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126章 一身都是胆

第126章 一身都是胆

翌日,日上三竿。首发免费看书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赵林于象州城县衙醒来。

昨夜一战,斩首六百余,收拢、俘虏降卒合计四千余。

骑兵营战死十七人,轻伤百余。

周陵所率步卒战死九人,轻伤数十。

可谓是一场大胜。

拿下象州,也到了赵林先锋军的极限了。

赵林从象州守将的口中得知了武宣的一些虚实。

武宣,墙高城固,西距泿水只有数百步,南距泿水亦只有百余步。

整个城池恰好处于泿水河弯之处,只有北面、东面有开阔地,可以排兵布阵攻城。

且城内守军约有五千余,只重兵守卫两面城墙,强攻必损伤甚重。

若要挖掘地道,里应外合,此地土质松软,亦不能为。

若要以泿水灌城,然武宣所在之地,泿水上游连续四处河弯,皆有数里,如何能截断足以灌城的河水?

兼之武宣南面不远处,便是中留县。

若武宣被围,却因距离河道太近,却困城不住,中留县可将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支援武宣。

此地端的易守难攻,不愧是郁林郡治所的北面屏障。

赵林只有五千余本部人马,虽接连战胜,多有收缴降卒,却因赵林眼光颇高,实在瞧不上那些豪族的私兵,只是挑选了青壮中的佼佼者充入战兵,另挑了千余青壮充入辅兵营。

既无法攻城,赵林便安心在象州操练兵马,安抚百姓,只等赵云大军来到。

象州虽是小县,却因风向之利,得水汽滋润,是以相较武安气温略凉爽一些。

赵林每日在县衙教授亲卫武艺,兵策,或是指点周陵、谢旌、刘贤等人操练兵马。

如此过了五六日,有斥候来报,赵云领大军南下,距象州不过二十余里。

赵林见时值正午,便权当不知道,一直等到日暮时分,方才率亲卫出城相迎,而这时,赵云大军已能看到象州城墙了。

叔侄相见,赵林于马上拱手一礼,便策马与赵云并辔而行,赵云笑曰:“柏轩连下三城,我在融安亦曾听闻,战绩卓然。”

赵林闻言,亦笑曰:“不及叔父厉害,以一敌四,阵斩三将,亦连克三城,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

叔侄二人相视一笑,赵云曰:“元直军师留在融安,待主公派人就任郡县,再来相助,我欲令陆伯言随中军参赞军务,柏轩以为如何?”

赵林曰:“伯言智谋出众,叔父早该令其随军。”

赵云闻言颔首,又道:“汝信中所言武宣易守难攻,当以计取,如今可有计策?”

赵林闻言,苦笑道:“无计也,却有一法,或能叫武宣不战而降...只是颇有凶险。”

赵云示意但说无妨。

赵林却还是犹豫要不要献策。

叔父赵云平日虽是谨慎忠直的性子,然一进战场,却多有行险之举。

若是旁人,赵林也不至于这般犹豫,可若说给云叔听来,恐怕所谓险计,便没有那么险了。

赵云见侄儿犹豫,也不催促,及至大军驻扎城外,叔侄二人入了县衙,赵云方才追问。

赵林叫陈安取来地图,指着武宣,言道:“武宣虽易守难攻,却也不必非要攻下。”

言罢,手指泿水向南,正色曰:“城外泿水河宽,却无桥,非行舟不可渡,或从上游三十余里处渡河,因此武宣守军轻易不得出。

再者,武宣之南有一县,名曰中留。此县,墙不高,城不固,守军止有千余人,却为武宣后方辎重所在。

若将周遭船只网罗,再遣一将巡于泿水,见武宣城出兵则扰其军,不叫他渡河。

我大军长驱直入,先取中留县,夺其粮草辎重,则武宣为孤城矣。”

赵云听侄儿说罢,凝目于地图,思量一番,言道:“汝言武宣有兵五千余,可是担忧守将率军北进,强行渡河?”

赵林颔首道:“林取象州之时,守将率众投降,此人颇知武宣虚实,守卫武宣之人乃郁林太守亲弟,此人姓杨名历,字仲瞻,昔日曾与黄汉升一同在荆州为将,武艺不凡,尤为善射。

其兄杨桓,字伯允,兄弟二人不受刘表重用,遂投奔士燮,现为郁林郡太守,乃士燮私封。

此二人皆有勇力,林亦曾听闻黄汉升提起,杨历为人果敢,若他知我大军绕城南下,必不会坐视。”

赵云闻言,思忖半晌,忽握拳擂在地图上,言道:“武宣易守难攻,却受地理所限,出兵不易。

既如此,便用柏轩之计,先取中留,断其粮道,却叫他来攻我,使攻守易形,再破其军!”

赵林眼见云叔一拳砸在地图上中留县的位置,忍不住心道:“果真如此,我云叔眼里这算什么行险......”

却也知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只得无奈应诺,又思及一要紧处,遂道:“此计若要成功,须有一军牵制布山县

杨桓,防备其引军来攻。

若无人牵制,倘杨桓北上,我腹背受敌矣。”

赵云闻言,问曰:“柏轩欲叫吴巨牵制布山?”

赵林摇头道:“吴巨野心勃勃,恐非我能说动,何况我等不知此人底细,安能以大事相托?

我意等元直军师来此,再托以大事,却恐拖延日久,再生变故。

不若叫伯言领兵,我再遣谢旌为辅,先去...”

话音未落,赵云却忽言道:“柏轩之计虽妙,我却别有一番计较。

武宣只有五千兵马,中留亦止千余,何如我军分兵而行,不夺城,反攻杀其军,削其军势?”

赵林闻言,一点都不觉惊讶,只是略带谨慎之色,问曰:“叔父欲伏杀杨桓?”

赵云笑曰:“然也。我军取中留,则武宣孤城难守,势危矣,杨桓必救其弟!

我却叫大军寻隐蔽之地埋伏,只待杨桓军到,一齐杀出,必有所获。”

赵林面无表情,问曰:“倘武宣杨历不来攻中留,却来攻象州,该当如何?”

赵云曰:“柏轩麾下周陵,颇有将才,可把守此地。”

赵林面无表情,又问:“倘武宣杨历与布山杨恒齐至攻中留,如之奈何?”

赵云道:“我去挡杨桓大军,柏轩领本部人马挡杨历可也。”

赵林闻言,呼吸一滞,心道:“好好好,不愧是我艺高人胆大的云叔,这是把杨家兄弟看扁了呀!”

嘴上却道:“此计太过凶险,若中留抵挡不住,我军粮草尽失;若象州抵挡不住,我军后路断矣!”

赵云言道:“疆场争胜,岂能无险?若只行必胜之策,我军何以进兵?我意已决,分兵行事,定要速取郁林郡,威慑士燮,使其胆颤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