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 第419章 小小阿斗,苦读中…

第419章 小小阿斗,苦读中…

杨翦同孙尚香回到将军府。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杨翦命府内侍从,将野猪的尸体拖至膳堂,进行处理。

“夫君,今日莫非要吃这野猪肉?”孙尚香看向杨翦,说道。

“不错,不过是晚上吃。”杨翦答道。

“晚上吃?为何是晚上?”孙尚香朝杨翦问道。

“因为晚上二弟、三弟,会过来这儿。”杨翦答道。

“原来两位贤弟…”孙尚香默默点头。

“好了,夫人若无事,为夫便先去书房了。得去看看禅儿。”杨翦道。

“夫君去吧。”孙尚香点头。

书房内。

刘禅认真的看着竹简,一边读一边将竹简上的内容记下。

现在的刘禅,比起当初的玩心重的刘禅。

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而这也与杨翦的严厉教导有关,别人不敢的,杨翦敢。

刘禅现贵为世子。

除刘备外,无人敢对刘禅如何。

可杨翦不同。

身为刘禅的姐夫,长辈,他的亲人。

刘禅若不听话,这自然就要严厉处罚,并给予批评。

好在刘禅也比较听他话。

所要学的知识,所要做的事情,刘禅都会自觉遵守。

从这儿也能看出,刘禅并非不学无术。

只是无人去引导他罢了。

而刘备忙于政事。

每天的事情本就有许多.

久而久之,便忽视了刘禅的培养。

“禅儿,竹简上的内容,记得如何?”杨翦朝刘禅问。

“禀姐夫,除了部分不懂,其他的都记得。”刘禅放下竹简,朝杨翦拱手道。

“不懂的可以再记,先将懂得记住便好,正所谓熟能生巧,这熟读竹简,增加记忆亦是如此,禅儿需知啊。”杨翦笑了笑,说道。

“姐夫,禅儿记住了。”刘禅看着杨翦,说道。

“记住便好。”杨翦脸上露出笑意。

之后的时间,杨翦陪着刘禅在书房读诵竹简上的知识。

刘禅也很认真的听杨翦为他讲解。

因为杨翦给他讲解的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的。

刘禅切问,“为何百姓是王朝之根本?”

杨翦答曰:“一个王朝的百姓多少,决定这个王朝的繁荣。

百姓是劳动与耕田种地的根本。

若一个王朝百姓稀少,可看出这个王朝日后的起落。

若一个王朝百姓居多,则可看出这个王朝的兴荣。

百姓更是一个王朝的发展根本。

且看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曾言:吾宁可杀马民,也不为马而害民!而后秦穆公有难,得秦穆公之恩的民,不惜生死而就秦穆公。

由此可见,百姓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劳动力。

更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存在。”

听完杨翦的话后,认真听讲的刘禅将此话牢牢记在了心中。

杨翦见刘禅如此认真的模样。

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看来这刘禅,并不是不可教也,而是无人去引导罢了。

毕竟‘以前’的刘禅,是因为刘备、诸葛亮等人公务繁忙。

而不可教之,否则岂能被后世人称之为:

扶不起的阿斗。

殊不知诸葛亮死后,刘禅带着陷入泥潭沼泽般的汉室。

苦苦支撑数十年之久。

有人说,刘禅是拿着出师表,才坚持下去的。

毕竟除了阿斗。

没有那个帝王。

会像阿斗一样,都拥有一个像诸葛亮那样的相父!

而现在不过十三的阿斗,也正是好好教导的年纪。

这时,刘禅拱手,问:“姐夫,若是不顾百姓,将会如何?”

杨翦想了想,反问:“不知禅儿可知大泽乡起义?”

刘禅点头:“禅儿在史书上,见到过。”

杨翦继续问道:“那数十年前,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呢?”

刘禅点头:“禅儿知晓,曾听诸葛军师提起,黄巾之乱皆因灵帝而起。”

杨翦继续问:“那禅儿,可知他们为什么要起义?”

刘禅摇头:“姐夫,禅儿不知。”

杨翦缓缓开口:“禅儿知史书,那可知大泽乡起义,是从秦王朝,秦二世时开始?”

刘禅疑惑:“还请姐夫细说告知。”

杨翦点点头,缓缓道:“禅儿,事情起因是秦王朝,始皇帝为了抵抗匈奴,派人修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夫几十万;为了开发南方,动员了军民三十万。他又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

等到了二世即位,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夫,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铜熔化了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

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坟里挖成江河湖

海的样子,灌上了水银。然后将始皇帝葬在那里。安葬完后,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坟,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的陷阱,最后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坟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大坟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那时候,秦王朝口不过二千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且不概幼儿和妇女。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道。”

刘禅算是听明白了:“所以大泽乡起义,是因秦二世。”

杨翦缓缓点头:“不错,君不贤则民心变,秦二世不顾百姓死活,自然便引发了民变,当时起义以陈胜吴广为首,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禅看着杨翦,问道:“姐夫,这么说,黄巾起义也是因灵帝待百姓不公,因此百姓怨声西起,在张角鼓动下,起义反抗?”

杨翦微微点头:“正是如此,否则好端端的,为何要起义呢。”

刘禅缓缓低头,沉默不语。

杨翦看着刘禅,道:“禅儿往后是要继父亲之位的,可不能像秦二世,灵帝那样。”

刘禅抬起头,眸光坚定:“姐夫放心,禅儿绝不学他们!”

杨翦笑了,摸了摸刘禅等脑袋:“结姐夫相信禅儿。”

见杨翦露出笑容。

刘禅也跟着笑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姐夫,很有趣。

比起一些古板的教书先生。

刘禅是宁愿听他这个姐夫,为他授课。

时间缓缓流逝。

很快便到了夜里。

邓艾、姜维策马出军营,缓缓前往镇北将军府。

求支持,求催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