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66章 收心固本(一)

第66章 收心固本(一)

29军进驻平津了,终于有了依靠了,刘铭兴高彩烈的规划着自己要干什么才能获利最大,怎么做才能有机会见见宋哲元、赵登禹、张自忠,怎么给他们提个醒,能让这些让后人意不平的英雄们有个好点的结局。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正当又一次坐在办公室里在纸上激情澎湃、意兴遄飞的写着、画着时,三叔的勤务兵送来了消息,说明天中午在张家为王振山送行,要他准时到。听到消息时是下午西点,但刘铭首到晚饭仍觉心不静。

二叔的离开本就是刘铭帮他谋划的,只是最近太忙,没跟进进度。但一想到二叔不在后边撑着了,刘铭才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许多东西习惯成自然,真正要失去了才知道重要性。这半年多的顺风顺水如果没有他,他敢这么干,能这么顺利吗?

刘铭让杨柳不要吵他,独自坐在办公室,泡好茶,拿出笔记本,先写出为什么怕,最坏是什么,能不能接受,怎么应对。再写出自己最想要的什么,为这做了什么,还要准备什么。

一夜未睡,刘铭的结论是:他忘了初心。

本想活的自在些,活的有意义些,却在向富贵险中求、托关系、找路子、建人脉的老路上走。

二叔是真心将他当作子侄,有他在错了可以回头。但与三叔,实际有点前世在上司面前努力显示自己有用以求重用的意思了,真的要活成那个自己讨厌的人?

扬长避短才是王道。该是放弃追求暴利,固本培源的时候了。

想明白了,心也就静了。

也许是早有准备,也许是前路明朗,王振山席上少有失落,相应的这送别宴的离别的愁绪弱了好多。他要先去南京培训一个月,再随大队进川,最大可能是某个市的警察局局长或副局长,但城市未定。

两人频频举杯恭喜他的高升。不经意间聊起局势,三叔感慨说:“前两天我去北平开会,会后聚餐,老总指点江山,师长们大碗敬酒,全场振奋,大家都说29军真的是熬出来了。”

二叔问:“你在这里边也跟着忙活了快一年了,论功行赏,你也该提一下了吧。”

张子明略显矜持的说:“应该就是下个月,我会去后勤部。原来我是想带兵,但我们家老爷子让上次的事吓住了,不同意。”

张家父子后怕至今的就是刘德顺救张子明的那次,三面环敌,乱枪攒射,若不是路过的刘德顺当机立断,带头冲锋退敌,他就没有以后了。

刘铭想了想还是说:“三叔,不是我泼冷水。你觉得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委员长能容许29军割据一方吗?宋长官想的可能是骑墙,两边不得罪,学的是还是张作霖,拖以待变。但日本人早不是九一八前的日本了,中国的软弱早己一目了然,能忍他几年?日本人要的是蚕食华北,宋长官要的是割据华北以自保,貌似同路,根本是南辕北辙。哪天日本要宋长官同意公开和政府决裂,华北自治乃至独立成立另一个满州国,他怎么选?”

张子明毫不犹豫的说:“那肯定不同意啊。同意了不成汉奸了吗?我们可是29军啊。”

现在提到29军,那就是大刀队,那就是抗日英雄。不敢说是国内最有抗日激情和自豪感的部队,也差不多。

“那要是政府正式下令让29军抑制日本蚕食,保卫华北,宋长官如何应对?”

屋中三人同时陷入沉默。现在中国虽然政府强力压制舆论,以防刺激日本,挑起事端,但抗日是真正的政治正确,政府一旦强势起来,29军别无选择,只能听命。但有实力去强硬对抗日本人吗?敢指望中央军在后边支援吗?中东路事件中的张学良己经提供了最好的反证。鼓动他强硬的是国府,真抗不住了,后顾无人。

张子明问:“那你认为29军应该怎么应对?”

“一旦战起,华北一定守不住,不用有任何怀疑。但只要中国不投降,日本一定输,这也不用有任何怀疑。他侵略中国不过是趁了列强无暇东顾,做为最弱的列强占了最大的蛋糕,他吃不下。

所以29军必须是抗日的旗帜,绝不可大节有亏。但29军需要华北这块地歇兵,强军,又不能马上与日本翻脸。虚与委蛇,说点模棱两可的话是避不过的。

如果是我,在政府强势前,一方面招兵买马,大量进口武器,军队嘛,枪杆子硬腰才硬,才有发言权。另一方面宋长官,甚至张长官出面敷衍日本人。只要不落在实处,不妨说点他们爱听的,能拖多久拖久。关键是当不得不动手时,一定要坚决,绝不可存一点骑墙的想法。打给全国人看,我们尽力了,只是没打过,29军就是英雄。如果仍意意思思,29军就会是丢失华北的罪人。既然举了抗日雄师的旗,就不要让它有了污点。”

29军占华北的的两年,乃至后来的8年抗战,都表现的可圈可点。惟一失分的就是七七事变后的那半个多月与日本人的磨磨唧唧,仍幻想着委屈求全,重新恢复和平局面,太在意小集团的利益。结果宋张二人,一个背着丢失华北的名声,郁郁而终,一个一心求死,证明自己不是汉奸。

刘铭举杯敬了两位叔叔一杯:“三叔,我手里有门确定能赚钱的生意。原来我是想着拉着三位叔叔干的。但怕弄巧成拙,我还是交给你,由你决定怎么运作吧。”

然后取出蜂窝煤炉的结构图和蜂窝煤的配料表给了两个叔叔一一人一份:“这种炉子最大的好处就是用煤少、火力可控、还可移动。除锅炉房,几乎适用所有用煤的地方。想用时,一点引火物就能点燃,或者拿新煤去换邻居家烧着的煤就可以使用了。暂时不用,很容易封上火。下边的风门可控制火大火小,如果饭馆需要更大的火,特制更大口径的就是。

这门生意赚钱是一定的,但要赚大钱要有足够的铁料,储存大量的煤,还要有足够的人可用,这样前期能造出大量的炉子,一次性推向市场。在仿冒品上市前吃到第一桶金。然后有足量的蜂窝煤供应市场,并能及时、方便送到用户手中,使他们形成使用依赖,至少一年内能有稳定回款。最后,最好能用权力抑制跟风的势头。应该有一年到一年半的赚钱时间。如果由29军来做最好,既能提高民生,又能筹集军费,既有大义,又有实利。二叔将来到了西川也可以试着运作一下。”

刘铭又说:“三叔可以用这门生意和从菲利普那进口军火连起来操作。既能为部队赚钱,又能找来物美价廉的武器,还坚决抗日。一旦战起,风险与机遇并存,三叔能到哪步谁敢说?!但三叔一定要注意与委员长保持一致。大战一起,作为领袖的他,一定会集权,三叔的前程一半在他。”

菲利普的这条小军火进口渠道于大局不会有影响,但对兵力急增,缺枪少弹的29军很重要。

从九一八到全面抗战的六年,美英法等大国为了不刺激日本,实际是严格控制向中国出口军火的。进口渠道有限,供应量不足,价格虚高,政府和各地军阀有点抓到手里就是菜的意思,相应造成中国军队武器万国造,子弹、炮弹型号之多,使后勤供应几成灾难。

身处这个时代,才知道国民党政府后来退到那个小岛上是真的不冤。报纸上有太多的声音在呼唤政府发展军工产业,明白人有的是。但一句国产货质次价高,造不如买,使得中国军工厂举步维艰。原因很简单,买办利益使然。能在战前一年将买飞机的钱存在外国银行里的是被许多人推崇的蒋夫人,你敢信?

你敢相信,到1937年战起时,那个能造马克沁机枪、82迫击炮、防毒面具的金陵兵工厂只有西千多人。懂工业的人都知道,0到1很难,1到无穷大容易的多,多堆钱、多建车间就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改进越快。

老二要走,老三也要去北平,保定怎么办,三人商量后决定,争取运作孟俊的团驻防保定。

临结束前,刘铭希望王振山到了地方后,在他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找个类似刘庄这样的交通方便的山村。到时刘铭会将钱寄给他,由他多买地、买房、买山。刘铭会安排人过去在那养鸡、种地、开作坊。如果三位叔叔有意,也可以参与进来。如果真打起来,那里可做为西家在大后方的根基,妇孺们安全了,三位叔叔也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打鬼子,在乱世谋个前程,赢个身后名。

两个长辈早习惯了他的少年老成,也知道他确信中日会大打,多算总好于不算,都表示赞成。

最后,刘铭几经犹豫还是决定说了:“不知两位叔叔是否注意到,最近两年,无论是粮食、蔬菜还是各种日用品都在降价,进口货越来越多了。我年初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他说是美国出了个“白银法案”,大幅提高了白银的收购价,咱们是白银本位,国际白银涨价,等于就是咱们的大洋值钱了,那外国的东西就显的便宜了。外国人把东西卖给咱们,挣大洋,换回他们的钱,就赚了。我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

两个拿枪的明显不懂,王振山更不客气的说:“你就说咱们要怎么办吧。”

“最近报纸上有很多文章在探讨币制改革的事。我想的是有涨就有跌,我是做买卖的,这货物一再降价谁都不挣钱,总得变。怎么变,不知道。但我想着把手里的钱换成保值的,不会大赚,至少不会大亏总没错。咱们的蛋厂有了这第一笔就有第二笔,我想着将之后的收入除了要支出的费用外,全换成黄金或者美元。”

张子明不解的问:“黄金我理解,为什么是美元,不是英磅呢?”

“现在各国都在加关税,都在限制进口外国货,当然除了咱们中国,生意都越来越难做,谁敢说哪天欧洲不会又打起来。美国就不一样了,两边都是大洋,再没有比它更安全的了。还有,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我们身边的进口货除了日本的就是美国的,英国货越来越少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想到蛋厂的收益本就是外财,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也就都同意了,张子明答应会和孟俊解释,答应在职权范围内帮他兑换部分。

离开张宅回到蛋厂,刘铭第二天就将UH蛋业所有业务委托给刘华,承诺每次交货仍会陪刘华去,并嘱咐他交货这块只可以他们两人掌握。找刘华妈,让她在各银行逐渐小额、分批将手中的钞票兑换成美元或黄金。找到李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