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 第67章 夏松的狡辩

第67章 夏松的狡辩

盛华一个三品大员的官威可不是小小的七品知县能比的。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夏老太爷见过最大的官就是赵同知,正因有赵同知在,他这次才敢冲到前面来。盛华看人被吓唬的差不多了,才开始问话。

“是你叫教唆曹武用发霉的黄芪陷害济世堂的吗?”

夏老太爷牙齿直打颤,哆哆嗦嗦语不成句:“草,草民,没,冤,冤枉。”

曹武生怕主要罪责降到自己身上,赶忙指认:“就是他,就是他教唆小人的。”

夏老太爷根本无从辩解,只会喊冤枉。盛华一拍桌案:“你最好速速从实招来,否则到了公堂之上,别怪本官对你大刑伺候。”

夏老太爷仿佛离了水的鱼一般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自己到底该招什么?大儿子可没跟自己讲过被抓了之后要怎么样,他们的计划里,夏老太爷和夏松都是在暗处行动,根本没有预想被抓的环节。

就在夏老太爷感觉自己快要昏厥时,两个衙役带进来一个身穿黑色斗篷的人。夏老太爷看过去,整个人惊的差点没跳起来,这不是他大儿子夏松吗?

夏松视线迅速扫过周围,整个县衙正堂最显眼的当然是盛华得三品官服了。盛华看看眼珠滴溜溜乱转的夏松,又看看如坐针毡的胡知县,脸上闪过一抹兴味。

“他是什么人?”

一衙役上前回道:“属下看此人在门外鬼鬼祟祟,就把人押了进来。”

盛华直接问夏松:“你是什么人?在衙门外鬼鬼祟祟的意欲何为?”

夏松已在脑海中快速判断出目前的形势,心中暗道:原来那个逆子说的竟然是真的。他调整好表情从容道:“回大人,学生夏松,是乾明二年丁丑科举人,来安县是为探亲而来的。

“怎么,你的亲戚在县衙做事?”

夏松无视胡知县仿佛要吃人的目光继续回话:“学生听我那侄儿说他舅舅犯事被抓了,所以就想着来看看。”

要不是盛华早知道夏松是个什么样的人,还真被他这副情真意切的模样给糊弄住了。

“你侄儿是谁?”

“他叫夏温娄,也算是我的儿子。那时以为我二弟已经不在人世,家中想给他留个后,学生身为长子,总要以身作则,所以就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了。”

盛华这会儿倒是有点佩服夏松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了,说的这么一本正经,就好像是真的一样。他故意问:“你跟你那侄子关系怎样?”

夏松遗憾的叹了口气:“他还在埋怨我当年把他过继出去,至今对我颇有怨言。学生也知此事对不住他,希望能修复一二。听闻他舅舅这次摊上祸事,学生不才,好歹也有个举人功名,想着能帮就帮帮,这才来县衙看看。”

好冠冕堂皇的一番话,好不要脸的一番话。难怪小师弟会提防他跟卢氏见面,防他跟防贼似的。这人可比贼可怕,贼顶多就是偷偷东西,这人还要偷心、偷命。

盛华指向夏老太爷:“此人你认得吗?”

夏松似是才看到夏老太爷一般,惊讶道:“爹,你怎么在这儿?”

夏老太爷可没夏松那么快的反应,支支吾吾一个清晰的字也没吐出来。

夏松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大人,家父怎会在此?他这是怎么了?好似受了惊吓般!”

盛华冷哼一声:“他教唆曹武谋害生父,嫁祸济世堂的东家。你身为他的儿子,此事你可有参与?”

夏松像是受了巨大刺激,踉跄着后退两步,一脸的不可置信。

“怎么会呢?我们夏家与卢家虽说姻亲关系不在,但那么多年的情分不是假的。更何况,陷害卢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大人,莫不是弄错了?定是有小人故意攀扯诬陷,还请大人明察呀!”

说完一揖到底。盛华没理会夏松的做作,点名胡知县:“胡大人,你怎么看啊?你觉得他们谁在说谎?”

胡知县面色略显苍白,抬手用袖角轻轻拂去额前细密的虚汗,袖口微颤,喉结上下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好一会儿才强自镇定地开口道:“下官以为,曹武之话不可信。先前他攀咬卢家,现在又说是受人教唆,可见此人谎话连篇。”

曹武见先前向着他的知县大人忽然转了风向,不免焦急:“大人,小人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大人。”

胡知县一甩袖袍:“还敢狡辩,像你这种偷鸡摸狗、害死生父的无耻之徒,口中能有几句实话?”

曹武更慌了:“大人,我没害死我爹,不是我害死的。”

他指着夏老太爷:“是他,我本是给我爹熬好了药喂他喝药的,他夺了我手中的药,说想要拿更多银子,就得把事情闹得更大些。小人一时糊涂就听信了他的鬼话。他让小人把我爹屋子里的窗子打开,炭火灭了,然后我爹就这么去了。大人,都是他,是他害死小人的爹啊!”

夏松上前一步冷冷质问:“休要胡言,你去讹诈卢家能得到银子,家父能得到什么?你们素昧平生,为何你会轻信一个陌生人的话,还是谋害亲父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曹武当时的确是头脑一热才会答应的,现在回头再想

,他才觉出此事处处透着诡异。事情一旦败露,他除了认识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夏老太爷以外,其它一概不知。他身后还有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针对卢家,都不知道。曹武跌坐在地上,口中喃喃:“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是被骗的。”

盛华扫过明显松口气的几人,眉头微微皱起,看来此事没那么快能了结,还是先问过小师弟再做定夺吧!也不知他手上有没有其他证据。

再不济还能从胡知县身上下手,他审案时不辨是非,以致无辜之人身陷冤狱,而后滥用私刑,还想屈打成招,只需如实报上去,胡知县这乌纱帽肯定是保不住了。至于量刑轻重,就要看盛华的奏疏怎么写了。