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 第73章:近乎丧心病狂地收割

第73章:近乎丧心病狂地收割

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目光齐齐聚焦于高台之上的赵凌。首发免费看书搜:一起看文学 17novel.com

大殿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氛围,空气中似乎都能嗅到一丝新奇与未知的味道。

朝堂上的官员大都没听说过这两样东西,细盐和棉花。

官员们的脸上露出困惑与不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显然对这两样陌生的物品感到好奇。

正如赵凌并没有第一时间将纸张用于民,这两样东西刚开始也必须以珍稀之物的姿态出现。

大秦的盐质量并不高,常常掺杂沙砾和石子,价格也较高,普通百姓难以负担。

普通百姓获取食盐困难,除了三川郡的小部分人,哪怕是咸阳的勋贵,也没尝过什么叫细盐。

赵凌打算先用细盐和棉花将大族的财富狠狠吸一波用于民用,随后再投之于民。

百姓无盐可食,这个问题,他也能解决。

“这便是细盐和棉花。”

赵凌让侍卫将细盐和棉花拿出来给百官展示。

侍卫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精致的盒子,缓步走到殿中央,轻轻打开盒盖,露出里面洁白如雪的细盐和轻柔如云的棉花。

“此细盐细腻如白雪,无任何杂质,一两细盐一两金。”

赵凌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他的眼神扫过众人,等待众人的反应。

“棉花轻柔保暖,乃世间珍品,一斤棉花八两金。”

赵凌定下这个价格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有些丧心病狂。

他现在就像是骗老头老太养老金的保健品推销员。

明明多得要死的东西,被他炒到了天价。

他就是要这样。

一般的百姓或者家中并不富裕的勋贵哪里会花这种冤枉钱?

那些真正家中有钱的大族,他们就是要贵的珍稀之物。

想要收割他们的财富,价格定低了,人家还不要呢。

这就是人性。

皇帝亲自代言,世间珍品,这个价格贵吗?

真不算贵!

孟巍然和白祁之前只知道赵凌给他们的价格,细盐一两一铢金,棉花一两半铢金。他们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

一两黄金能够换取20石粮食,相当于普通人三年的口粮。

赵凌定下这种价格,如果能够卖出去,就算扣除利润的五成作为上交国库的税收,孟家和白家也会暴富。

“细盐与棉花本是朕专享之物,诸位爱卿为国操劳,朕亦不愿独享,朕特许,诸公可自行购买。”

赵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暖与关怀,仿佛在与众人分享一份难得的珍宝。

赵凌已经给细盐和棉花打上了皇帝专享之物的标签,直接将其价值提升到一个原本不属于它们的位置。

大臣们纷纷感恩:“谢陛下隆恩!”

他们的脸上露出感激之情,纷纷跪下叩谢。

赵凌相当于讲着讲着正事,突然插播了广告,见细盐和棉花都有市场,且将大赚特赚的时候,他也不再担心国库亏空。

“既然如此,三年之后,《万民典》修成,百姓富足之后,朕再亲自选拔人才前往各郡县乡里,有所成就者,立碑写传,朕将亲自接见。”

“昭告天下,诸子百家,有学之士,皆可前往咸阳,献上教化万民的良言名句,长安候与科农院负责摘录选择,整理成册。”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赵凌更想要收拢天下人才。

嬴政兼并六国已经九年,六国之人除了贵族门阀,只要不是家中有人死于秦国大军战争之下的人,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国恨家仇。

六国贵族恨嬴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怨恨嬴政剥夺了他们的特权阶级的优渥生活。

九年世间,平民的仇恨大都冲淡。

赵凌一番仁政之后,召天下有学之士进咸阳,大概率是能召到一些隐世大才的。

“儒家门生,但凡有愿前往各郡县乡里教孩童识字者,先上报科农院,查其户籍,考其学识,一经录用,赐文师一职,年俸三百石。”

赵凌还是决定先把儒家的人派出去先。

国库不差钱,他要儒生们食他的俸禄,而不是对孔鲋他们感恩戴德,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大秦的臣子。

赐官职,给俸禄。

有钱豪横的打法。

正所谓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儒家讲礼仪仁义,吃了他的粮,自然要为他在百姓之间说话。

他们就是赵凌的先行军,赵凌自然也不想完全白嫖。

孔鲋也是感激涕零,道:“臣替儒家谢陛下隆恩!”

他的脸上露出感激之情,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赵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暖与关怀,仿佛在为众人指引方向:“孔老先生可推荐人才,诸位亦可向朕举荐有识之士,为大秦效劳,为百姓富足安康,为太平盛世燃烧自己的热血。”

赵凌来咸阳的第一日,在咸阳城士卒心目中的形象本来就已经变得伟岸无比,如今到处都是他

的故事传说。

中间也有不少是赵凌派出去帮他造势的。

他一声令下,不知多少士卒愿为他效劳。

赵凌这番折腾下来,儒家感恩戴德,门生摩拳擦掌,准备前往各郡县乡里大干一场。

赵凌坐在龙椅上,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目光扫过众人。

儒家也算得到了相应的利益和奖赏,更是真切地看到了儒家传扬天下的希望。

西文彦今日出尽风头,忙着回去卖纸,还有就是买粮,往各郡县派人。

扶苏也已彻底臣服,准备去修《万民典》。

孟巍然和白祁看到了暴富的机会,更看到了未来。

蒙武这头看到了赵凌和扶苏兄弟和睦,蒙家两兄弟更是已经厉兵秣马准备去上郡狠狠地收取战功。

朝堂之上恐怕只有王绾一系官员没有落到好处。王绾的神情有些落寞和复杂,心中暗自叹息。

王绾之前逃离咸阳,赵凌没有秋后算账,已是无比的庆幸了,满朝文武心向赵凌,扶苏都封了候,他还敢有什么异议?

全臣皆无本要奏。

赵凌目光扫过众人,王绾的神情有些落寞和复杂,赵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王绾丞相到章台宫一趟,朕有事与你相商。其余爱卿都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