,朕要问!你们愿意轻易地放弃这些吗?你们愿意这些被别人强行剥夺走吗?
“不能!不能!不能!”短暂的沉默,忽的在军阵中迸发出一阵阵响天彻底地的怒吼。
“很好!现在帝国内忧外患、战事不断!朕要求你们,每逢战事万不可逃避,也不允许你们有任何理由逃避!你们要做朕手中的一把锋利的钢刀,朕要你们奋力斩杀那些所有危害帝国利益、帝国稳定,帝国百姓生命安全,企图剥脱你们和你们的家人来之不易生活的,那些可恶的豺狼!”话音未落,崇祯一侧身拔出腰间的宝剑冲天一指,一股帝王威压直扑四方。
“万胜!万胜!万胜!”群起激昂,十数万人顿时沸腾起来,高举右拳有节奏的向上盾击。
十数里外一处山峦半腰,一颗长得不是很茁壮的松树,竟也被震的脚下土松轰然倒地……。
“将来,你们所面对的将是后金鞑靼那些残暴的敌人!你们或许不是他们的敌手,怎么办!真告诉你们!两军相遇勇者胜!要么是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杀进大明,要么是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打进他们的老巢!朕要你们明白!”崇祯奋力呐喊。
众将皆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着对啊,不是你杀死我就是我杀死你,这可不就是打仗吗?
“朕告诉众将士!你们是大明的新军,是朕的利剑!他日上的战阵,就要有决死之心,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要让敌人明白大明军人没有孬种!要么是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进来,要么就是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此话喊出,崇祯显得异常激动,十数万将士的情绪也被能带动起来,热血沸腾。
“万胜!万胜!万胜!”随着官兵的怒吼,孙承宗也是眼含热泪,高喊万胜!
士气进入高潮,也就是崇祯演讲结束之时。走下校阅台,跨上那匹骄傲御马,崇祯一如来时的那种军姿,一手按住腰间剑柄,一手侧向举向大军行注目礼。一众侍从、御林军、随行军官尽皆归位,尾随皇帝陛下缓缓远行。
随着棋牌官一声“恭送陛下”的喊声响起,一众新军官兵全都单膝跪地,山呼万岁给皇帝陛下送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近正午太阳火热,个半时辰的路程已经使得众人汗流浃背,可大家连大气也不敢喘,皇帝陛下可还骑在马背上呢,为了视察新军,皇帝可是连銮驾都不坐,华盖也不打,真的是做到了与民同“乐”,真个是“劳不坐乘,暑不张盖”!
孙承宗一众将官的内心可以说是感慨万千真乃万世明君尔!
回到尚书房,崇祯召见了三大营统帅孙承宗大帅、步骑营遍练少将孙传庭、火器营遍练少将孙元化、骑兵营遍练少将卢象升四人。
“先生(崇祯已经拜孙承宗为帝师),辛苦了,朕今见三大营,可谓是初见成效,很不错!当然,这亦有伯雅、初阳、建斗的功绩,朕甚慰!”崇祯冲孙承宗施礼后,有依次拍了拍三人的肩头诚恳的道。
“臣不敢!”四人恭歉施礼道。
“呵呵,当得,当得。还有回去后要告诫新军官兵,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勤加苦练,三年内朕保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衣食无忧,但无军饷,待三年后,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之时,方有军饷可拿。”崇祯眼下也真是被钱给愁坏了,所以才想出了这个不是法子的法子。
孙承宗四人一听开始也不由一愣不拿军饷的军队?待皇上说完,才明白皇帝并非不给这些新兵军饷,而是先保障他们及其家人生活的前提下,静等他们的成长,这也不失为一种激励士气的办法,当下领命。
“臣等,谨遵圣喻!”孙承宗四人皆领命躬身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