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先前单骑冲阵,已然杀的士卒胆寒,此刻身披数十箭,如同刺猬一般,犹自呼喝连连,杀人如麻。
敌军步卒见状,胆寒变成了胆裂,如何敢与神人争锋?
凡赵林所到之处,尽皆四散奔逃,或有跪地叩首祈求活命之人。
赵林眼见麾下精骑已落马数十人,心知敌众我寡,又在山林之中,以精骑对步卒,实非明智之举,便欲救出谢旌部,一同杀出敌阵,再做计较。
及二人所部汇合,赵林冷眼制止谢旌啰嗦请罪,先行回身,率众杀出战阵。
山上杨历见赵林欲走,怎能甘心?
急令精锐死命上前纠缠,自领亲兵与督战士卒骑马杀下山来,欲亲自截止赵林。
阵中赵林眼见就要杀出敌阵,身侧忽不见了陈安,转头视之,见陈安落马,正掣环首刀与敌步卒厮杀。
赵林便叫谢旌领兵先走,自己单枪匹马向陈安所在杀去。
谢旌早见得赵林身上箭林,怎敢叫他一人独骑回阵中?遂猛拍了赵林胯下宝马,叫那马儿驮着赵林先走,自己却拔马回阵,去救陈安。
赵林被马儿冲刺晃了一瞬,人马已冲出阵中,见谢旌反身去救陈安,虽气急,却也知此时不是犹豫的时候,连忙率军脱离战阵,于百步外重新集结。
待麾下精骑汇合,列好阵型,粗略清点,只余不足五百骑。
再看阵中,谢旌单刀匹马,杀回阵中,大刀挥舞,接连砍翻十余人,抵近陈安。
时陈安虽有甲胄,却因年岁尚小,又常年营养不良,穿不得重甲,因此多处受创,只凭借狠劲与敌军厮杀。
所幸敌卒虽是青壮,却受身材所限,与陈安身量相当,一时之间,虽能伤了陈安,却急切杀不得。
及至谢旌杀来,挥舞大刀逼退敌众,单手提起陈安,放在马背上,复双手舞刀,回身向阵外杀去。
然就在此时,杨历率亲卫赶到,正巧截止二人。
杨历见赵林大部已杀出军阵,只余此二人困于阵中,怎会让其逃脱?遂大喝道:“谢旌!汝困于阵中,无路可逃,何不早降!”
谢旌闻言,一刀砍死一骑,自肋下拔出一杆长矛,掷于地上,喝道:
“吾为虎雏将军麾下大将,今轻敌冒进,致使损兵折将,罪当万死!我主却亲冒石矢来救,如此恩义,谢旌如何敢降!敌将休要再言!速来决一死战!”
杨历见其面露决然,赞曰:“胜败乃兵家常事,汝虽中计,却不失勇烈,奈何求死?”
言罢,便叫左右齐出,欲全其忠义。
谢旌见敌众围上,却也不惧死,只低头看了一眼状如疯狼一般的陈安,心道:“此子忠义,随将军来救我,却为我所累,死在此处,实在可惜。”
虽是愧疚,却知已无活路,便将手中大刀连连挥砍,不避刀枪,只管奋勇杀敌,求个力竭而亡。
陈安亦在心中暗道:“主人有大恩于我,虽死不能报也!今日虽死,愿来生再遇到主人,结草衔环相报!”
思忖至此,抬手扯下发带,将刀柄绑在手中,与谢旌同乘一骑,呼喝杀敌。
二人之忠烈,有诗赞曰:
“谢旌莽撞失谋算,兵败犹存勇烈风
宁死不降全大义,忠魂岂惧血光浓。
陈安年少身如絮,乞儿出身志却雄
主有深恩铭肺腑,舍生赴难亦从戎。
今朝纵死恩难报,愿得来生再效忠。
牛马为偿情切切,此心耿耿映苍穹。
二人忠烈皆堪敬,若得余生必建功。”
刀来枪往,二人联手毙敌十余人,身披数创,犹自奋战。
忽有一悍勇步卒,趁二人挥刀之际,矮身窜到近前,对着马腿砍了一刀。
二人猝不及防,被摔下马来,滚落在地。
众步卒见状,急围将上来,挥刀乱砍。
二人滚做一团,只以甲胄披膊硬扛,眼见便要被乱刀砍成肉泥。
就在此时,忽有一伙骑兵冲撞入阵,为首一人插了满身箭矢,持长槊破军,骑爪黄飞电,如神兵天降,似恶鬼复生,连杀十余人,大呼道:“贼将安敢杀我部下!”
杨历闻其惊雷之声,急回头去看,却见那人身后跟着数百骑,皆壮如疯虎,所到之处,自家士卒皆面露惊骇之色,纷纷让开通路。
转眼间,那人已率兵杀至近前!
杨历大惊失色,急绰枪抵挡。
却见赵林胯下宝马腾空跃起,手中长槊高举,如力劈华山一般,猛然砸下。
杨历惊骇,自知躲避不及,连忙横枪托天去挡。待两杆兵刃交击,只觉一股大力袭来,手中长枪竟握不住,被赵林一槊劈飞。
杨历长枪脱手,不及去看虎口开裂,鲜血横流,正手忙脚乱欲拔剑相抗,却因双手麻木,一时之间抽不出佩剑来。
只得眼睁睁看着赵林运转长槊,急速刺来。
军阵中,步卒,骑兵,周围数百人,只见得赵林一招劈飞杨历兵器,复一槊刺穿其胸腹,吐气开声,双臂叫力,竟将杨历连人带甲挑在槊刃上,举在空中。
赵林两合挑死杨历,便将死尸以长槊挑起,大喝道:“尔等主将已死,降者不杀!”
身旁跟随的赵贺等亲兵,麾下合计八百骑,皆面露崇拜之色,齐声高呼:“降者不杀!”
时杨历副将便在赵林身前,眼见杨历这般轻易便被斩杀,早没了战心,连忙滚鞍下马,拜伏于地请降。
数千步卒见主将战死,副将请降,亦为赵林气势所慑,纷纷抛下兵刃,跪地请降。
赵林见状,急撇下杨历尸体,令麾下骑兵四散收拢降卒,自引亲兵去寻谢旌、陈安。
及至冲到人群之侧,见二人虽气喘吁吁,浑身是血,却双目有神,面含劫后余生之喜,方才放下心来。
此战着实乃天佑也。
若杨历不自持勇力,欲亲率骑兵来截止赵林,反而立于山上,指挥步卒围杀,恐赵林虽能得脱,谢旌、陈安却是必死。
日后再来交战,亦不知胜负如何。
赵林兵少,降卒数倍于赵林,因此也不敢久留,只粗略点数,约莫收拢降卒三千余,便急忙领兵押着降卒往象州赶去,却暗中叫来赵贺,叫其领十余骑先行赶回陆逊处求援。
又叫来一亲卫,命其星夜赶往武宣城外大营,命副将领兵过河,两面围困武宣。
诸事安排妥当,赵林亦不敢松懈,时不时便纵马往来行军阵列,装作若无其事般,自身上拔下箭矢,扔在地上。
时有降卒以为赵林非凡人,乃天上真神,私下捡起赵林扔下的箭矢,以为沾了赵林仙人之气,携之能避刀剑,于降卒中引起阵阵骚乱,抢夺。
赵林知晓后,亦不做阻拦,反而乐见其成。
直至两日后,大军行至象州城下,有陆逊率两千步卒来接住降卒,赵林方才放下心来,回县衙卸甲。
时谢旌、陈安早已经过治疗,浑身绑着绷带,一人辅助赵林卸甲,一人跪在地上求赵林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